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就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而言,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高職體育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05
自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的教育觀念便開始深入人心,但由于我國曾經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的是所謂“主科”的教學,對于那些所謂的“副科”院校教職員持有的大都是偏見,認為這些副科當然其中就包括體育,對于學生高考沒有什么用。于是絕大部分的課程就被那些深受教師喜愛的語數外承包了,留給副科的教學時間少之又少,不僅如此,即使院校安排了副科課程,尤其是體育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經常被置換成上語數外等科目。這種對副科課程的偏見,在高職院校里也是普遍存在的,體育已淪落到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境地。
一、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培養目標模糊。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的辦學特色,高職主要是為國家培養有技能的人才,它的教學有很強的職業導向,因此,高職院校里的課程設置和實施必須與崗位實現對接,也就是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必須和將來的就業崗位有直接的聯系,通過在高職院校學習可以獲得崗位所需的技術和能力。這種特殊的辦學模式就需要重新審視每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必須實現二者的對接,才能突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但是在現實教學中,這種審視工作并沒有得到實現,高職體育的教學目標盲目地向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目標看齊。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主要是以下幾點:1.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2.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獲得相應的體育技能和技術;3.發展學生的競技體育技能,為國家儲備后續體育人才。這種教學目標和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目標顯然是沒有差別的,而且沒有凸顯出高職體育以崗位作為導向進行教學的特色。
其次,高職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單一。高職體育的教學內容和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大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短跑、長跑、乒乓球、排球、籃球等,這些教學內容并沒有體現一些崗位對身體素質的特殊要求。比如,接待工作對整體體型的要求;銷售工作對下肢力量的要求等等,在教學方法上單一導致教學效果并不明顯。高職體育的教學方法也是采用的大班授課形式,主要是以講解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然后是示范和練習。再加上院校并不是很注重體育教學,有時候體育課程會被置換成其他的主科,而高職生在第三年的時候面臨著找工作、實習等現實問題,體育課更是大大萎縮,很多學生都不愿意上體育課。
再次,高職體育評價方式單一。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由于其所受到的家庭因素、教育背景、遺傳因素等的不同,其智力、身體素質等都不相同,在體育表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高職體育老師在評價學生時,總是采用武斷的終結性的評價方式,一棍子把有些學生“打死”,看不到這些學生在其他體育項目的表現,而且體育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技術,對于學生的情感、合作、適應、態度等方面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體育考試方面,也是學什么、練什么、考什么,有些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甚至不需要考試都能得到很好的分數,現如今的這種考核和評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了。總而言之,高職體育教學評價單一、考試形式單一,不能科學地、全面地測出學生真實的體育水平。
最后,高職體育教學資源缺乏,在建設體育文化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高職體育的教學資源缺乏主要表現在教材的選用上,高職體育的教材大都是院校自己編寫的,質量不高。而在體育教學中,對體育文化建設更是知之甚少,什么是體育?體育與健康的關系?這些問題基本上鮮有提及,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興趣,自然體育教學效果也不會多好。
二、解決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首先,制定與職業需求相一致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專業人才,體育教學自然也要體現高職教學的特色,多多開展與職業要求相關的體育鍛煉,以滿足今后職業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在筆者看來,高職體育教學可以突出三點教學目標:1.學習體育技能,增強學生體質;2.使學生獲得幾項體育技能,提高體育測試水平;3.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職業需求相關的體育鍛煉,以滿足職業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崗位對身體素質的不同要求,來開展相應的體育訓練,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體質,又能使其適應以后職業的需求。
其次,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針對高職體育教學內容陳舊的問題,體育老師應該盡自己所能豐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對體育感興趣。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薄弱項目,制定相應的體育訓練項目,以增強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或是一個體育項目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去訓練,例如跑步可以分為長跑、短跑、接力跑、800米、1000米等。教學方法上更需要體育老師多下工夫、多琢磨,這需要體育老師更新教育理念,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體育老師還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有些老師在體育教學中往往出現把理論和實踐分開的現象,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再次,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相結合。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在體育學習上也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每一項體育項目,這就需要教師看到學生的優勢,多鼓勵他們,對于學生的表現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評價,不僅要關注他們對待體育態度、體育技能,還需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等,根據學生多方面的表現做好期終評價。
最后,提高軟硬件設施,提高并豐富教材資源。要想學生學好體育,就要提高體育老師自身的體育素質,這樣才能教好學生。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需要增加資金的投入,豐富體育設施,創造條件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提高對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對于教材的問題,教育部應該組織專家學者合力來編寫教材,提高教材質量,豐富教材資源。
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是一個需要深化的過程,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助于高職體育深化改革,促進高職院校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