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摘要:創新能力事關國家興衰,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發展狀況決定一個企業的強弱。本文針對企業創新型技能發展問題與運行保障體制研究,分析了我國創新型人才的現狀、創新型人才投入政策不夠總量不足、創新型人才資源結構不合理、創新型人才管理效率低下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關鍵詞:企業創新;技能人才;保障體制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125-01
前言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只有創新才能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而企業的創新離不開創新型技能人才。創新型技能人才是既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又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加快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建設,是我國企業發展的關鍵,是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出現了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管理模式不科學和重使用輕開發等問題,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和企業人才創造性。因此,探討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存在的問題和運行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創新型人才的現狀
我國企業創新型人才的部門結構集中在研發部門、生產部門及質量管理等部門。從員工的學歷情況看,研究生學歷的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的比例較小,本科生的比例較大,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占有較大部分。從員工的工齡及職能分類看,通過調研某國有企業的現有研發、開發和生產人員等技能型人才500余人,發現其中12%具有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的職稱,35%具有技師或工程師職稱,30%以上具有高級工的等級,其余具有中級工及以下等級;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職稱中45歲以上的占65%,技師或工程師職稱30-45歲的占45%。從總體上看,中級以下職稱的企業創新型人才比例較大,高學歷、高層次、復合式創新型人才短缺。
二、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創新型人才投入政策不夠,總量不足
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是我國發展的核心力量,當前我國對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投人雖然不斷增加,但在總量上仍然不足,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一方面,目前,政府雖然不斷的重視技能型人才的發展,但是與普通高校相比,我國的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然落后,不會更多的重視學生潛能和創新能力培養,課程設置中涉及科學前沿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內容較少,走上社會很多都缺少創新的思想。另一方面,很多企業里科技經費構成明顯存在“重物輕人”的問題,由于缺乏穩定投入支持,企業創新型高技能人才通過花費大量精力去爭項目,以獲得工作所需的經費,以致難以安心去搞創新,成果質量顯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制約了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數量的發展。
2.創新型人才資源結構不合理
我國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技術偏低,結構不合理。在素質結構方面,通過人才現狀分析得知在人才分布中,中級及以下創新型人才比例較大,高級技能人才比例較少,創新型人才專業職稱等級、年齡、層次等結構方面很不均衡,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經濟的發展,現有的創新型技能人才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在知識結構方面,既包括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也包括豐富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要想成為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人文素質和工程經驗。創新型人才只有掌握了最先進綜合的技術知識才能在在學科交叉碰撞處,才能持續的進行技術創新活動從而取得創新成果。
3.創新型人才管理效率低下
科學管理是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基礎。創新的資源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是有限的,受到當時科學技術、經濟條件、環境資源、法律道德的約束。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的管理涉及到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生產技術部、研發部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之間的行動如果缺乏專門的組織來整合各種工作和資源,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創新型技能人才工作的開展。技能人才的工作就會陷入一種各自為政、多頭管理的狀態,不利于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研究和改善。在很多企業中,領導常常扮演發令者的角色,創新型技能人才往往是被動的接受任務,缺乏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相互尊重。
三、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運行保障體制分析
1.加強政府主導定位和財政投入
政府部門既是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創新型技能人才制度的實施需要最大限度的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在制定的過程中需要角色清晰,執行過程中需要發揮好統籌者的角色。尤其是要借助政府強制力或政府命令最大可能地激發創新型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否則在運行過程中來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將影響其實現的發揮主導的力量。
做好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工作僅有政府的主導定位還是不夠的,還要一定的資金保障其運行。首先政府要發揮投入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型人才投入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鼓勵技能型人才進行創新。其次,要加大對職業院校的培養投入,為高技能人才培訓機構教學設備、教學場地等硬件升級給予足夠的資金。
2.為創新型技能人才創造施展才華的舞臺
企業要為創新型技能人才搭建起事業發展的平臺,給人才創造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舞臺,使他們“人盡其能”、“能為所用”。企業應該大力組建科研項目,廣納賢才,為人才提供寬松愉悅的環境,鼓勵各個領域的創新型人才參與進來,讓擁有不同價值觀體系相互融合,從而為創新型人才的實現提供內在動力。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讓創新人才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企業用人單位需要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職業晉升和獎勵路線,讓創新型人才有自己對未來的規劃,無后顧之憂,使創新人才創造出的成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企業創造出的貢獻給予獎勵和表彰。
3.創造完善的法規保障
企業創新型技能人才在從事生產勞動時會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人身的財產安全、社會保障安全、智力成果的保護等因素,我們要樹立人才安全的觀念鼓勵和保護創新,需要通過法律的形式完善法規保證體系,使創新型技能人才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發揮其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在創新型技能型人才運行中遇到的問題不斷解決和克服,運行保障機制也會不斷的完善,企業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會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