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森林醫生”啄木鳥會很執著地叮啄一棵樹,這棵樹不會因此倒掉,而會生長得更健康。原因是啄木鳥有發現、分辨樹木內在病患的本領,能夠精準發力揪出蛀蟲。貴州在“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進程中,全體黨員干部當好“啄木鳥”,是本領鍛煉,也是責任要求。
森林生態系統充滿生機與活力,有啄木鳥孜孜不倦的工作貢獻。當好“啄木鳥”,就是堅持問題導向、責任導向,勇于挑戰隱藏在生態文明這棵“大樹”內部的腐蝕破壞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和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當好“啄木鳥”,貴在善于尋找問題、抓住問題、解決問題,貴在專心致志、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當好“啄木鳥”,也是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最近多次強調的關鍵詞。
在8月30日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上,談到“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共識和合力”時,陳敏爾說:“新聞媒體要當好‘啄木鳥,進一步曝光生態環境違法違規反面典型,形成社會輿論聚焦。”
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關系到千家萬戶、各行各業。綠色發展關鍵看落實,關鍵在全社會身體力行,建設綠色政府、綠色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這需要媒體當好“啄木鳥”,讓生態環保不留死角。
“不重視生態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視生態的干部是不稱職的干部,不重視生態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不重視生態的公民不能算具備現代文明意識的公民。”通過媒體“啄木鳥”加強輿論監督,解決“不重視”的問題,有利于凝聚綠色發展戰略共識。
8月17日,在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的署名文章《強化政治責任 激發擔當精神》中,陳敏爾說:“辯證分析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和任務,以問責為抓手,當好‘啄木鳥,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不能大而化之、一葉障目。”
建設生態文明,全面從嚴治黨是重要組織保障。全體黨員干部、各級黨組織當好“啄木鳥”,勇于擔責、敢于問責,特別是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履行“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的發展承諾。
當前,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推向深入,問責機制、考核體制等治本之策落地有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與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這種得之不易的局面,為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當以此為基礎,當好“啄木鳥”,小處發力治病樹、大處聚力護森林,“立足生態抓生態、跳出生態抓生態”,踐行“綠色+”理念,把貴州推向綠色發展新時代。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總有其因,要么是無知與盲目的短視,濫砍濫伐、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先污染不治理;要么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績沖動,“明知故犯”以生態惡化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強化問題意識,從源頭上摸清生態退化的破壞性力量,打預防針、“治病救人”,遏制破壞生態環境的不理性行為。
當好“啄木鳥”,蘊含著維護綠水青山、創造金山銀山的責任意識。建設生態文明,力量來自每個人從一而終愛護一棵樹、珍惜一滴水。懂綠、愛綠、護綠,勇于擔當、盡職盡責,才能凝聚起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識和合力。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新試驗的“貴州貢獻”,很大程度上將會以“多彩貴州拒絕污染”“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等承諾的實現程度來呈現。必須重視問題意識、責任意識,當好“啄木鳥”,敢于直面問題,克服生態脆弱、環境污染、體制障礙較多等短板因素,守護生態家園,把大生態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強化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責任意識,把生態文明這棵大樹護直育壯。(執筆:岳 振 責任編輯/奚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