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我縣的森林資源質量不高,許多木材經營者及林農缺少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森林可采資源日益枯竭。為有效地提高森林資源質量,作為林業部門,我們應該進行反思,找出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使我縣的森林資源得到較好的保護和管理,從而提高森林資源質量。
一、森林資源及保護管理現狀
森林資源質量不高,林地生產力日趨下降。各項項目造林的檢查驗收還要加強監督。林木少批多采、林地逆轉呈抬頭之勢,這些問題反映出森林資源管理形勢還很嚴峻,一方面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恢復植被,另一方面僅有的森林資源在不斷地遭到破壞。林地逆轉、濫伐盜伐日趨嚴重,可采資源銳減,森林質量不斷下降。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僅影響到林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也將影響到林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局部利益考慮的多、全局利益考慮的少,短期行為明顯。為了換取暫時的經濟發展,不惜以犧牲森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亂占林地和毀林開墾的歪風,屢禁不絕、屢剎不止,實事求是地講,這與一些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制止不力和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有著很大關系。
2.超證采伐、林地逆轉現象沒有遏制住,關鍵還是抓落實不夠。個別鄉鎮和單位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保護管理森林資源的法律、政令上,往往是走過場,表面上轟轟烈烈,其實沒有真正的到鄉、村、組去宣傳,所以收效甚微。
3.在森林資源管護與發展的關系上,重造輕管,致使森林資源增長緩慢。 我們知道造林要取得成效必須是“三分造,七分管”,可在有些地方是“七分造,三分管,甚至沒有管”,片面追求造林數量增加,忽視提高造林質量,加之經營不合理、撫育不到位,致使造林成效難以鞏固。雖然年年造林綠化面積超額完成任務,但森林覆蓋率卻增長甚微。一些地方在培育、發展森林資源時,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傾向,忽視了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不合理的采伐利用方式導致森林資源質量下降,大徑級林木日益減少,生態功能日趨減弱,尤其在封山育林方面形同虛設。
4.森林資源林政管理的基礎設施落后、有關政策滯后,不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的要求。一些基層森林資源林政管理的機構不穩定,隊伍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執法手段落后;少數管理和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得過且過混日子;一些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政策和“一刀切”的做法難以適應新時期林業發展的要求,有的管理指標和規定不切實際,需要切實加以調整、改革。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對策
作為林業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政府參謀與助手作用,進一步明確林業和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腳踏實地、開拓工作,努力完成好各項森林資源林政管理任務,務求取得實效。
1.盡快建立健全縣級人民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管理責任制,切實履行百色市“十三五”期間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目標責任狀內容。保護發展森林資源是《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賦予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建立地方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是促進地方政府執行國家林業法規政策、規范行政行為的重要措施,對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全縣“十三五”末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全面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建立高效完備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不斷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水平。
2.強化稽查監督機構,規范森林管理制度,加強對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保護,有了有效的監督機構才能使我們這臺維護森林的大機器更好的運轉起來。
(1)抓好森林資源監測工作,確保森林資源的管理部門及各項項目造林有序的進行,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監督。
(2)對林業行政執法部門及林業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監督,促使各林業行政執法部門及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做到公正廉潔執法。
(3)加強對林權流轉的監督。
3.切實加大林地林權管理力度,依法保護好林地資源,進一步嚴格林地林權管理,堅決遏制林地資源的非法流失。認真組織開展好林地保護管理執法大查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依法查處一批久拖不決的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大案要案,堅決剎住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歪風。
4.加強采伐限額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林木采伐管理,確保采伐限額的嚴格執行。為此,進一步強化和落實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領導在執行采伐限額中的責任制度,切實把林木采伐的“源頭”管理放在首位,采伐限額分配首先要從“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原則出發,建立健全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的檢查和通報制度。
(1)嚴格實行憑證采伐林木的制度,堅決杜絕無證采伐。
(2)加大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嚴厲查處超限額采伐行為。
5.依法整頓木材流通秩序,強化對木材經營(加工)和木材運輸的檢查監督。
(1)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的清理整頓。組織力量,對本轄區內的木材經營(加工)單位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整頓。
(2)嚴格執行木材憑證運輸制度。各地要進一步加強木材運輸證件的管理,提高木材運輸辦證率。
(3)加大對無證運輸的監管力度,依法打擊違法運輸木材行為。
各木材檢查站要對所經過的木材及木材運輸證進行嚴格查驗,堅決依法打擊違法運輸木材行為。
6.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采取參加上級學習培訓,集中自訓,以會代訓,安排自學,認真抓好適用于工作的各種法律、法規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注重在實踐中提高業務水平。認真落實破壞森林資源責任追究制度和案件報告制度,全面提高資源林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7.積極向社會宣傳林業法規政策,增強公民遵守林業法規的自覺性。加強對林業法律、法規和國家林業政策的宣傳。在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介進行宣傳的同時,注意利用標語、宣傳車、展板、宣傳咨詢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向公民宣傳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是從事維護國土安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向社會提供森林生態服務的行業等知識,增強公民的環境保護和依法治林意識。
作者簡介:羅思叢,女,壯族,任職于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林業局,大專學歷,林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政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