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輝
【摘 要】在我國建筑工程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建筑工程技術與材料得到了創新與改革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纖維混凝土的應用則是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研發的重點。基于此,本文以合成纖維相關概述出發,對纖維混凝土中合成纖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合成纖維;混凝土建材;應用
引言:
混凝土是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重要材料,在我國工程項目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近年來,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建設工藝技術的強化與提升,建筑工程建設對混凝土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使用標準,其強度、穩定性、韌度、使用耐久性、抗震抗裂性成為混凝土建材研發與應用的重點。而纖維與混凝土的合理搭配,則有效促進了混凝土性能的優化,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領域的優化發展。基于此,本文以合成纖維的應用為例,對其進行了簡要分析。
1.合成纖維相關概述
合成纖維又被稱為“纖聚合物”是化學纖維中的一種,是具有一定可溶性/可熔性,由人工合成與處理后,形成的線型聚合物[1]。因此,合成纖維除具有一般化學纖維本質特性外(包括高強度、高彈性、輕質量、可長期保存等),不同類型的合成纖維也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如聚丙烯腈纖維的機械抗張性較強;聚丙烯(PP)纖維的化學穩定性較強;聚乙烯(PE)纖維熱穩定性、可塑性較強;聚酞胺(PA)纖維水泥融合性較強;芳香族聚酞胺纖維具有高強高模性等等。
2.合成纖維在國內混泥土建材中的應用
由于混凝土具有廉價性、可塑性以高抗壓性,因此在我國建筑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我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常用的施工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加之在水泥混凝土施工應用過程中,受自身本質因素的影響,易出現裂縫、下滲、腐蝕、凍裂等問題。而通過適當的添加合成纖維,則可有效改善上述問題,促進混凝土質量與性能的優化與提升,保證混凝土作用的最大化發揮,具體分析如下。
2.1用于提升混凝土建材抗裂性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由于混凝土材料存在一定的水分,因此在進行水泥攪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水化熱反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凝土建材塑性收縮,出行干裂、硬化裂縫等問題,進而影響導致混凝土構件的性能(包括使用耐久性、穩定性、抗震可滲性等)。而據試驗與實踐證明,在混凝土中適當的添加合成纖維(如,0.045%~1.12%體積比例的聚丙烯纖維),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62%~78%)[2]。與此同時,合成纖維的粘結力加強了混凝土的塑性,使混凝土構件在受力作用下,張力得到提升,從而避免了混凝土使用過程中早裂現象的從產生,有效加大了其使用耐久性。
2.2用于增強混凝土建材的強韌性
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質具有“脆弱性”,因此在建筑構成施工過程中,當混凝土受到一定的拉力時,很容易穿現裂縫問題。相關資料與實踐證明,合成纖維所具有的延伸性、粘結性使其在混凝土建材應用過程中,形成“三維網狀”結構,從而提升混凝土整體的粘結性。當纖維混凝土受力作用時,實現了“力”在纖維網中的有效傳遞,并在傳遞過程中,將力進行分散與削弱,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混凝土建材的受力強度。與此同時,當混凝土受力出行開裂時(既定氛圍內)合成纖維所具有的延伸性,促使混凝土出現變現,從而改善了混凝土自身的脆弱性,提升了其整體韌性。例如,在《聚酯牽伸絲纖維對水泥抗折強度的影響》(周錫武,吳本英,2002)實驗分析中,得出在混凝土中加入聚酯纖維(體積比為0.5%),在既定時間內,混黏土抗折強度教原有狀態提升了34.5%~37.3%。
2.3用于增強混凝土建材的抗滲性
據相關資料分析與實踐經驗整合發現,既定條件下(通常為1.29Mpa水壓下)在混凝土中融入體積比“0.045%~0.13%”的聚丙烯合成纖維,混黏土的抗滲性相對與原本狀態而言,提升了40%~48%(王依民,倪建華,2002)/(彭苗2012)[3]。其原因在于,由于混凝土是一種密度非均勻性復合型材料,在細微處存在諸多縫隙,加之混凝土在干燥環境下易出現開裂為題,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其抗滲性相對較低。而加入一定量的合成纖維后,合成纖維有效提升了混凝土內部溝通性與約束力,從而增強了混凝土密度,降低了混凝土內部孔隙直徑,進而增強混凝土建材的抗滲性。
2.4用于增強混凝土建材的抗凍融性、抗化學腐蝕性
從閻利、王紹東《聚丙烯纖維增強混凝土概述》;史小興《合成纖維在混凝土中的效果和機理綜述》以及王浩宇《聚乙烯醇纖維水泥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及抗凍性能試驗研究》等文獻資料中,均可探知合成纖維在混凝土建材中的科學應用,在提升混凝土抗裂性、抗滲性、抗壓性等同時,合成纖維三維網狀應用結構的布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混凝土建材的抗凍融性以及抗化學腐蝕性[4]。
2.5用于增強混凝土建材的抗沖擊性
通過對合成纖維的不同處理,如機械處理、表面活性劑處理、氧氟處理等,可有效提升合成纖維整體質量,而將處理后的合成纖維應用與混凝土施工工程中,可有效提升混凝土構件的抗壓性與抗震性,當混凝土構件受到外力沖擊時,纖維混凝土經負荷力進行轉移、分散與削弱,從而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沖擊性。例如,經驗整合發現在混凝土中摻入體積比為0.45%~1.55%的聚丙烯時,纖維混凝土整體的抗沖擊性能提升了75%~146%[4]。由此可見,將合成纖維應用與混凝土建材中,可有效促進建筑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固定性與安全性的提升,對建筑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結論:綜上所述,合成纖維在混凝土建材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可有效提升混凝土本質性能,促進混凝土向高強度、高韌性、強抗震抗裂性等優化趨勢發展,也可有效改善合成纖維行業廢氣材料對環境的污染,提升產品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提升經濟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羅力中,劉露,劉舒陽,等.塑鋼纖維混凝土的抗沖擊性能初步試驗研究[J].江西建材,2016,10:1-3.
[2]卜良桃,周云鵬.纖維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界面黏結性能鉆芯拉拔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291-296.
[3]王浩宇,田穩苓.聚乙烯醇纖維水泥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及抗凍性能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17,01:123-125+130.
[4]楊慧,曹亞,陳磊.超高強改性合成纖維在機場道面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19: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