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計+陳芹+陳長紅+孫克存+魏秀翠
摘 要:幼齡果樹間套作西瓜高產高效栽培主要是針對果樹早期生長量小,林間空間大的實際情況,利用果樹結果前的這段時間,充分利用土壤和溫光資源,增加經濟效益的一種栽培模式。根據1-3年生幼齡果樹前期生長緩慢,株型較小,林間空地較多,在果樹行間適時種植一些農作物,增加經濟效益。
關鍵詞:幼齡果樹;套作;西瓜;栽培模式
林間套作西瓜,經濟效益高,又有利于果樹的生長發育,能促進果樹早結果,早收益。由于種植高桿作物對果樹的成活和生長影響較大,所以在選擇作物時應以桿、矮、經濟效益高的作物為主。果樹主要以晚秋黃梨、蘋果、桃樹為主,形成晚秋黃梨—西瓜、蘋果—西瓜、桃樹—西瓜三種種植模式。
一、果樹的栽培與管理
1.晚秋黃梨栽植與管理
(1)做好栽植前的準備。將晩秋黃梨樹苗的根部傷根、舊根剪掉1cm,用生根殺菌液浸泡3小時。按行距3米,株距1.5米挖坑,長、寬50×50cm為宜,挖第二個坑時,把表土填入第一個坑下面,填半坑在右,以下以此類推。
(2)栽植時間。以11-12月份為最好。栽植時把樹苗放坑中,先封少量土,然后向上提5-10cm,再覆土踩實澆水,待水滲干后封土,封土地以淺不露根,深不埋嫁接口為宜,一般嫁接部位與地面相平,或嫁接口露出地面5-10cm,低洼易澇地應淺栽,根部多覆土。
(3)栽后管理。栽后及時定干,從地面向上40-45cm將樹干剪掉,剪口用油漆點一下,以防風干,栽后20天如不下雨,應澆水一次,以免影響成活。
施肥。幼樹施肥宜采用勤施、薄施的原則,當年以氮、磷肥為主,以增加枝梢生長量。5月上旬,新梢20cm長時第一次施肥。株施尿素50g、過磷酸鈣100g,距幼株10-15cm,深度10cm并及時澆水。6、7月各施肥一次。二年生樹7-9月停施N肥,以利花芽形成。8-9月追施專用肥兩次,每次每株250g。10月上旬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
整形與修剪。以培養主枝為主,第一年力爭培養3-4個主枝。如定干后只長出1-2個主枝,則中央干長出30cm時摘心。逼發主枝1-2個,秋季落葉后距地面1-1.2m處進行二次定干,再培養2個主枝,留3-4個骨干枝,其余全部剪除,然后每個主枝留30-50個結果用枝,并試花結果。
2.蘋果栽培管理
(1)選用優良品種,引進煙富、皇家嘎拉、莎莎等優良品種,推廣優系、富士取代雜劣品種。
(2)合理密植,科學定植。嚴格整地,按所需密度開挖定植坑,規格為0.8×0.8×0.8米或定植溝,溝寬0.8米深0.6米,底土與表土分開。每畝施10000公斤底肥與表土混合回填,填至離地面20cm踩實。采用密植栽培,充分利用土壤資源,行株距為4.5×2-3m。定植時間以3月中下得-4月上旬為宜。栽植前3-4天,定植穴澆足水,使土沉實。苗木采用一級苗,栽前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蘸泥漿并用生根粉處理。栽植后及時澆水,覆蓋地膜保墑。
(3)科學施肥,秋施基肥。一般畝施有機肥3000kg,結果樹5000kg,深施20-30cm,控制N肥施用量,推廣施用果樹專用肥一般一年生果樹,每株0.25kg。
(4)幼樹的整形與修剪。幼樹以整形為主,一般在早春進行,樹干50cm以下的裙枝,一概不留全部疏除。50cm以上的枝每20cm留一枝,要選好方向。長度在70cm以上的一律不剪,全部緩放拉平刻芽。長度在50cm左右的輕短截,中央干一般不短截,但每隔20cm環割一道,促進枝條均勻生長。5-6月要及時扭枝,摘心控制生長。健壯的樹進行主枝環割,促進花芽分化。
3.桃樹的栽植與管理
(1)合理搭配品種,選用外觀美、品質好豐產穩產的品種,適當安排早、中、晚等品種搭配,拉長供應期。土層淺,肥水條件差的應選用耐瘠,適應性強的品種。
(2)栽植時間以3月中旬為宜,采用密植栽培行株距,2×1.5m,栽植后每年11-12月在樹冠周圍深翻20-30cm并結合施肥。
(3)樹體管理。①桃樹整形:可整成自然心形,定干高度60cm,選留頂部生長健壯、分部均勻的3-4個主枝,其余的摘心或剪除。冬剪時主枝剪口芽留外芽,主枝開張角度50-60度。每主枝留1-2個副枝,在主枝和副枝上盡量多留小枝。②桃樹修剪:一是株芽與除萌。即在萌芽后到新梢生長初期去掉過密和無用的芽和嫩枝; 二是摘心,對直立性繼長枝于5月上旬留6-8個芽摘心。一年可培養二級主枝。6月下旬將先端生長勢強的二次枝剪去,留下中庸枝以形成結果枝;三是剪枝,疏去內膛過密枝,7-8月對樹冠上部的直立枝進行疏除,四是扭枝對生長性強的直立枝于5月上旬進行扭曲,使新枝水平或向下生長,促使形成結果枝。
冬剪。一般在秋季桃樹落葉后半個月進行短截修剪,骨干枝和各類結果枝,疏去過密、重疊、交叉枝、纖弱枝和病蟲枝。
二、西瓜的栽培與管理
1.選用良種,合理布局品種
良種是高產的前提,合理布局早、中、晚遲熟品種,能拉長供應期,提高經濟效益。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蟲適應性強的西瓜品種,如84-24、京欣2號、南農8號、綠霸王等,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1996規定2級以上要求的品種。
2.提早育大秧,培育優質瓜苗
(1) 營養土的配制。可直接用育秧基質或用營養土。營養土宜選用3-5年未種過瓜類作物的菜園土與優質腐熟有機肥混合。混合比例為菜園土2/3,有機肥1/3,每立方米加過磷酸鈣300克45%N、P、K復合肥250克,50%多菌靈50克,抖勻后堆腐2-4周后過篩備用。要求疏松、保水,保證無病菌、蟲卵、雜草種子。
(2)種子處理。選晴天曬種1-2天,注意不要燙傷種子。曬好后浸種將完好無損的種子放在約55℃的溫水中浸20-30分鐘,然后在室溫下浸種2-4小時,每2小時攪動換水一次。浸種完畢,擦去種子表面黏膜,沖冼干凈瀝干水分,用濕布包好,放入保鮮盒內28-30℃條件下催芽。
(3) 播種。晴天午后進行,1缽一粒種子,覆蓋0.5cm營養土,噴濕蓋地膜。果樹林間間套作西瓜,多采用以膜覆蓋和露地栽培配種模式。雙膜覆蓋西瓜育苗較早,通常在2月中下旬—3月上旬育苗,苗齡30天左右,這段時間外界氣溫與地溫均較低,必須采用保溫增溫條件好的設備,可因地制宜利用溫室或大棚育苗。播期在3月旬的可采用防風、保溫措施較好的陽畦育苗,一般做成平畦,加蓋拱棚。白天保持棚溫25℃,夜間16℃,當種苗破土25-30%時揭去砵體上面的地膜。表土以干為主,以利根系發育。
(4)苗期管理。出苗1周后,噴藥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用豐洽根保500倍液噴霧,每周一次,噴1-2次。控制濕病和水,加強通風煉苗。根據幼苗素質壯苗少煉,嫩苗逐漸加增煉苗強度,靈活掌握。
3.定植及田間優化管理
(1)精細整地。土壤深翻晾曬半月后碎土整地做成畦,畦高40CM,中間略高,寬約2-2.5米,根據果樹行距而定,整地結合施肥。重施基肥,西瓜生育期短、莖葉繁茂,產量高,需肥量大,必須施足基肥,滿足西瓜全生育期的營養成分的需求。特別是采用雙膜覆蓋栽培,追肥不方便,如基肥不足常造成植株早衰,影響果實發育。基肥以長效有機肥為主,再加適量化肥。施肥量根據土壤肥力而定,中下等地畝施優質廄肥,3000-5000kg或餅為150-200kg,上等地塊可施廄肥2000-2500kg或餅為100kg,廄肥在冬前,深耕時,施大部分留下小部分與餅肥混合發酵,集中施于瓜溝內。
(2)定植。育苗移栽 定植時間在瓜苗2葉心—3葉心,移栽后每畝用豐洽根保2袋+50%多菌600倍液澆定根水一次,并保持土壤表面風干見濕。雙膜覆蓋加蓋地膜小拱棚。整地直播或采用地膜覆蓋直播的播種方法采用點播。每穴2粒種子,播深2cm,覆蓋地膜壓嚴。出苗后及時給幼苗放風以防烤死苗,3-4葉即可定苗。
(3)定根后的管理。定植后的管理 前期重點防大風刮壞或刮開棚膜,防止防溫而影響瓜苗的正常生長,中后期防止棚內高溫烤苗。要隨時注意通風。
栽后3天及時檢查瓜苗成活情況,發現死苗立即補種。發現萎、僵苗在晴天下午葉面噴施豐洽多保500倍。緩苗期每畝用50%多菌靈600倍液+豐三合多保500倍液滴灌或葉面噴施,防治枯萎病和疫病。
①伸蔓后及時理藤。理藤于下午進行,避免傷及藤上絨毛與花器。主藤60cm左右開始整枝。去弱留壯,留2條粗壯側蔓,亦可雙蔓整枝,其余去除。
②坐瓜期管理。白天溫度保持30℃,夜間不低于15℃。否則,坐瓜不良,坐瓜節位選擇植株長勢好,子房發育正常的主蔓12-15節留瓜為好,也就是第二雌花坐瓜。可以采用人工授粉,也可以用10%坐瓜靈兌水2-3斤噴子房。要求噴施均勻。人工授粉在每天上午8-10時即雌花柱頭和雄花花粉生理活動最旺盛時進行,連續授粉7-10為宜,便于坐瓜期集中,管理方便,果實大小均勻,產量高。授粉后做好標記,防止重復授粉,便于確定西瓜的成熟期,做到適時采收。幼瓜坐穩后,每株保留1-2個正常幼瓜,其余的摘除。西瓜雞蛋大小時定瓜,摘除低節位瓜形不正、帶病、受傷的幼瓜,保留和保證正常節位正常果實的發育。
(4)膨瓜期的管理。西瓜雞蛋大小時,每畝用硝酸鉀1kg+復合肥10-15kg,每隔7-10沖施一次。維補豐洽多保一次一袋一桶水、補肥結合澆水,保證地面見干見濕,及時清理老病枝條,保留地健壯的側蔓以利2次坐瓜。
4.適時采收。根據栽培品種、授粉標記到成熟的時間進行采收。做到輕拿輕放,采摘上市。采摘時保留一瓜柄,可防止病菌浸入,對西瓜有一定的保鮮作用。頭茬瓜采摘后及時加強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保持瓜秧不衰不壞,以爭取第二茬瓜的豐收。
參考文獻:
[1]肖波, 張義 ,張明權 . 幼齡桃樹套種西瓜雙膜覆蓋優質高產早熟栽培技術.《中國瓜菜》2015.1.
[2] 閻志紅.我國西瓜間套作栽培現狀與趨勢. 《長江蔬菜》 .2007.8.
[3] 陳劉杰探討我國西瓜間套作栽培現狀與趨勢.《中國農業信息》.2013.11.
作者簡介:陳合計(1963-),男,江蘇東海人,大專,高級農藝師,東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