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春
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了《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及時發布了考試大綱中部分修訂的內容,引起了許多高中一線教師及家長的廣泛關注。本人作為從事一線教學多年的語文教師,認真研讀了新考綱中語文學科的相關內容,覺得與以往考綱相比,《通知》從考題思路、考查內容、設題形式和考查能力層級等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調整,個人認為,考綱的變化,不僅應該引
起高三師生的注意,更應引起高一高二師生的重視,及時調整教學思路,與時俱進,遵循新考綱,打造新課堂!
身臨一線,感覺目前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主體的雙方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以下問題:教師方面,精講精讀,舍棄了大綱規定的許多文質兼美,啟迪心靈的文章,讓學生閱讀的少、做的題多,求其原因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多做題,熟悉答題模式、記憶答題術語、最終提高語文成績!而學生方面呢,學習語文的時間僅限于課堂,甚至更少,把更多的時間給了數理化等其他學科。學生亦步亦趨,把語文的學習當做了高考時得分的機器,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教學出了問題:教師沒能利用課堂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試想,學生帶著功利心來學習語文,何談興趣?長此以往,這樣的語文課堂不僅已失去了其固有的味道,也背離了考綱的初衷,至于想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更是無從談起!新課標早就提出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高考試題也已出現向課外延伸的情況,考查材料將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除了文學,還會涉及歷史、政治哲學、社會經濟、科技、時政等諸多方面,鑒于此我們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遵循新考綱,打造新課堂!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轉變課堂教學理念。堅持貫徹“立德樹人”的理念,發揮語文課堂文以載道的功能,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將提高分數當做教學的唯一目的!畢竟我們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是考試的機器。
其次,優化語文課堂內容。即要改變以往“千人一面”的語文課堂,教師應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和《新大綱》,遵循新大綱,研究現行語文教材,其實我們現在使用的語文教材的編寫本身就是遵循了新課標的理念,體現了新大綱的精神,體現了主流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辯證統一,具有鮮明的時代文化特點,還注重選文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注重文學作品的情感熏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立足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反映該學科的基礎知識結構,并建立了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分編的體系。教材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和訓練目標層次清晰,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藍本,基于此一線教師應一改以往將教材中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因為試卷中不涉及而隨意刪減,甚至干脆扔掉教材,將語文課都變成了習題課的現象。為此,新考綱也及時地做出了調整,將高考試題中的選考內容改為了必考內容,并在閱讀量和書寫量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因此今后教師更要吃透教材,舍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回歸教材,深耕細作,讓學生通過廣泛的課內與課外的閱讀,提升思想品質,還真正的語文課堂給學生!
第三,改進教學方法,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師要有把課上活的意識:意識永遠是行動的先導,無論是什么課型,無論是什么層次學生,我想只要我們去上課,都應該做好思想準備,即我將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縱觀優秀教師的課,既有活力又有魅力,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我想他們之所以能把課上到這種效果,首先就端正了這種思想!除此之外,教師更要有把課上活的舉措:根據不同的課型,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教學服務,比如,教授戲劇單元時,我們可以采用讓學生排課本劇的形式完成,學生在排演的過程中既可以充分解讀文本,又可以通過情景再現表達他們對作品的理解,一舉兩得,好于教師干巴巴的講解!教授詩歌時,我們可以采用朗誦比賽,或制作小課件播放的形式,以此傳達學生對整首詩的理解;講小說時,可以召開研討會,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義;講文言文時,采取以點帶面,小組合作的方式,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會使學生記憶深刻,何樂而不為?而習題課就更寬松了,針對不同的題目,我們可以靈活的舉例子,我通常都會拿學生或學生喜歡的人物,喜歡做的事舉例子,深入淺出,易于接受!曾經一堂《我與地壇》讓全班同學潸然淚下,源于文章的感染力,音樂的烘托和我的動情訴說;曾經一節《一剪梅》讓詩情畫意充盈師生心間,源于我的自制flash和親身配樂演唱;曾經一場圍繞《祝福》中人物祥林嫂的人生到底有沒有春天的辯論賽,盛況空前,源于對學生的指導、鼓勵……當然,教師也要提高素質,我覺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很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人格,還應該具有幽默感、親和力,兼具靈活性:面帶微笑進入課堂是我一貫的風格,因為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用微笑傳達給學生的是陽光、雨露、是樂觀、向上、是滿滿的正能量,從而奠定了整節課的感情基調。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時捕捉學生發出的信息,比如學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眼神、服飾、頭飾甚至是學生的名字都可以拿過來,與所授內容巧妙結合,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不說談古論今、縱橫捭闔也要有連珠妙語、神來之筆做點綴,有時甚至也可以借助肢體語言,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孩子們天真、活波充滿朝氣,都是充滿感性的,這樣的課他們怎么會不喜歡?那么我們的課豈有不活之理?
遵循新考綱,打造新課堂,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