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殿廣
摘 要:近年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地建設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園林植物栽培作為園林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園林綠化植物栽培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園林綠化;園林植物;栽培
一、分析成活園林綠化植物栽培的技術難點
1.地形地貌特征的影響。園林綠化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美化環境,還確保其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就其本質而言,如果土壤的質地較為粗糙,或者土壤的肥力不夠,亦或是園林綠化在實際生長過程中要求越來越高,營養難以跟上,難以成材的樹木也更難以用來進行園林觀賞。同時,地形地貌所具有的特殊性還會對雨水天氣雨水排泄的狀況產生影響,當雨水較多時,不但會將植物表面的土壤沖走,還會導致植物的根系受到溺水的影響,而難以排泄,最終會對植物的成活率產生影響,在對園林綠化植物的成活率進行探討時,要需植物受到地形的影響積極的進行考慮,選擇最優的地形作為綠化使用,以便為人們提供較好的服務。
2.氣候環境的影響。園林綠化植物的施工是需要在室外進行的,因而無論在施工過程中還是植物生長過程中都會受到氣候的影響。如果綠化重視的時間較長,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會經歷夏天高溫以及冬天的寒冷,一旦剛種植植物經歷高溫后,則會出現缺水的問題,因而常會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發現較多新移植的植物靠著打吊瓶來維持生命;而如果植物遇到長時間雨水天氣,雨水一時難以排泄會聚集在一起,長久不退,使得植物根系會溺水,而出現無氧呼吸的問題,導致植物難以正常生長,更不必提能夠起到觀賞的作用了。此外,園林綠化植物的越冬也會對植物的成活率有著一定的影響,溫度越低,植物就難以得到充分的光合作用,而其體內積累的能量難以支撐其度過冬天。
3.栽培植物的品種特性。在進行園林綠化施工時,一旦未正確的選擇合適的品種,則會導致工程出現返工的問題,不但會浪費較多的財力,還會損失較多的物力,對城市的建設進程產生影響。因而在進行園林綠化施工前,要對當地土壤的特性以及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植物實際生長形式以及觀賞性能。而選定園林綠化而對植物,因而植物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也會取決于園林綠化植物品種。
二、園林綠化植物栽培技術的注意事項
1.挖樹和包扎的注意事項。由于樹木移植存在著較多不確定因素,因而,在進行樹木挖掘時,要盡可能的避免被一些額外的因素所影響,做好規劃作用,以確保被移植樹木的質量。移植樹木時,樹木被挖時要確保帶有土球,土球的大小會受到工作量大小的影響,需要開挖的樹木越多,工程量就越大,樹根暴露在外面的時間就越長,而如果土球的量較小時,則會影響植物的成活率。在挖掘樹木時,對于被挖樹木洞穴的大小要求也較多,挖掘直徑較大的樹木時,其樹根必回延伸到較遠的地方或者較粗,因而挖掘時可以使用手鋸對根系進行切割,而對于那些控制力度較大以及方向難以控制的樹木挖掘時,則可以使用油鋸進行割據,也需會對別的樹根進行傷害,因而在使用手鋸割據樹根時則能夠有效避免樹根遭到撕裂以及劈裂的傷害,務必要做好樹根的包扎工作。包扎樹根時,要避免泥土中混入垃圾以及石子等雜物,對運輸的時間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做好樹根的保濕工作,以此來維持樹木在離開點之后的平衡,減少植物的死亡率。
2.預先挖好樹穴,減少樹根暴露時間。植物一旦離開土壤,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越長,則越不利于其成活,因而為了有效提高綠化失誤的成活率,務必要采取積極的方法減少植物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因此,在移植樹木前,就需要預先挖好樹穴,將綠化樹直接放在樹穴中,減少植物根系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從而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而挖掘樹洞時也需要有規劃,對移植的樹木逐一進行編號,而后對照編號進行挖洞,按照相關的專業知識對樹穴的深度以及大小進行確定,切忌盲目挖掘,而導致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各種不適應的問題。挖樹穴時,可以適當的增加工作量,對土地進行翻新,并將建筑垃圾以及石子等不合理的因子進行清除,降低植物的生長阻礙,在樹穴中放入樹木前要先放適量的基肥,使得植物能夠正常的吸收營養,從而能夠正常的生長,同時,還需要在基肥跟樹根間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避免植物的根系受到基肥的損耗。
3.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園林規劃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運輸植物,道路原因以及運輸時間的長短都會影響植物的質量,對于那些交通運輸不夠發達的地區,運輸要求相對就高一些,因此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大型的車輛,保證運輸的穩定性,減少植物的顛簸程度,從而有效減少植物運輸過程中植物所受到的物理性損害。此外,運輸樹木時,不但要對植物進行保濕處理,還需要做好根部的蘸泥工作,運輸時要盡可能的避免高溫天氣,減少植物運輸過程中的物理能量的損失,使得植物的成活率有所提高。
三、園林綠化植物的養護與管理方法
1.加強對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預防。自然災害對園林樹木會有較大的影響,遇上嚴重的自然災害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植物死亡。地形決定了當地的自然災害會有雨水災害等,季風現象明顯的季節里對植物的影響也很明顯,防水可以通過修建排水系統來應對澇災,對待季風災害則是園林綠化植物防護的重點對象,季風災害可以通過對樹木搭支架,設置風屏障來減少季風度植物的影響。植物越冬時抵抗低溫可以涂上石灰粉來減少溫差過大對植物的影響。病蟲害的防治要對病蟲的習性有所研究,夏天蚊蟲泛濫時可使用燈光誘殺來捕殺害蟲,根據當地氣候的變化情況來提前預防可能產生的蟲災。
2.注意綠化植物的水分養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主要三大要素即為陽光、水分和土壤。而水作為人類生命之源,也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對植物進行澆水時要跟植物所在地的環境特征以及氣候狀況而定,而由于一天中中午植物的蒸騰作用較為強烈,呼吸作用也最為旺盛,因而不能夠在此階段對植物進行補水,因此一般建議在早晚對植物進行澆水。一年四季中,春天和夏天溫度相對高一些,所以植物對于水分的需求也相對較多一些,此階段則要適當的增加植物澆灌的次數,夏季高溫時,則務必要確保土地能夠澆透,地底能夠有充分的水滲入,實現對植物澆灌的目的,從而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注意對苗木的修剪周期以及修剪。由于園林中的綠化植物主要用來供人們觀賞,所以,植物生產過程中務必要做好修剪工作,而修建的力度和時間十分有講究。在不影響樹木整體樹形的情況下進行枝條疏剪。修剪過程中應該遵循有關的原則:對于闊葉樹種進行修剪時重點是小幅度修剪樹葉,對常綠闊葉樹種進行修剪時,應該積極剪掉該樹種新發的嫩芽,并以此減少側枝對于樹的觀賞性。對于常綠針葉樹木不宜經常修剪只要修剪病枝和枯枝即可。
四、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的成活率,除了要做好相應的規劃工作,還需要具有專業素質較高的種植人員對植物進行移植和養護,從而進一步保障植物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佐銳遷.分析園林綠化施工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J].房地產導刊,2015(15):52.
[2]江新林.園林綠化施工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分析[J].現代園藝,2015(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