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平
【摘 要】企業工會工作是黨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黨與職工群眾相聯系的橋梁。目前,在新形勢下,企業工會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急需企業采取良好措施,加以解決。這就需要企業工會組織認清形勢,全面提高工會組織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強工會工作意識,尋找正確的方式方法和方向,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激發職工的創造力,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據此,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工會工作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工會組織;工會工作
一、企業工會及其工作的現實意義
企業工會屬于我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其直接代表和維護著企業職工以及工會會員的合法權益。而工會工作的有序開展是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但是,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管理機制和管理理念發生了重大改變。而此時,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也在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一新型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依舊面臨著新挑戰和新機遇。所以,企業工會工作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并全面改進和健全工作方式方法,對工會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做了合理有效的處理,以此推動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新問題
(一)工會組織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
我國部分企業的工會領導人是由黨委直接任命的,因此普遍存在工會干部對行政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從而導致難以擺脫行政干預,形成了工會干部必須遵循行政領導命令工作的不良局面,這樣一來,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工會工作的作用和權利,長期下去,就會促使工會組織名存實亡。而如果工會組織在企業中無法發揮作用,那么就會在管理層上削弱工會的組織力量,甚至還會導致工會干部身兼多職的現象發生,這樣不僅僅會大大降低工會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工會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外,企業內部對工會組織的侵權現象非常嚴重,從而嚴重損害了職工的切身利益,導致工會組織難以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二)企業并沒有擺正工會組織的地位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屬于盈利性企業,所以,在進行工作安排和組織建設時,經常會盲目地將工會組織看作是黨群工作在應付差事,從而導致工會工作難以有序開展。并且,企業在積極發展過程中,不采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這就進一步打擊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如此,工會組織的監督管理缺乏透明化,從而對工會組織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造成了直接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工會工作受行政干預十分嚴重,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工會組織的工作原則,還嚴重削弱了工會工作力度。所以,這就需要企業全面提高民主監督力度,才能夠為工會工作的公平、公正以及嚴格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企業還必須準確認識到工會工作的重要性,擺正工會組織的地位,才能夠將工會工作的功能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三)工會組織維權意識和維權力度相對薄弱
企業工會組織的目標是維護企業職工的基本權利,確保職工的基本利益。所以工會組織必須嚴格遵守工會工作相關規定和要求,實施高效的維權措施,才能夠將工會組織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因為企業內部對工會組織缺乏重視,導致企業無法及時給予資金投入,不按照既定比例配制專職人員等問題屢見不鮮,這就會直接促使工會組織成員逐漸減少,這樣不僅會大大削弱工會組織的地位,還會降低工會組織的執行能力。而且,職工出現工資低和待遇差等問題,就會找工會組織維權,但是資金投入不足,就會直接減弱工會組織的執行力度,從而更加不能與行政勢力抗衡,這就會嚴重削弱工會組織的維權意識和力度。
三、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工會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工會領導組織體系
工會的組織體系是工會開展各項工作和履行職能的組織基礎。嚴格按照《合同法》相關規定,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的自主權,這樣更有利于突出維護職能。企業工會要堅持雙重領導、各有工作研究側重、便于發揮作用的原則,以形成任務明確、各負其責、自主高效、協調運轉的科學組織領導體系。要把臨時工、季節工、農民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充實工會組織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工會。
(二)轉變、創新工會工作方法
1.工會工作要求變。
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不斷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工作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在復雜的客觀環境中,以變應變,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體現出變化的態勢。
2.工會工作要做專。
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代表職工與行政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工會要想完成這些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干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3.工會工作要干實。
干實工會工作必須突出重點與講求實效。求實效就是要明實情、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三)不斷提高工會干部自身素質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市場經濟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法制觀念、信息觀念、人才觀念和權利義務觀念取代不合時宜的舊觀念。
2.勇于開拓創新。目前工會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僅憑過去的老經驗是難以應付的,必須在實踐中堅持創新,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問題,完成任務。要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當作事業去追求。
3.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依法履行工會職責。無論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還是監督法律的執行,都需要不斷提高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工會干部要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做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規為依據。善于運用法律觀點分析問題,用法律知識指導工作。在參與制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時,能夠及時、準確、科學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據。
4.熟練掌握文字表達和寫作技巧,以便于更好地履行工會工作者的職責。
(四)建立健全的企業工會工作機制
1.民主管理機制,就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不斷豐富和充實職代會內容,創新職代會組織形式,重點處理好董事會與黨委會、工會和職代會之間的關系。
2.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就是要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把平等協商作為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的法定程序和關鍵環節。不斷充實和調整集體合同的內容,使合同條款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與職工關心的經濟利益緊密結合。同時要加強對集體合同的履約監督,依法追究違約責任。
3.宏觀參與機制,就是要建立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與企業有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宏觀參與機制的建立,使工會與行政的溝通渠道更加暢通,最終實現維護職工利益的目的。
4.調查研究機制,就是要深入基層,了解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拿出新思路,讓工會的工作始終貼近實際,具有特色與活力。
5.工會工作評判機制,就是要建立讓職工群眾來評說工會工作,以職工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工會工作好壞的根本標準。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維護職工的切實利益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同時也是職工群眾的要求。只有積極認真旅行工會職能,將工會組織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夠進一步維護職工的利益,從而解決職工的實際難題,激發出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職工全身心為企業付出努力,為企業奉獻,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麗娜.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J].人間,2016,206(12).
[2]楊秀琴.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J].前進論壇,2014(10).
[3]王宗敏.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J].當代電力文化,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