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然是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風景園林設計的本質和園林文化的主體,要堅持自然和生態的理念,防止過度人工干預,造成自然和生物的破壞。
風景園林設計中要實現對自然景觀的充分展現,不但要在根本上對景觀進行一定程度的提煉,還要使風景園林的設計具備一定的藝術性。本文主要對風景園林設計中的自然景觀特征進行了相關闡述,希望為風景園林設計提供借鑒價值。
關鍵詞:風景園林;自然景觀;協調規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環保理念在人們的思想中融入更加深入,城市建設中的風景園林設計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在城市整體規劃中引入風景園林設計,會使得整個城市出現生機勃勃的場面。風景園林設計中自然特征的體現不但使得人們在經歷了嘈雜的工業化社會后逐漸回歸于寧靜的自然,融匯在自然中的重要表現,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的文化底蘊的重要外在體現。風景是自然的產物,在當今的城市建設中,如何展現自然風景特征是風景原理設計中的熱點話題。
一、地形與土壤設計
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特點,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要對地域特點進行最大程度的運用,不但可以實現有利于發揮本地區地形的優勢,同時還能和本地區的人文底蘊以及自然景觀的審美習慣進行良好的契合。地形特征是大自然給予不同地域的最好資源,多樣性對多特性進行了充分體現,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這些地形的差異會對景觀布局及其功能實現影響。對此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前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保證落實對風景園林的詳細勘察工作,保證在中心形成設計的整體景象,這樣在設計中才能有靈感,不會出現各種遺漏現象,實現在整體地形指導上的設計。此外,
二、植物的整體布局
大自然的造化是非常神奇的多種多樣的植物之間形成有機的配合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態環境,各種因素之間相互促進同時又保持著相互制約,幫助整個生態系統穩定有序的運行著。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對這種多樣性的植物配置方法進行學習,最大可能的實現植物分布的科學化和合理化。需要明確生態優先原則,保證生態在完整的生態設計中處于優先地位,也就是要求植物之間的相互搭配不能違反植物本身的自然生長規律。在這一原則的基礎上,設計人員要在不同植物之間的配置基礎上實現自然景觀全面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保證植物的設計不僅要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實現自然種群的穩定、功能的全滿和視覺效果達到最佳狀態,組織好植物的群落結構。具體來講句式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首先要重視對植物的利用。鄉土植物有著漫長的積淀時間,在十分殘酷的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的,使得其對本地的自然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依賴性。該種植物在水土不符合的環境中往往難以生存,但是若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中將不同植物在栽植過程中的母性土壤有所顧及,會保證其在適合的環境下生長的更好。其次,要對植物的生態效益進行利用,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植物具有的生態效益是不同的,很多植物具有強大的空氣凈化和地下水過濾能力,可以為當地的生態環境凈化做出重要貢獻。選擇同環境污染相對抗的植物不但可以保證其對風景園林生態系統環境發揮優化作用,還能保證對城市空氣進行凈化,對此要想設計出生存能力更加強大的植物景觀,就要盡量模擬出自然生態系統。實現一個生態系統對多種植物進行包含,使之形成一個小的自然環境。多樣性植物對生態環境系統的穩定十分有利,對此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只有實現模擬自然保持植物的多樣性設計才能實現真正的生態環境建設。
三、園林景觀中的山水設計
從整體上來看,山水是人們對自然景物的最初印象,山水之間相互呼應才能形成和諧的自然造化。通常情況下,風景原理設計中會對原有的山峰進行利用,而水的設計就剛好可以成為搭配山的關鍵部分,和純粹的自然環境中的水存在差異,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人們需要對水實行多樣化處理,這主要是由于風景園林的水和人之間存在較大的聯系,首要保證人的安全,因而水必須是無污染的水,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要保證對水進行多樣化處理,主要途徑有改道、分流等。同時還能為植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可能向自然環境中那樣一種植物消亡,另一種植物很快就會對其產生替代,這種更替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難以看到。風景園林的最后效果是在依靠這些植物的作用基礎上實現的,若植物不能健康成長,風景園林的動態生命就難以實現。
四、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
風景園林的構成要素有:土壤、地形、植物等,但是這些要素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之間是存在一定的聯系甚至是存在一定的依賴,彼此之間相互脫離后難以實現獨立生存。對此,在設計中要注意相互元素之間的聯系,在優化各個因素之間的聯系過程后對整個系統進行激活。所謂的生態化設計,主要指本來在自然界中的植物受到的認為干擾因素并不會特別大,或者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首先在進行相應的設計中要對自然平衡原理進行遵循,對各種植物和植物與土壤中的微生物、水分、陽光、地形、動物要素間的關系進行深刻認識,了解自然系統中的平穩演變規律,對自然生態系統內的不可再生資源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其次對生態系統中可再生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遵守風景園林的設計初衷,并牢記風景園林的自然景觀特征,使得景觀設計更加自然化,人工雕琢遺留的痕跡較少。不同植物的數量在生態系統內做出的貢獻是不同的,對此在一個生態系統內可以容納的植物數量和種類,系統內的土壤營養可以供給多少中植物健康成長,都是風景園林設計者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五、風景園林設計匯總展現自然景觀的策略
1.地形的合理設計。園林自然景觀在地形設計上要將景觀韻律和景觀美學特征實行有機結合。在熟悉地形并充分利用地形特點和優勢后,結合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現代化信息的影響,基于創新理念,展現現代化的自然景觀。
2.實現水景的自然化。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自然狀態水和人工取水,對于自然狀態下的水,設計過程中要盡量不改變水的原始形狀,依靠水來造景,并適當進行點綴,保持水體處于無污染狀態,保證為周圍植物提供良好生長環境。自然多樣是自然水體的本性,若采取人工水井,通常情況采用的是自然式水體,也就是仿自然水體,水井的形態一般是不規則的,存在形式多數曲線形式,水體設計中堅持宜彎不宜直原則,避免過度裁彎取直,保證水景設計富有靈動和生氣的蜿蜒曲折自然水流形式,不同的流水種類有著不同的形態。在營造水景的同時還要注意要對水色光影進行利用,將四周的景象變一為二,實現虛實連接,上下相互交映,增加景色的深度與內涵。在微風吹來時送來陣陣漣漪,增加湖面的波光倒影動感,實現對朦朧美意境的營造。
3.植物景觀設計的合理性。植物在其豐富的色彩和形態等基礎上構成園林的主體景觀,在整體環境的規劃中是重要組成部分,還是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核心內容,營造合適的自然條件,時期具備自我更新能力,對當地的自然風貌進行微觀體現,不但呼應者當地的生態環境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個特色。
參考文獻:
[1]龐麗, 楊建英, 謝寶元,等. 濱河園林景觀規劃研究——以北京市南沙河中上游景觀規劃方案為例[J]. 江蘇農業科學, 2011(1):222-226.
[2]惠明. 風景園林設計中自然景觀特征的展現[J]. 現代園藝, 2014(16):118-118.
作者簡介:杜穎,職稱:農藝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園藝設計與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