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
莊浪縣林區用材林的發展面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速生豐產問題。我縣林區的天然林全部為防護林,用材林基地尚未建立起來,沒有成熟的商品林可采,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培育速生豐產商品林基地,面臨的問題就會日益嚴峻。另一個是市場選擇問題。從目前的現狀看,我縣林區已實現速豐的日本落葉松的速豐優勢較難在本地轉化為經濟優勢,依賴外地市場又要受杉木、速生楊樹的沖擊,批量不夠,交通條件差,大的經濟環境變幻都會給林緣區經濟發展造成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全面分析以后,可以認為發展華山松具有獨到的優勢,華山松既具有市場優勢,又具有超過日本落葉松的速豐,且不易受低山、丘陵其他速豐材的沖擊。同時,通過收集資料、田間試驗、標準地調查,認為我縣林區引種的華山松其樹高、胸徑比當地主栽的比油松分別大102.7%,34.9%;比云杉分別大102.7%,41.67%。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總體生長指標和抗性均顯著超過對照。具有較高增產價值和良好的生長適應性,是中、高海拔地區造林的主要品種。下面就華山松育苗技術作一介紹。
一、圃地選擇與整地作床
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排灌良好,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輕壤土分高床和低床,春季整地和秋季整地分別設置樣地對照試驗。
冬季整地,每畝施有機肥750kg,深翻30cm,播種前均勻噴灑1∶1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待干后耙平作床。
高床床長10—15m,床面寬90-120cm,步道25cm,床高15cm左右。床面中間略高,兩側稍低,壓實,以防種子下沉,床面平整,打碎土塊,撿凈石塊及草根,以備播種。
做床質量直接影響出苗,要做到床平如鏡,土細如面。
試驗結果顯示,林區陰濕多雨,氣溫較低,采用南北向高床法,有利排水及提高地溫。
二、種子處理
1.沙藏催芽。播種前將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4小時,用清水洗凈后再倒人45℃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稍稍晾干后與三倍于種子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發芽坑內催芽。發芽坑應挖在背風向陽處。坑深50cm,寬50cm,坑上覆蓋塑料薄膜,晚上加蓋草簾,每天將種子均勻翻動一次,待有30%的種子裂咀后即可播種。在大面積育苗時,種子要分期分批處理,以防一次處理,播種不完,造成生根過長,播種時將根折斷。
2.室內加溫催芽。溫水浸泡種子,待吸足水分后,同樣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半小時消毒,然后在室內分層堆放,加溫催芽,室溫保持15—20℃。每天翻倒灑水3次,保持通風濕潤,不致種子發熱。待種子裂咀達到40—60%,白根頂出約30%時,即可播種。
經對比試驗,室內加溫催芽省工省時,不受外界氣溫影響,可大量準時按期發芽,能夠確保準時播種。
三、播種
1.播種量。按照不同播種量試驗,畝播種量35---40斤時,出苗率和成苗率高,苗木生長健壯,產苗量高。若播種量過大,苗木過稠,弱苗死苗增多,質量不高,造成浪費;若播種量過小,苗木過稀,雖節約種子,但產量低,且長勢不好,所以播種量要適宜。播種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條播,溝距25cm,播幅8—10cm,采取“深開溝,淺覆土”的方法,開溝深5cm,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播入溝內,然后覆腐殖質土,覆土以剛剛蓋住籽粒為宜(約為0.4cm)。減少水分蒸發,利于出苗。
2.播種期。多年試驗證明,每年育苗在4月下旬最適宜,種子發芽早、扎根深、生長快,抗病力強。5月上旬以后播種的苗木出土后由于地溫急劇升高易發生日灼,并且發病嚴重。適時早播,出苗后既可避過晚霜,又不易受日灼。
四、苗期管理
1.遮蔭與澆水。經遮蔭對照試驗,播種后用麥草或樹枝遮蔭,透光度在60%—70%,能保持地皮濕潤,出苗容易,出苗后,能防日灼。因日本落葉松覆土較淺,易造成干旱燒芽,為此,應立即灑水,從播種的第二天開始,每天早十點鐘以前和下午四點鐘后各灑水一次,干旱天氣要增加灑水次數。待苗出齊延續15天后可減少灑水。
2.立枯病的防治。在苗木出土30%左右時,即進行立枯病的防治,一般第一次噴濃度為1%的波爾多液或0.5%—1%的硫酸亞鐵(含量95%)或噴0.1%的高錳酸鉀,噴藥后三十分鐘即用清水沖洗,以防藥害,施用波爾多液無需沖洗。隨著苗齡的增大,噴灑藥液濃度也隨之增大。
一般硫酸亞鐵(含量95%)最高到5%,高錳酸鉀最高到0.3%,否則容易產生藥害。立枯病從猝倒型到立枯型一般發病期為60天左右,嚴重發生在出苗后15~35天,因此要以預防為主,開始每7天噴藥一次,如已發病可縮短噴藥期或幾種藥物交替使用,每隔3-4天噴藥一次,也可加大藥液濃度,控制其蔓延。
3.松土鋤草。苗木出齊后,就要鋤草,最好是拔草淺鋤,不傷苗,不帶苗。一般在整個苗期鋤草5-7次,要堅持鋤早、鋤小、鋤了。
4.追施肥料。新育苗7月份用0.2%的尿素根外追肥二次,留床苗在土壤解凍后,結合松土鋤草,在 6月上旬和 7月中旬開溝施肥兩次,每畝施尿素2.5kg,促進苗高苗壯。
5.越冬培土。一年生幼苗,經過雨季沖刷,苗根露出,容易造成越冬死亡,為此,必須在10月底11月初進行培土,以利越冬。
6.苗木調查和出圃。苗木進入休眠期后,調查苗木產量,進行病蟲檢疫。
苗木出圃前要灌水,增大土壤濕度,提高苗木含水量,以利成活。盡量做到邊造林邊起苗,隨起苗隨分級、打漿,防止苗木失水過多。起苗時不傷皮、不傷根、不傷頂芽,打槳后立即進行假植,以備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