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摘 要:近年來,在我國現代化的飛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的建設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生態保護也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林業營林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優化措施,為今后的生態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林業營業生產;營造業;問題與對策
一、目前我國林業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林種基地和育苗生產發展不足目前我國林種基地的發展難以滿足營林工程的需要,存在著基地數量少、質量水平不高、林種品種比較少等問題,影響了營林生產的豐富性。部分林種培養基地的管理水平不高,也影響了培育基地的發展。雖然我國的育苗技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技術應用不完善,或者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導致苗木的生產效率低下,不僅質量不達標,而且在數量上也存在著短缺的現象。由于育苗對于林業生產具有較大的影響,錯過了栽種的季節,會影響到林業生產工作,而且也增加了林業生產成本。
2.缺少足夠的市場競爭雖然我國的營林生產管理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但是在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市場意識淡薄或者管理方式粗放的情況,影響了營林產業的發展。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不重視營林產業結構建設,過分重視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營林產業的長期利益,缺少長遠規劃,影響了森林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的國有林場比較多,在管理過程中過分重視行政管理,在林業工程建設中存在著政績工程的情況;而且不遵循科學規律,沒有合理的規劃等;對林業生產后期的撫育不夠重視,或者投入不足,導致大量樹苗出現病死等情況,都影響了森林企業的發展。由于林業產業的規模相對比較大,而且資本密集,在營林生產和管理中需要投入比較多的資金,但是由于市場機制不完善,營林投入的資金來源單一,導致營林生產投入有限,也影響了營林生產管理工作。
3.技術轉化效率低西方林業的生產管理效率比較高,在技術發展上也比較完善。在我國林業生產管理過程中,技術成果的轉化效率比較低,而且力度有限,或者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約等,導致林業科技發展水平比較低,影響了林業生產效率。營林生產中的技術標準要求比較高,但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應用比較少。雖然在營林建設中也應用到了某些技術,但在具體工作中其應用狀態仍不夠好,導致林業經濟效益低下。
二、不斷優化林業營業生產的措施
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結構優化。我國一直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經濟體制之下,我國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也應該向市場不斷靠近,通過了解市場的要求,并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調整行業結構,發展導向。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先了解社會市場的發展,然后根據市場需求對林業做出要求,對林業的生產鏈進行整合,然后使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特別是在市場中對于樹苗的引進、小樹苗的培育等問題進行高度的重視,了解近一時期的影響波動,從而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需要木材的行業非常多,因此市場對樹種以及木材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所以近幾年來對于市場供應狀況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例如傳統的木料都是一些實木,而在現在也逐漸出現了人造木料,隨著木料需求量的不斷增多,人造木料的產業也飛快的發展了起來。但是事實上這些人造木料在生產的過程中與傳統的木材和樹種生產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林業營業生產過程中應該注重林業的整合工作,并進行考察和研究。
2.完善苗圃管理機制,提高種苗培育工作質量和水平。在我國的林業經營與生產過程中,苗圃的管理對其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對于樹種優良情況與樹種種類的引進都會影響到市場需求,進而影響供給。因此,必須對苗圃的管理制度進行健全,不斷提升種苗的培育工作,提供苗圃的培育質量,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苗圃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完善培育機制。在進行苗圃的培育過程中,應該先對木材市場進行調研,了解當今市場對于木材數量與種類的需求,從而對苗圃進行管理,使苗圃管理制度趨于現代化。苗圃是培育優良樹苗的重要基地,在苗圃中除了能夠培育樹苗,還能夠在苗圃中培育治病藥材、花卉或者是一些高質量的綠色植物,這樣做能夠不斷高效的利用已有的資源,減少培育樹苗的成本,還能夠有助于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今后我國生態文明的構建提供參考和借鑒。除此之外,不但要重視苗圃的培育和發展,還應該提高對母樹林的重視程度,不斷調整其結構,對于過于老化的樹林要進行及時的更新,不斷壯大熟林與之進行替代。同時還要增加針葉闊葉林在整個樹林中所占有的比重,要有計劃有順序的培育樹林,對于一些稀有樹木要進行重點保護。
3.采用現代化技術與人才,實現管理方式的現代化轉變。目前,在我國林業營林生產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是集約化管理模式,雖然現在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這種所謂的集約化僅僅是指對樹苗進行施肥、修剪枝葉以及砍伐等一些工作,并一直處于比較淺層的一個局面,在現實過程中沒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制,忽視了對樹苗的整體規劃,沒有重視優良樹種的培育情況。因此,想要提高我國林業營林生產的質量,不斷完善林業的管理體制并從粗略的管理不斷向全面的集約化轉型,我國就應該積極開展現代化的技術,不斷引入高新人才。在此過程中,國家政府應該明確其中的重要性,在整個過程中對政策進行有效的調控,扶植這項事業,增加資金投入、推動人才的發展,從而使林業營林的生產不斷向著生產領域轉變,實現我國營林生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就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體方向來看,目前我國林業營林在生產過程中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通過對我國林業營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仔細的探究,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進而認真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開展,促進林業營林生產規范化的進行。并通過這樣的營林建設共建一個生態文明的自然林業,為我國文明社會的構建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宋春東.淺談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83-85.
[2]歐陽底梅.深圳市園林綠化苗木生產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園林,2003,(02):22-24.
[3]姜民,張超.淺析林業產業中森林資源不均衡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