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越
摘 要:眾所周知,圖書館是向社會提供知識的寶庫,是作為保存各民族文化財富的機構而存在,其擔負的保存人類文化典籍任務的職能。隨著時代的進步,要想使圖書館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那么圖書館管理創新很有必要。圖書館管理創新已成為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需要全方位推動與多途徑實現。基于此,以下本文對圖書館管理創新方法與措施,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如下分析與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創新
現代社會是信息、數字化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時代,因此圖書館也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管理服務,才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是謀求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下,在我國的圖書館管理體制下,圖書館管理依然處在傳統階段,管理思想,以及管理體制與管理方式均有待于創新與轉變。
一、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措施與方法
1.管理觀念創新
觀念創新是一切管理創新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圖書館的現代化要求,作為其管理者一定要樹立創新意識,并敢于打破舊的傳統,不因循守舊,對不合理的管理體制進行及時大膽地改革,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對圖書館實行高效科學的管理。除此之外,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方面,要按照所面向的讀者的實際需求,來確定出本館的重點藏書,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時還要樹立開放觀念,打破館際封鎖,積極開展館際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以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還要學習與吸收其他館的先進與優良的管理經驗與管理模式。只有不斷地提高學習意識,更新服務觀念,拓展服務領域,才能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2.管理技術創新
目前,信息化與網絡化是圖書館日后的發展方向,在圖書館的管理中,所應用的技術對圖書的現代化發展水平起著決定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圖書館管理中會用到更多的技術,基于此,圖書館要與時俱進,對管理技術的創新要不斷深入。主要做好如下三點:首先對信息技術的作用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其次,要對時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態與進展,進行及時了解與掌握,并做到及時更新;最后,要注重與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助于其應用技術水平及能力的提高。
3.管理制度創新
要做好任何事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科學與完善的制度,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圖書館也如此,那么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圖書館實現管理創新的重要保證。基于此,強化圖書館管理制度,可促進圖書館管理創新。具體主要措施,首先要注重人才的培養,良好的團隊是做好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強大后盾,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環境與氛圍。注重人才的使用與引進,積極鼓勵創新型人才,并在政治上給予正確引導。其次,圖書館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并有助于圖書館運行與發展的法規與規章制度,并不斷去完善。最后,圖書館要做好內部機制的建立,并強化內部管理。
4.管理方法創新
圖書館管理方法上的創新,主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要尊重客觀規律,并堅持科學求實的管理方法,吸取外部實際可行的相關經驗,制定與形成適合本館的有效管理方法。其次要實行開放式的管理方式,既順應民心、重視民意,一切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與立足點,在管理方法創新方面,要充分發揮從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造性,只有這樣,才可使圖書館健康順利向前發展。
5.管理體制創新
大家都知道,圖書館屬公益性事業,也就決定其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社會效益為出發點,則會給圖書館事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天地,優化生存環境,樹立良好形象,贏得良好聲譽,取得廣大民眾的支持、參與及維護,因此可得到相應的社會效益。除此之外,圖書館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還要與市場經濟接軌,可融入產業化的發展思路,以開拓服務領域與對象,并可挖掘創新型經營與運作方式,適時更新現代化技術,以增強自我發展實力,并可通過適當的方式獲得合法、正當與有效的經濟收入,這樣可補充或緩解經費不足帶來的壓力。
二、圖書館管理創新需注意的相關問題
1.提高管理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要想做好任何事業,離不開領導的支持。那么對圖書館管理創新上,更要注重領導班子自身能力的建設,以提升其管理能力,使其準確把握圖書館發展規律,以及應對復雜局面與應急事物處理能力。
2.走群眾路線,實施開放式管理
做任何事業都要以人為本,那么圖書館的管理創新也同樣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及長遠利益為基礎,并進行適合本館的發展規劃。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全館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由于廣大群眾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圖書館領導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條件。因此我們要相信群眾,并要依靠群眾,即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最根本的領導與工作方法,同時也是領導者進行有效創新的動力源泉與根本途徑。大量實踐可表明,只有被廣大員工所接受的創新行為,其創新意識與決策才能轉變為員工們的自覺行為,也更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圖書館的健康發展。
3.強化理論學習,充分認識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只有創新,才能實現事業的持續發展。基于此,要認識到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遵循管理創新的客觀規律,采取有效的管理創新途徑,并及時了解與掌握圖書館變革的新形式與新動向,積極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實踐,共同推進圖書館事業向前發展。總之,傳統圖書館是人類文化遺產得到長久保存的重要場所,其具有較多優點,但其也有各種局限與落后性,難以滿足人們對信息知識的強烈渴求與愿望。而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了傳統圖書館向計算機化、網絡化與數字化發展。那么傳統圖書館也只有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力求變革與創新,向現代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人們對圖書館的多方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圖書館管理創新是時代及經濟發展的需要,也只有依靠科學管理,不斷更新觀念,才能切實為社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良的全方位服務。要實現圖書館的管理創新,就要轉變工作人員的傳統觀念,不斷加強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同時強化管理觀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以適應與滿足信息社會人們對圖書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