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藝術教育與幼兒生活目前已經成為教育界最為熱切的呼聲,然而通過當今社會許多理論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藝術教育是培養幼兒創造性、開拓性的重要途徑。逐步讓幼兒回到真實、鮮活、豐富的生活中來,讓它獲得源頭活水,得到滋潤,幷且開花。這既是幼兒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幼兒作為一個生命體應該享受的權利。
關鍵詞:創造力;開拓性;審美力;想象力
如何在幼兒藝術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呢?就此我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做出以下幾點體會,并加以理論證實說明。首先是我們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創設鼓勵。創造藝術氛圍,藝術于創造,一直是一對密切相關的概念,離開了創造,藝術就成了死物。創造是藝術生命的源泉。所以藝術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往往成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同時人們也將藝術教育視為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幼兒的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在他們充滿童真與稚氣的想法之中,創造性若隱若現,活靈活現,我們必須要及時的去發現,并精心培養結合科學來加以引導。為幼兒創設一種寬松、自由、民主、和諧的氣氛。
同時,我們幼兒教師要了解幼兒在結構游戲中的心理需要及心理變化,從而才能不斷的在結構游戲中調整自己的組織思想和指導策略,要有目標意識和條件意識。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引導幼兒進行生動、活潑、主動去參與活動。而且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游戲條件,盡可能為幼兒提供充足,豐富可塑性的材料,保證足夠的時間,創設寬敞的空間,為幼兒營造寬松而富有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
在藝術教育中,幼兒自由進行藝術創造的一個首要條件就是我們教師必須改變傳統僵化的、單一的,成人化審美趣味和評價標準,我們要認識到并利用幼兒學習藝術的優勢來啟發、提示引導,鼓勵幼兒。為幼兒建立一種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不斷地讓幼兒在構思上有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逐漸讓幼兒充分的發揮他們的自身藝術潛能。其次是發展幼兒的感官,培養美學意識,在藝術活動中,感性的智慧起主導地位,創造性思維活動也是憑借感性材料進行的,新的形象、新的設想不會憑空而來,而是由舊表面現象的選擇加工改進而構成的。因此我們教師應通過各種活動,為幼兒創造運用各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鼓勵幼兒多看多聽、多想多摸、多嘗試,從而達到發展幼兒感官,豐富幼兒生活,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豐富幼兒的自我想象能力,為幼兒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提供信息資源。要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藝術作品,不斷的把幼兒感知經驗系統化,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讓幼兒從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審美感知方向發展,引導他們學會如何感知和欣賞藝術作品。如:以美術欣賞活動為例,我們教師可以從“你看到什么”引導幼兒感知美術作品所再現或表現的內容,從“你感覺它的線條形狀、色彩、構圖怎樣”,引導幼兒感知美術作品形式,讓幼兒在感知和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真正得到判斷和評價的目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啟發和培養他們的美學意識。
在幼兒的藝術活動中“感知是創作的催生素,也是發展幼兒理解和反思能力的基礎。我們必須始終與創作和反思活動聯系在一起,進一步的促進幼兒審美感知能力的發展。要使藝術和審美回歸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逐漸形成藝術教育與幼兒生活相結合,最終實現藝術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富有美感的環境,激發幼兒對美的事物的興趣,使他們的審美感知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應該經常提供給幼兒民族或世界上的最為優秀的藝術作品,供幼兒理解藝術作品及欣賞藝術作品的內容,這樣才能有助于他們的感知經驗系統化,從而培養他們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我們在設置環境時緊緊把握讓幼兒積極參與和創造這一原則,引導幼兒發現見解,提出問題參與實踐使幼兒從環境的觀察者變為環境的創設者,同時還引導他們參與墻飾設計,提出活主題,根據活動內容,培養幼兒的美學意識,提高幼兒的創作熱情及表演積極性,是他們能夠更加投入到感官和表演中去,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再者是啟發引導必要的知識技能注重培養幼兒心理品質,必要的技能技巧學習是幼兒藝術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應在實踐中大量去運用,應在觀察、記憶、體驗、聯想、欣賞等方面的啟發中去教學,運用各種藝術工具、材料、設備等方法去引導教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幼兒的藝術活動水平迅速得到提高,鼓勵幼兒獨立構思,自由創編的表現風格和必然特征。我們還要充分利用藝術教育的各種優勢,多為幼兒提供集體創編的機會,群策群力,共同創編舞蹈、歌曲或幾個人合作完成的一幅畫等,使幼兒真正能夠體會到互相互利的力量,合作成功的樂趣,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得到樂于合作,善于合作效果,同時還要培養幼兒克服困難、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個性品質,利用藝術教育活動對幼兒的強大吸引力,強化幼兒在反復練習想法克服困難后取得的喜悅情緒和內心體驗,使幼兒逐漸養成做事能動腦筋,克服困難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行為習慣,并最終成為個性品質,使之個性品質在幼兒中得到健康的發展。為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幼教環境、維護幼兒藝術潛能的生成與實現作出共同的努力,積極鼓勵幼兒自由的進行藝術創造,適當進行藝術技能技巧的訓練。要注重幼兒各自的氣質個性與對色彩的偏愛,在各種構思上要給幼兒更多的鼓勵,讓他們進行獨特的想象和技能創造,使幼兒充分發揮藝術潛能,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幼兒的藝術技能創造,應當讓幼兒盡量自然的去表現,然后通過仔細的指導,為創造滿意的表現效果而提供接觸技巧的機會。
總之,隨著整個教育領域在觀念和實踐上的不斷變革與創新,藝術教育逐漸走向獨立自治。“創造”一詞才真正從行動的意義上得到了彰顯。因此,我認為人的創造不能憑空出現,而只能來自不同信息,不同文化,不同要素的對話和融合,然而,藝術教育就是造成人的一種開放的、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創生性智慧結構。其途徑是不斷通過與異質事物的對話達到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所以在藝術教育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是我們每個幼兒教師必須努力去面對的大事,我們一定要勇于創新,敢于開拓,為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幼兒教育環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