摘 要:柑桔種植業是南盛鎮農村的一項傳統優勢產業,為我鎮在較好地解決“三農”問題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來,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我鎮曾出現過部門群眾“大干快上”種植柑桔的熱潮,林業資源也因此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出現了亂砍濫伐或毀林種果現象。發展林業經濟,特別是發展柑桔種植業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林業生態發展。因此,出現了發展與生態的矛盾。如何解決該矛盾,實現科學種植,既保持生態平衡,又帶領農民致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林業;發展;淺析
一、南盛鎮林業的現狀
南盛鎮位于云浮市區的南部,是原云安區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全鎮共有村委會15個,自然村166條,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7萬畝,人口3.4萬人。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7.5萬畝,有林地面積15萬畝,全鎮種植沙糖桔10.3萬畝。鎮內林木分別的主要特點為山上林木少,山下種植沙糖桔。全鎮林地按經營類型分,商品林面積15.5萬畝,生態公益林面積3萬畝;按經營形式分,責任山3萬畝,集體統一經營13.5萬畝。
二、南盛鎮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林業發展存在的瓶頸問題。柑桔種植業是我鎮農村一項傳統的優勢產業,為我鎮在較好地解決“三農”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十年來,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我鎮曾出現過部分群眾“大干快上”種植柑桔的熱潮,林業資源也因此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南盛鎮需要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柑桔產業成為必然,但發展柑桔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林業生態發展。因此,出現發展與困難并存的局面。目前,如何解決當前瓶頸問題就擺在當地政府的面前,大體咎于以下幾點:
(1)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形勢嚴峻。目前,林業成災病蟲種類繁多,危害損失嚴重,就南盛鎮而言,能夠發生嚴重成災的病蟲已達5種以上,全鎮每年因林木病蟲害造成木材減產,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過去就危害比較重的松毛蟲、楊干相、光肩星天牛、去南松毛蟲等至今未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2)歷史問題較多,退果還林的難度大、任務重。在前幾年種果熱潮中,由于部分群眾的亂墾濫種,造成不少柑桔種植在 25度坡以上林地,在省道小珠線經可視范圍的情況更為嚴重。而且,柑桔樹目前已普遍進入收獲期。因此在退果還林的過程中,教育和說服群眾將會是我們工作面臨的重點和難點。
(3)種植方法隱蔽,查處難度較大。有的群眾先在林木下整地墾,然后種上柑桔苗,再十天半月的逐棵蠶食林木,這種手法是近年來在我鎮出現毀林種果的主要方式。
(4)部分群眾的林業法規觀念淡薄,保護生態環境意識不強。
2.水土流失嚴重。南盛鎮種植沙糖桔10.3萬畝,幾乎漫山遍野都是柑桔。群眾在管理柑桔的時候,需要經常清除雜草,使土壤大面積裸露,每當暴雨等惡劣天氣,都會造成較嚴重的水土與養分流失。
3.柑桔型林業經濟造成環境惡化。發展柑桔型林業經濟,除了造成水土流失的情況外,肥料和農藥是柑桔生產中需求量較大的農用物資,但其潛在的環境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對水環境存在較大的污染風險。近年來,南盛柑桔類果業發展迅速,柑桔果業已成為南盛鎮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按照每年1畝0.1噸化肥,0.005噸農藥及除草劑計算。南盛10.3萬畝柑桔每年需要投入1.03萬噸化肥,0.515萬噸農藥及除草劑。雨水攜帶大量的化肥、農藥等的殘余有害有毒物質進入江河湖庫,污染水體,使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惡化。
三、南盛鎮農業發展對策與思考
根據森林資源破壞容易恢復難的特點,以及林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林業建設的全過程都離不開法制保障。依法興林、依法治林、任重道遠。由于林業行政法規內容多,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要依法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
1.加強領導、加大投入、科學規劃。一是縣、鄉鎮成立林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把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評考核,獎優罰劣;二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要按照“適地適樹、品質優先、規劃到村、落實到戶”的要求,制定和實施好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三是增加投入,大力扶持。將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退柑桔還林后續產業建設;四是依靠科技,強化服務。嚴把品種選育、地塊選擇、栽培管理關,抓好試點示范,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究、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和配套服務工作,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目前,在大枧村開發500畝油茶基地;在退化的柑桔基地改種四季桔;在柑桔中間鐘蓖麻、羅漢松等作物,進一步改善南盛土壤,促進南盛生態健康發展。
2.加大力度,做好退耕還林工作。退耕還林要以營造生態林為主,營造的生態林比例不得低于80%,經濟林比例不得超過20%。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及一切生態地位重要地區必須營造生態林,要按照先陡坡后緩的原則進行退耕還林,還林后實行封山管護,防止退耕還林地重栽輕管的現象。
3.建立病蟲害監測預報和聯防公約制度。森林病蟲害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促進森林健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既是當代林業發展的時代重任,也是林業又快又好發展的長遠之策。目前,森林危害最突出的蟲害是松毛蟲、楊干相、光肩星天牛、去南松毛蟲等。松毛蟲每年發生一代,多年來一直采用化學藥物防治,雖防治效果顯著,但同時毒殺了大量的天敵,存活下來的松毛蟲也產生抗藥性,來年在一些地塊大量繁殖,危害加重,增加了防治難度和成本。所以應建立預報監測,齊抓共管的聯防機制,應用生物、林業、物理、化學綜合防治的措施和方法,保護天敵,提高森林抗自然災害能力。
4.加強巡查、強化監管、 嚴格執法。要加強林業執法巡查、認真徹底排查,大力遏制毀林種果、破壞生態林、無序種植速生桉現象,結合南盛的實際,實行退果還林,把開墾種果的山地改種相思、馬尖樹種;在疏殘林濫伐林木改種濕地松;在開墾種果間種相思;在山頂荒地開墾間種相思等等,加快轉變。繼續做好“萬村綠”工程工作。我鎮把綠化美化作為重點,積極動員和組織領導力量,認真開展“建設林業生態文明萬村綠化”大行動,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生態環境,逐步實現我縣城鎮森林化,村莊園林化,推動“宜居城鄉,綠色家園”建設,打造“生態云城”,為新農村建設和創建林業生態縣作出貢獻。
5.做好服務、合理補償、落實督促。做好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款發放并采取均股、均利經營方式的集體山林中的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的70%以上均分到集體組織內部成員的規定。加強對現有林地管護,落實護林員加強檢查監督指導,認真落實管理措施做好森林法、造林綠化、生態林管護、森林病蟲害防治、防范森林火災等的宣傳工作,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杜絕亂砍濫伐林木行為。
6.加強宣傳、抓好監管、鞏固成效。盡量減低群眾對退果還林工作的抵觸情緒,要充分做好宣傳教育。通過張貼標語、電視、廣播、網站等方式對林業發展做好宣傳。進一步規劃列入退果還林或重點管護林地所屬的群眾,逐戶跟進做好教育或化解的思想動員工作。同時,突出重點,抓好現有林業資源的監管,制止亂開發、亂種植等情況,杜絕蠶食偷伐林木的現象,確保林業發展取得新的成效。
作者簡介:吳水榮(1970-6—),男,廣東省云浮市人,云浮市云城區林業技術服務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