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林涵
逐浪“一帶一路”,崇左風景正好
□ 文/本刊記者 林涵
在中國的版圖上,南國邊疆之城崇左猶如一塊璞玉,在時間的雕琢下,日益散發出熠熠光華。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幾千年前駱越先祖在左江巖壁上繪就的神秘故事吸引著人們流連忘返;這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14年前才正式掛牌成立,14年來崇左在不斷地摸索中成長。
如今,在“一帶一路”的建設浪潮下,作為廣西陸地邊境線最長的城市,這座中國的“南大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獲得了中國“糖都”、“錳都”、“紅木之都”的中國邊貿第一大市之殊榮,正發揮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力量,擔起了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歷史使命。
“一帶一路”建設強調推進多國政策溝通,促進雙方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對崇左而言,不斷向好的中越關系,給崇左發展帶來新的政策支持和新的發展機遇。在這片木棉花開的土地上,中越兩國在政策溝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不斷升溫。
不僅如此,中泰崇左產業園作為崇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規劃,深化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打造的產業園區,目前正扎實推進園區建設各項工作,將崇左打造成為中泰產業合作的新高地正在呼之欲出。
諸如此般的政策利好正在不斷涌向崇左。2016年,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中國國務院批復設立,龍州水口口岸獲中國國務院批復擴大開放,南寧—崇左—憑祥對外開放經濟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中越憑祥—同登跨境經濟合作區等納入國家“一帶一路”總體規劃……一連串利好政策為崇左的對外開放勾勒了美好藍圖。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三個國家戰略規劃深入實施,更是為崇左加快發展提供了多重疊加的發展機遇。
在偉大機遇和政策利好面前,崇左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知名度也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和商會組織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崇左。2017年4月26日-28日,在崇左市舉行了“桂商崇左行2017春季投資洽談會”,有近300人參加。洽談會集中簽約了龍州縣開心家園15000噸食品糖果加工等11個項目,總投資額17.92億元,項目涵蓋制造業、農林牧漁業、旅游業、物流業等領域。
一個個務實的合作,正在助推著崇左“做好口岸經濟發展大文章,建設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偉大目標成為指日可待的現實。
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六條貫穿“一帶一路”的經濟走廊清晰地出現在世界版圖上。其中的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經南寧、崇左、河內至新加坡,拉開了區域經濟體,及合作發展空間的全新序幕。
而不難發現,崇左就處于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上,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自身的獨特優勢,使崇左有著長袖善舞的潛質。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設施暢通是“一帶一路”其他建設內容得以推進的基本保障。依托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崇左積極建立健全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跨境物流業、保稅物流業,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一帶一路”大物流的規劃布局下,2017年崇左基礎設施建設開啟了大手筆動作,包括崇左城際鐵路、左江治旱馱英水庫及罐區工程、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隆安至碩龍高速公路等10大項目。顯然的,抓好這些項目建設,對進一步完善崇左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崇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產業轉型升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崇左市有寧明、龍州、大新、憑祥四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有4個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和14個邊民互市點。可以說,口岸是崇左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潛力。
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想自身獲得快速發展,就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對崇左來說,貿易暢通的要旨就是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變,實現口岸經濟這一大產業的持續發展,形成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全面提升崇左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貿易暢通要義,注定是要使得參與其中的企業、民眾的錢袋子鼓起來。在憑祥市的浦寨邊境貿易區,繁忙是每天的尋常景象。每天一大早,在進口貨場,數十輛裝有榴蓮、火龍果、山竹等東南亞特色水果的越南大貨車排著長龍進入貿易市場,訓練有素的中越工人迅速卸貨,再裝上早已經在等待的掛有中國各地牌照的貨車,運往中國各地。而在出口貨場,滿載中國的大棗、雪梨、蘋果等溫帶水果的貨車則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出口至越南等東盟國家。
相對于憑祥的水果進出口貿易的紅紅火火,龍州圍繞打造全國最大堅果貿易加工交易基地的目標,邊境加工貿易也是風生水起。據介紹,每年經龍州各口岸、互市點從越南進口的堅果價值達四五十億元人民幣,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也讓邊民的口袋鼓了起來。
一帶一路”建設把資金融通作為重要支撐,提出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這無疑為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提供新動力,對崇左來說,沿邊金改恰逢天時地利人和。
2016年開始,崇左市以沿邊金融、跨境金融和地方金融為主線,穩步推進沿邊金融改革。特別是針對邊民互市貿易尚未實現信用卡結算的不便,崇左市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方式。
目前,崇左轄區四個邊境縣(市)中,憑祥市和龍州縣建立了邊民互市貿易結算中心。兩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使用專用信用卡結算,每張卡可以透支2~3萬元。去年,兩地邊民通過互市專用信用卡結算1800多萬元,改變了以往單純的現金交易模式,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有效打擊了地下錢莊黑市交易。
與此同時,崇左市是全國第二批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地區,近年來在涉外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顯著提升,尤其對東盟國家影響力日益增強。2016年,崇左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891億元,占廣西的52%。昔日的偏遠“沿邊”,正在“一帶一路”的建設東風下,變成閃耀的“銀邊”。
在中越邊境友誼關關樓不遠處,有一株高大的木棉樹,民間傳說這株木棉樹很有靈氣。1979年,中越兩國關系進入低潮的時候,原本年年開花的這株木棉樹不知什么原因沒有開花。1991年底,中越兩國關系正常化后,這株不開花的木棉樹又紅花綻放了,從此年年開花,年年鮮艷。
情誼堪比木棉紅,是中越同志加兄弟情誼的形象比喻。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心相通更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和民意基礎,而跨境旅游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崇左市以邊境自駕游為突破口,讓這片開滿木棉花的土地成為中越兩國人民相互交流、溝通、了解的窗口。
近年來,崇左市跨國旅游合作不斷得到深化,先后與越南諒山、高平、河內等市簽訂旅游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越邊境旅游經濟共同體。2009年3月憑祥恢復中越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業務以來,已有近20萬名游客通過憑祥出境。同時,積極推進中越德天—板約跨國瀑布國際旅游合作區和中越友誼關國際旅游合作區的各項基礎工作,就共同建設旅游合作區達成共識。
隨著旅游產業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基礎條件的不斷改善,崇左市旅游影響不斷擴大。特別是2016年,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發現山水崇左·圓夢別樣桂林”的品牌進一步打響。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崇左必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民心相通的熱土。
·聯系編輯:38142864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