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樂
摘 要:體育可以有效促進興趣、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發展非智力因素不僅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鍛煉個體心智的的重要環節。小學階段是個體非智力因素的啟發階段,文章通過對小學體育課堂中對學生興趣、意志力兩種非智力因素的啟發和培養進行分析,旨在為興趣及意志力這兩種非智力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啟發和培養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 小學體育 興趣 意志力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7—0141—03
1 前言
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師往往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了非智力因素。在課程改革中,教學應該如何“回歸生活世界”的理念受到普遍關注,注重教學過程內涵的情感成分和外界的體驗活動,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興趣和意志力是非智力因素兩大要素,也是個體立足社會的必備“武器”,無數實例證明,一個“無趣”和“意志力薄弱”的人與社會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也勢必被社會所淘汰,興趣和意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學階段,是個體生理和心理初步發展的一個時間段,也是啟發和培養非智力因素的一個決定性階段,眾所周知,體育項目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爭性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興趣和鍛煉意志力,可以有效杜絕培養出的學生“除了玩ipad玩游戲,沒有別的愛好興趣的宅男宅女或弱不禁風,經不起困難失敗挫折的大小姐和公子爺”的現象,身為一名體育教師,本文在廣泛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經驗,針對小學體育課堂中對興趣、意志力兩種非智力因素啟發與培養進行探討。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興趣、意志力兩種非智力因素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啟發和培養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瀏覽數據庫和書籍,查閱了非智力因素(興趣、意志力)啟發和培養方面諸多的文獻資料。
2.2.2邏輯分析法
對收集的相關材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用于論文撰寫。
3 結果與分析
3.1 小學體育課堂是興趣、意志力啟發和培養的“培養皿”
首先,小學時期,也就是6-12歲的是一個年齡段,這個階段是學生在生理和心理初步發展階段,是接受基礎的知識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段,可以說是“打基礎”的一個決定性時期,也是處于開發啟發和培養“興趣、意志力”的啟蒙時期,其次,這個時段的學生就像“一塊海綿” 對于知識和價值觀的接受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但是區分良莠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說,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就好比一顆“培養皿里種子”,能否開花結果需要教師的精心培育,同樣,興趣和意志力的啟發和培養好壞對于這顆“培養皿的種子”能否健康成長同樣至關重要,眾所周知,體育的趣味性、競爭性特性對“興趣、意志力”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包含游戲、玩耍、情景教育等帶有趣味性的內容,也包含競爭性、耐苦性甚至挫折性的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體育課堂中游戲和玩耍無疑具有巨大誘惑力,其參與及投入性也高,對于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意義非凡,教師通過適當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按照“興趣—樂趣—志趣”的興趣模式發展,學生通過接受教育進而在其他領域產生正遷移;而體育教學中的某些特定形式(如競爭,好勝心會讓學生克服困難,進而錘煉意志力。)或特定項目(如大球類項目、定向越野等)對學生的意志力進行鍛煉,可見,小學體育課堂是啟發興趣和錘煉意志力最自然的“培養皿”。
3.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學體育課堂興趣培養需“抓細節重累積”
小學階段正是個體對世界有朦朧認識的時候,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旺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游樂性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小學體育課堂也肩負著啟發學生體育興趣,并在課堂中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對“興趣—樂趣—志趣”的模式有初步了解,并為將來衍生遷移到其他生活或學習的領域打基礎,小學體育課堂對于興趣的開發更多應注重“抓細節重積累”,抓住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從課堂的種種細節循序漸進的啟發興趣,不能有“拔苗助長”的功利行為。
3.2.1精心進行課堂設計,用快樂和收獲啟發學生興趣
課堂作為小學體育教育的核心部分,與課外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競賽相比而言,在啟發學生興趣更具優勢。但優勢能否轉化成為成果,還需要體育教師對于課堂的精心設計,首先,課堂內容的選擇上,遵循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帶有啟發性、趣味性、游戲性又能貼近現實有教育意義的內容,這樣既能對學生的“胃口”但同樣有鍛煉和教育的作用;其次,教學內容設計應遵循“突出重點更應突出快樂”的宗旨,在確定好課堂內容之后,是對課堂的構思,課堂氛圍應設定輕松快樂,課堂內容應抓住學生感興趣和共鳴的知識點應作為重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吸引他們投入,投入感興趣的內容會讓他們體育到體育的魅力及帶來的快樂;再者,精心設計提問環節,在互動中啟發興趣,師生互動提問環節應放在應在知識重點或興趣點進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而“引學生入勝”,讓興趣、樂趣和收獲發生;最后,小學體育課堂中應“重嘗試輕結果”,鼓勵學生參加嘗試體育項目或內容,并淡化結果,參與的結果不管如何,都有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才是要達到的效果,現實中也有一些教學模式就是如此,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采用了選項教學,體育課中有多種項目任學生選擇,鼓勵學生去嘗試不同的項目,而不是注重技能學習,建立廣泛體育興趣。
3.2.2融入情境教育,把握良好契機
情境教學已經在教育領域廣泛開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更應該在體育課堂中融入情境教學,有針對性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堂內容有啟發性的問題,如,行田徑走跑跳投等內容時候,可將課堂設計成動物園,向學生提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古代猿人是如何如何獲取獵物等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而非傳統的講授方式,這樣能充分激發起學習的動機,利于啟發和培養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興趣,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做“有心人”,肯為學生興趣的啟發下功夫。另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體育或者其他學科的興趣,如,籃球投籃練習中,為什么投籃的弧度不同投籃的命中率也有所不同,就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籃球甚至物理知識的興趣。教師在備課中應摸透教學內容,把握好啟發性知識點,在教授課程中善于抓住良好的契機,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既使興趣因誘導而生,更使學生在契機中掌握到了知識。
3.2.3利用好奇心勾起興趣,找到樂趣并為形成志趣做鋪墊
興趣是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好奇心往往是興趣的先導。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好奇心是興趣的起點,學生出自對某種事物的好奇,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探索、去學習。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對世界探知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是非常強的,在體育課堂中,教學應抓住這一特點,利用一個漂亮的動作示范、一個圖片、一段視頻或一個提問就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進而通過參與和體會,勾起學生的興趣,對于感興趣的活動,多數的學生會產生愉悅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固定的興趣,從而從參與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甚至非常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形成志趣,這一過程,就好比專業的運動員,從對某個項目感興趣到形成愛好最后立志成為專業運動員,也就是“興趣—樂趣—志趣”形成的過程,不過要注意的是形成志趣是長遠目標,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重點是抓住學生好奇心,借此啟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志趣才有形成的可能,因此,興趣的啟發切忌功利。
3.3“知行并舉”——為“意志力大樹”打好根基
如今的小學生是“零零后”,多數為獨生子女,成長環境優越,處于家人“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呵護狀態中成長,較少經歷過挫折困難,不知道意志力為何物及其意義何在?加上,小學這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摸不到看不見的概念性名詞還沒有深刻認識,例如意志力、斗志等,因此,針對小學生意志力的培養要一手抓“知”,也就是在課堂中有序的通過教學手段向學生灌輸意志力的理念和意義學習;另一手抓“行”,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科學有序利用課堂實踐中的一些環節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力和意識,再者,教學當中要“知行結合”, 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切記操之過急,畢竟小學階段只是打基礎而不是要成果。針對“知行結合”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將注意給大家介紹。
3.3.1利用“榜樣力量或現實案例”,在課堂中反復宣傳講解意志力的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如今流行的新主張,這與人人都有的英雄情結有關,關于這點在小學生身上體現就是“崇拜偶像和追星”,體育教師應該抓住和善于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當中適當結合小學生熟悉的榜樣成功歷程或現實案例,如,奧運會游泳冠軍孫楊,用非常人的意志力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傷病下,長期堅持大運動量訓練,最終獲得奧運會冠軍和世界冠軍,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通過在體育課堂中反復向學生介紹其熟知人物相關的成長經歷或成功事例,讓學生更真實深刻地意識到意志力對于個體的成長、人生的意義所在,久而久之,意志力的重要性就會融入學生的意識中。
3.3.2要求學生從嚴律己,培養學生的意志觀念
古人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對人自律方面的要求,這也是對個體意志力要求的體現,小學體育課堂中,對于意志力的培養,不應好高騖遠,應著手于從嚴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配合教學、樂于團隊配合、完成課堂任務等課堂中的小事做起,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課后認真整理器材等,這些小事看似與意志力培養無相關性,但恰恰是相反,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于小學生而言,能把身邊的小事做好,能做我本分,從嚴要求自我就是意志力的體現,這也是應該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意志力所應提倡的。
3.3.3設計“風雨”,讓學生收獲“雨后彩虹”
有首經典的歌曲唱到: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今的小學生多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并無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大的挫折。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挫折教育”,在課堂內容中設計一些困難,讓學生陷入“風雨”麻煩中,然后教師通過在技能、生理和心理上的引導和疏通,幫助學生克服“風雨”,讓學生體會到在“風雨”面前,無需逃避,需要的是迎著“風雨”前進的勇氣和意志力,最后,迎接他們的將是勝利的“彩虹”,例如,為了鍛煉學生意志力,選擇進行耐力跑,在學生出現極點,即將要放棄的時候,大聲告訴學生應咬牙堅持下去,終點就在前方,學生能堅持跑到終點,體會沖刺的快感,將會加深學生對意志力的認識。在此類“挫折”系統教育下,相信學生的意志力會得到穩固提升。
3.3.4鼓勵和支持,促進意志力升華
小學體育課堂中對意志力及其觀念意識的培養,通過宣傳、必要的教學方法和要求之外,在課堂的某些場合或某個情景,教師的一句鼓勵或評價甚至是一個肯定的動作、眼神,對學生表示贊許鼓勵,加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促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了質變得到升華,如,在耐力跑或者球賽進行后半段,學生摔倒了,爬起有些困難,教師應可以大聲鼓勵:“加油,你能行的,相信自己”,促使學生克服疲勞和傷痛,起身繼續完成任務,賽后再對學生的表現提出表揚和肯定。這么做會讓學生對其自身的行為感到自豪,也會幫助其在下次遇到困難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迎難而上,可見,不起眼的一句話和一個表情,只要運用得當,對于意志力可以起到升華的非凡作用。
參考文獻:
[1] 邵偉德.體育教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 趙開.基于素質教育的體育教學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20-122.
[3]馬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J].素質教育,2011(11):152.
[4]黃麗霞.“陽光體育運動”對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影響[J].運動,2010(3):59-60.
On the Inspi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 Taking the interest and the will power as study examples
Zeng Changle(P.E. Department of Guangxi Modern Polytechnic College, Hechi Guangxi 547000, China)
Abstract:Studies show that sport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such as interest, emotion, willpower and so on.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mental.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the inspiration period of individual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spi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wo kinds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students interest and will power, and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wo kinds of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 non-intelligence factor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terest will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