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廣賓
摘 要: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樹種。本文主要針對油茶豐產的栽培技術展開了探討,對油茶的生物學特性作了詳細的闡述,并給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油茶造林技術,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油茶作為我國主要的油料樹種之一,在我國有著大面積的種植。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仍然存在著有油茶低產林。因此,為了促進油茶的種植產量,我們需要采取有效的技術做好油茶的豐產栽培。基于此,本文就油茶豐產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油茶的生物學特性
油茶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要求年均溫、相對濕度、年均降雨量、日照時數分別為14~21℃、74%~85%、>1000mm、1800~2200h,且四季分配均勻。油茶適應性很強,耐貧瘠,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黃壤或紅壤最為適宜。生長在向南的向陽山地的油茶,長勢較好,結實多,產量高。背陽坡地由于日照時間短,冷得早,易遭霜凍和北風侵害,會影響到油茶的長勢,使其果枝生長較少,產量也比向陽處的要低。油茶的再生能力強,因此可進行老殘林更新改造,采伐后萌發新枝培育成林。
二、油茶造林技術
1.造林地選擇。造林地可選擇由砂巖、頁巖、變質巖、花崗巖和石灰巖母質發育而成的紅壤、黃壤、黃紅壤,土層厚度必須大于1m。成年油茶,由于大量結果,對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所以造林地必須選擇陽光充足的向陽坡或半陽坡,山區宜選南向、東向或東南向。同時,為了防止坡度過大引發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貧瘠,宜選擇坡度<25°的斜坡和緩坡造林。此外,由于山坡中下部土壤厚度、有機質含量均優于山坡上部,油茶的長勢、產量較高,因此造林地宜選擇下坡或中坡。
2.整地。整地應在造林前3~4個月進行,這樣有利于土壤充分風化。坡度<15°的地形可采用全墾整地的方式;坡度在16~25°的地形可采用帶狀整地;坡度較陡的土地可用塊狀整地。整地時應根據林地條件,合理選擇整地方式。
3.造林方法。為了使油茶能夠快速豐產收益,現在栽植油茶都是以良種嫁接苗進行栽植造林。造林苗木要求根系發達、長勢旺盛、苗莖粗壯、苗高約20cm,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成活率高,生長快,可提早1~2年開花結果。
苗木本身是否能維持水分平衡對造林的成活率起到關鍵作用,及時起苗立即栽植,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如果當天不能栽完的苗木應假植在陰涼處,而且假植苗木要排得松、埋得深、采得實,不能曝曬苗根。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最高,效果最好,如果條件許可的話,應盡量選擇容器苗進行栽植。
空氣濕度和土壤水分對油茶造林的成活率也起到重要作用,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降低造林成活率。因此,油茶植苗造林最好選擇在陰雨天氣進行。
苗木定植深度以超過原圃地根際1.0~1.5cm為宜,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的苗木,在造林時一定要將薄膜袋破除,以免影響苗根伸展。回土時在穴位要用表層松土堆成饅頭形,以防水漬,一定要栽緊踏實。
4.造林密度。以收果產油為目的的油茶林,一般栽植密度為1500~1950株/hm2。過密將引起樹冠擁擠,光照不足而早衰,干枯現象嚴重,產量就必然會下降。因此,必須控制合理的密度,才能實現高產穩產。
5.幼林撫育管理。
(1)幼林撫育方式。1)墾復深挖。對幼林階段未進行套種、間作或不宜套種間作的油茶林地,必須進行墾復深挖。2)中耕除草。中耕即淺鋤,一般夏季7—8月進行,要求深度10cm左右,深挖和淺鋤一般遵循“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淺鋤”的原則。3)樹盤覆蓋。覆蓋范圍在樹干20cm周圍,厚度要求在10cm以上。
(2)間作施肥。油茶林在郁閉以前,適宜間作套種的林地都提倡套種經濟作物,做到以耕代撫,以短養長,既增加前期經濟收入,又促進油茶生長發育。常用肥有人糞尿、廄肥、綠肥、茶枯、尿素、鈣鎂磷肥、復合肥等。施肥技術要點如下:1)萌芽肥。春季油茶萌芽30d(2月下旬至3旬上旬)施用尿素或復合肥等速效肥以促發優質新梢。2)壯果肥。6月上、中旬施復合肥1次,以促進花芽分化,果實膨大、長油。3)采后肥。12月至次年1月,施腐熟農家肥,配適量磷肥,施肥量以750kg/hm2為宜。
施肥方法:施肥深度以20~40cm為宜,有機肥的深度以30~40cm為宜,化肥的深度以20cm為宜。根據地形,平坡和緩坡地形沿樹冠滴水線內緣開溝施入;坡度較大的地形,在樹的上坡樹冠投影內緣開溝施入。施肥后要及時復土,以后施肥要逐年輪換位置,并加寬加深施肥溝。
(3)修剪。修剪的目的:1)培育合理的豐產樹形和牢固的樹體結構。2)使樹體能合理利用空間,使之通風透光,有利于油茶生長發育和結果。3)將樹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既能豐產穩產,又方便管理。4)為計劃密植創造有利條件,修剪時要注意使主枝和側枝分布均勻,形成均勻緊湊豐滿的樹冠結構。
(4)保花保果。油茶開花多,落花落果也多,坐果率一般為20%~35%,低產林的坐果率約為10%。保花保果是經濟果木林常用的技術措施。很多試驗證明,運用多種綜合措施對油茶保花保果也同樣有效。保花保果的技術要點如下:1)春保梢。春梢是油茶的主要結果枝,因此要合理修剪,春季施足萌芽肥,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抽發量多質好的春梢,是油茶豐產穩產的基礎。2)夏保果。在春夏之間,噴射2%過磷酸鈣,或10mg/kg赤毒素,或20~50mg/kg萘乙酸,能減少3%~14%的生理落果,同時對以后油脂轉化、積累和含油量提高都有明顯作用。最好連續噴施2~3次,每次間隔7~10d,更能保證效果。3)秋保葉。葉片通過光合作用,源源不斷地制造碳水化合物,供應樹體生長發育所需養分;同時,葉片又是貯藏養分的倉庫,葉片中的含氮量占樹體內含氮量的40%。因此,防止葉片的非正常脫落,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是奪取油茶豐產穩產的一項重要措施。據試驗,秋季噴施50mg/kg萘乙酸,有較好的保果作用。4)冬保花。在油茶花期噴施微量元素硼、鋅等對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有明顯作用。花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硼砂和尿素混合溶液,經試驗表明,平均坐果率提高16.5%。
6.病蟲害防治。油茶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軟腐病、煙煤病、蛀莖蟲、茶梢蛾、天牛、象鼻蟲、蟻蟆、茶毛蟲、金龜子、葉蜂等。病蟲害防治必須貫徹“防重于治”,以營林技術為基礎,與生物、藥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在進行墾復、間作施肥時要注意深埋病枝、病葉和病果,殺死蟲卵和蟲蛹,砍除歷史病株。還要保護利用天敵,如保護和培育黑緣瓢蟲、大紅瓢蟲等天敵和寄生蜂、寄生蠅、菌類等,進行生物防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油茶作為中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而對于油茶豐產的栽培工作,我們必須要采取相應有效的技術對油茶進行栽培,并要加強林業的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油茶的種植產量。
參考文獻:
[1]文純君.關于油茶豐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廣東科技.2010(19).
[2]潘繼海.廣西軟枝油茶造林技術[J].吉林農業.2014(07).
[3]陳彥鏡.關于油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