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
摘 要:一般在高職院校中,因為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體育知識和技能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同時高職院校的就業方向和培養目標決定了除體育專業外的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和自信,導致體育教學課程陷入僵局,學生的理論基礎較差,體育能力相對更差。筆者結合多年的高職體育教學經驗,認為在高職體育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得出一條適合高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職體育 微課教學法 體育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7—0145—03
1 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現狀
《高職體育課程標準》對高職體育的定位是:高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的鞏固與拓展,是一門重要的、必修的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和實踐性。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和實踐,逐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為其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發現,很多學校和教師不重視體育教學。體育教學氛圍差,缺少體育鍛煉環境,仍沿襲的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體育訓練只是走過場。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專職教師很少,體育教學一般采用理論教授和隨機訓練來實現。除了每周幾節體育課外,很少有接觸體育的機會[1]。
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卻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學生主體地位無法體現,不能因材施教,缺少交流和互動等等。高職學生的生源質量決定了學生群體個人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和差異性。如果還是沿用固有陳舊的模式,無法讓學生得到全面和個性化發展。因此,打破固有模式,技法學生興趣,是高職體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在各高職院校擴招規模不斷加大、社會需求不斷飽和的情況下,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就業面臨多重壓力,尤其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體育專業對口項目少,這直接導致了作為高職院校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專業就業出現瓶頸。而社會體育專業是依靠市場而開設的新型專業,因此社會體育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操作性、務實性等特點,但如果社會體育專業脫離了實踐教學,那么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將會與整個市場脫軌無法適應市場經濟,慢慢這些學生將慢慢淡化自己所學習的專業。
2 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在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專業培養學生能夠牢固的掌握體育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勝任教師以及運動隊的基礎訓練工作。(2)能夠勝任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夠協助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方面工作的管理,對學校運動隊的訓練工作,以及可以全面的協調學校及社會的體育工作。(3)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培養既能夠在學校從事于學校教育活動,又能夠圣人社會體育管理的專業型人才。(4)培養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人才,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合理的在課堂教學,專業運動隊訓練,專業健身指導,社會體育指導等方面的工作。(5)培養能夠掌握社會體育所設專業課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夠在社區體育指導工作中合理的運用自身所學到的知識區服務大眾,能夠勝任社區管理機制及體育社會指導的專門人才。(6)主要培養學生能夠勝任院校體育教育、體育相關研究以及體育相關管理等的專業型多領域復合型體育專業人才。(7)主要培養學生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體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職業道德、健身項目推廠和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作的復合型人才。
3 微課教學在體育體育教學的意義
微課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小型化,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微課教學的本質在于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出情感體驗。教師將生動具體的形象寓于一定的情境中,比如游戲、旅游、音樂賞析、體操、戶外運動等等,將這些教學內容放置在一定的場景中,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并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如此這般,學習不再單調枯燥,而是變成了非常有趣的情感體驗。學生何愁不喜歡上體育課?一旦激發出興趣,教學效果的好壞,一想便知。
因此,通過微課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而且還能夠利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4 微課教學在體育體育教學的實踐
微課教學課程設置方案必須在理解和遵循課程原則前提下進行。如新增專項項目,要圍繞四個原則開展,即學校為本原則、學生為本原則、利用體育資源原則和實用性原則。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局教科〔2015〕9號文件——“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提到,如果一個年級有8到11個班,那么進行專項化教學的課程科目應該在5—6項,
選課方案;建立教師的電子檔案,高職院校在體育教研組網頁上建立體育教師和外聘教師的電子檔案為學生的選課建立起直觀的感念,為學生的電子選課系統鋪設基礎,使學生的網上選課成為可能。把自己專項所需要的學生和這方面特別有天賦的學生通過雙向選擇先選到自己所擔任的專項課內,然后通過網上課程報名系統進行選課編班。每班最少20人,最多不超過28人,每次對相應的班級開設7個項目的課程,如果班級選擇某一項目的學生比較多的時候,老師采取考核的方式擇優錄取,其它同學進行調配的方式進行,力爭讓同學們都能選擇一項適應自己身心發展和興趣的項目作為自己專項化發展途徑進行身體鍛煉。
專項課時間安排和班級數量:按“1+2”模式(每周1節30分鐘體育常規課和身體素質課+1節30分鐘專項技術課)進行教學組織安排。微課教學開展教學的時候,學校采取是為教師同時進入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按學生興趣選項分班,一個微課教學班不超過28名學生。具體安排如下:(1)部分同學通過教師上體驗課程時選擇進入相應的班級(2)教師個人介紹和教師對學生的要求的資料,引導學生選擇相應教師和相應的課程;(3)根據項目人數限定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專項的選擇;(5)對于學生熱門的項目我們采取開設多班并進行分層的方式進行教學;(6)我們開始的專項班級根據項目的特點有些項目男女分班進行教學,有些項目進行男女分班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如果同一項目報名人數眾多進行選拔性的分層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專項課的項目設置;根據學校場地和師資情況,在保持學校傳統的體育特色項目基礎上確定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形體與健身七項作為學生選項的主要課程,其中籃球項目、羽毛球項目、網球項目學生選擇比較多我們進行分層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其它項目由于學生的選擇比較少我們采用一班一教師的方式進行教學。
微課教學在體育體育教學的實踐最適宜的課程時間是30分鐘,也就是現行課程的2/3節課的時間。這樣看來,目前高職院校一節課程45分鐘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不合理的。教師們私下也在談論,今天上的課到下星期過來基本又都還給老師了。不得已,教師有時又要從頭開始教學生原有的動作,這樣在體育教學浪費的時間是太多、太多了,教師們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勞動,而且勞動的效率是低下的,體育課程教學的成效是有的,但如果保證高質量教學確實是目前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因此我們也質疑目前體育教學的時間安排的科學性。在反復查閱資料后,發現其中一篇有關材料中提到將課程安排為:“30分鐘+10分鐘+30分鐘”的教學方式,單次課時的減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兩節微課之間安排一個10分鐘的課間休息,有利于勞逸結合。這樣的教學時間安排也比較適合學校微課教學改革的積極開展。
我們在推進“30分鐘+10分鐘+30分鐘”的教學模式,應該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掌握好教學節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認識,轉換課時觀念。制定契合高職院校的“30分鐘+10分鐘+30分鐘”體育教學計劃。教師通過三年的技術教學,不僅要是使學生獲得體育基本技能和相關體育理論知識,積累體育技能的實踐經驗,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促進身體、心理向全面、主動、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還要在體育文化素養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逐步形成一條“普及-提高”循環發展的趨勢,在實踐和反思中探索后備人才的培養機制。使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使用所學的技能去進行身體鍛煉,參與業余或專業的比賽,通過體育技能打開視野,逐步樹立科學的生活觀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5 微課教學在體育體育教學的運用
5.1 創設體育鍛煉情境提高了體育能力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使學生樂于學習。”實踐證明,微課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之所有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于微課教學將學生置于一種生動活潑的廣泛興趣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和創造能力。在創設相關情境時應當注意,教學內容與情境創設要緊密結合,才能確保教學方向的不偏離,才能積極推動學習進程。教師應當明確,授課都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體育課本的具體內容則是一個獨立的語篇,具有作為獨立的語篇的語義功能、語用目的、語境。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絕對避免“理論式體育”以及“粗放式體育”的出現。
5.2 提高課堂質量,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在微課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問題設計的思維深度。時刻關注課堂學生的反應,達到更高質量的語言輸出。在教學中,如果教師的示教全都是低水平問題或絕大多數是低水平問題,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智力就得不到開發,也就達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給自己創設盡可能多的使用體育的環境,把體育體育練習貫穿到每天的日常活動中。
5.3 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微課教學中,準確把握活化教材是前提、提升教師話語內涵是基礎、提高情境創設有效性是關鍵。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求教師要掌握熟練地教學技能。在體育體育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體育體育水平,教師就必須具備較高的體育能力,也即是用體育教學的能力。現階段,高職學校體育教師比較少,學校實行擴招后,師資力量更為薄弱,再加上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老化,學歷層次不高,知識結構老化,阻礙了體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所以,提高高職學校體育教師的水平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教師的教學策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和教學改革的成敗,因此,提高體育專業教師的教學策略水平勢在必行。只有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的藝術型,滿足當前體育體育教學的需要。
6 結語
運用微課教學法,創設恰當的“體育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科學地進行微課教學,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讓學生想學、樂學、善學的目的,從而有效的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蒙活泉.如何抓好體育考生學習文化[J].西江教育論叢.2008(1):28-29.
[2]金貴枝.對提高高考體育特長生文化課成績的思考[J]科協論壇.2009(15):562-564.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cro-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Zhuang Li(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Abstract:In general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students foundation is uneven, the sports knowledge and skills base is relatively weak, also the employment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determine that most students are lack of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in sports, except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which lead to the sports teaching course in these colleges is in poor conditions, and students are lack of basic sport theory, their sports ability is relatively lower. Based on years of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paper finds that applying micro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rots learning, so as to obtain a suitable effective method of P.E.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micro teaching method phys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