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芳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第四中學 山西 朔州 036900
摘 要:初中美術教學是一門多元的、涉及面較廣的學科,初中美術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應積極反思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探索初中美術的有效教學方式,實現初中美術教學模式的創新。因此,文章探討如何進行美術教學模式創新方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決策能力與技能水平。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教學模式;模式創新
一、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有效的初中美術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對于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課標下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不僅可以充分調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還能幫助初中生提高審美意識,培養空間想象和形象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初中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新課標下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勢在必行。
二、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初中美術教育觀念不符合現實生活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初中美術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致使美術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脫離。而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許多初中美術教師過度強調自己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采用“灌輸式”“注入式”的教學方式,傳授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未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沒有引導學生從美術角度觀察生活,運用美術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解釋生活現象。
(二)初中美術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
美術教材是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但是,由于初中美術教材不科學,使得美術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離,進而影響了初中美術教學的效果。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學生需要新鮮的素材和靈感,然而,初中美術教材只提供一些固定的美術圖片,未能像實物那樣給學生以全方位、立體的視覺效果,從而限制了學生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初中美術教師讓學生畫一幅杭州西湖的風景畫,但是,美術教材中沒有杭州西湖的樣本,而且,很多學生沒有去過杭州西湖,不了解杭州西湖的具體特征,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繪畫作業。
(三)初中美術教學方法不合理
由于受到中考壓力的影響,初中美術教學并不受重視,而且,在教學活動中,許多美術教學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局限于教材之中,從而導致美術教學質量較差。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許多美術教師只注重傳授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忽視了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審美意識,致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較低,進而大大降低了美術教學的效果。
三、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對策
(一)使用“導學案”
“導學案”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物,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編制、師生共同完善的學習方案,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探究活動,提高學習效率。相較于傳統教案而言,“導學案”具有更強的教學引導作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導學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初中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投入初中美術學習中。在“導學案”的編寫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應積極備課,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教師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試驗活動,共同撰寫“導學案”初稿。初中美術教師可在教學活動開始前一天將“導學案”發放給學生,參考學生意見后進一步完善“導學案”,并據此開展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在課程結束后,初中美術教師還應積極反思教學過程,總結“導學案”的優勢與不足,做好記錄,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二)樹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現實生活是美術的來源和基礎,因此,初中美術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內在需求,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初中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簡單的美術知識、美術技能,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從美術的角度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適當地展示一些與生活有關的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多元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教學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創建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色彩特征時,初中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清潔工的工作服大部分是黃色的?用黃色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教學效率。
(三)以發展為目的,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科學評估。
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任務要求教師既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要求對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美術學習能力、美術學習態度和審美鑒賞能力的發展等各方面給予正確評價。具體來說,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多用肯定、贊賞、鼓勵的方式評價學生美術作品,多挖掘學生作品中的美好.對學生在創造中出現的進步和創意進行公開表揚。對于學生美術作品創作中表現不佳的地方,教師應在單獨溝通的過程中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在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科學地幫助學生糾正不足,找準下次努力的方向。
四、小結
美術教學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基礎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巧,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初中美術教師應該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萍.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創新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3(6).
[2]陳袁聰.新課標下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的實踐[J].才智,2012(5).
[3]張秀玲.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生活化之優化途徑[J].新課程(下),2013(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