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房


摘 要:滾齒加工法是齒輪加工中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對自動編程技術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簡要介紹了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及其數學模型,分析了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開發的關鍵技術,以期為日后數控滾齒加工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控編程;自動編程;滾齒加工;系統開發
中圖分類號:TG6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6.024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和機械行業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對基礎零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齒輪是機械行業的重要基礎零件。在齒輪制造加工過程中,數控滾齒加工是應用最廣泛的加工方法,大多采用手工編程,需要人工進行工藝處理、數值計算、程序編寫、校驗等工作,效率比較低,且容易出錯。而自動編程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對其自動編程技術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自動編程系統的數學模型
1.1 確定對刀點
對刀時,要遵循NC代碼簡單、加工精度高、方便在滾齒機上找正的原則。為了確保滾刀與齒坯之間有正確的位置關系,需保證滾刀與齒坯剛好接觸,并使滾刀的外徑與吃刀深度線AP相切。
1.2 確定滾刀加工軌跡,計算關鍵坐標點
以軸向滾切一次循環逆滾為例,如圖1所示,滾刀的運動軌跡是1→2→3→4.滾刀由參考0點位置快速進刀到位置1,然后,滾刀徑向進給到位置2,工件開始加工。當滾刀軸向運動至位置3,一次進給加工完畢,之后,滾刀退刀至位置4,再退回位置1.由此可見,1,2,3,4這4個關鍵點非常重要。各個關鍵點坐標值如圖1所示。
X2=R+r-h.
Z2=Z1.
式(3)中:h為吃刀深度線AP與齒坯最左素線的距離。
關鍵點3的位置為:
X3=X2.
Z3=H-δ2.
式(6)中:δ2為切出行程,即滾刀中心與齒坯下端面的間距。
關鍵點4的坐標值為:
X4=X1.
Z4=Z3.
1.3 滾刀和齒坯的運動關系
滾刀切削運動與齒坯的展成運動的轉速關系為:
Ni=KtNt/zw.
滾刀軸向進給運動與齒坯實際運動的關系為:
Vf=faNw.
工件的附加轉速為:
Nf=±Vf/Pz.
工件的螺旋線導程為:
Pz=mnπzw/sinβ.
工件的實際轉速為:
Nw=Ni±Nf.
式(9)(10)(11)(12)(13)中:Ni為齒坯做展成運動時的轉速,r/min;Nt為滾刀轉速,r/min;Kt為滾刀頭數;zw為齒坯齒數;fa為齒坯每轉滾刀軸向進給量,mm/r;Nf為工件附加轉速,r/min;mn為齒坯的法向模數,mm;β為齒坯螺旋角,°。
逆滾加工時,滾刀與齒坯的螺旋線方向一致時,取“+”,反之為“-”;順滾加工時,滾刀與齒坯的螺旋線方向一致時,取“-”,反之為“+”。
2 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
2.1 硬件平臺
嵌入式系統是一種專用的計算機系統,常用于控制和管理其他設備。該自動編程系統是一個基于ARM+DSP+FPGA的嵌入式平臺,是基于WindowsCE6.0開發的,采用VC++模塊作為開發工具。
ARM9主要負責用戶信息的輸入、存儲和顯示,是自動編程系統的人機接口;基于WindowsCE6.0操作系統,負責將工作信息通過網絡傳送到遠程服務器;DSP(DSP6713)負責處理自動編程系統的復雜運算和實時控制。同時,為了充分發揮ARM、DSP的優勢,得到更快的處理速度、更優的控制性能和更高的加工精度,也為了軟件開發的方便和靈活,特將系統的人機交互界面和運動控制分割開,由ARM負責人機交互,DSP負責運動控制。ARM和DSP是通過HPI總線進行數據交接的,由CPLD負責完成HPI接口邏輯,以協調兩者之間的通信。FPGA是現場總線的接口層,實現了DSP與從機節點間的信息傳輸和接收。
2.2 軟件設計
2.2.1 自動編程系統架構和模塊劃分
根據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的功能需求,對本系統進行了模塊劃分,包括自動編程模塊、位置模塊、設置模塊、系統模塊、圖形仿真模塊和一些子模塊。
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多任務系統,從時間上來講,各個模塊有著時序配合問題;從邏輯上講,雖然每個模塊都承擔著不同的任務,但是,各個模塊之間存在耦合關系。因此,該系統采取并行處理多任務調度機制。
2.2.2 自動編程系統軟件頁面集設計
在對自動編程系統進行頁面集設計時,參考模塊劃分的方法,共設計了6個主頁面,分別是自動編程主頁面、圖形主頁面、位置主頁面、信息主頁面、系統主頁面和設置主頁面,這6個主頁面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另外,根據功能設計的要求,把系統需求的各項功能合理地分布到這6個主頁面上,所以,這6個主頁面中的每一個頁面都包含一個或者多個子頁面,子頁面的個數要根據該主頁面需實現的功能而設置。
3 系統開發的關鍵技術
3.1 面向對象軟件編程技術
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采用了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和方法。面向對象編程技術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它是以對象和類為基礎的。在面向對象編程方法中,齒輪的重要參數,比如齒數、模數、壓力角等就是齒輪對象的屬性集合,當齒輪擁有了自身的屬性后,也就具有了操作這些屬性的方法,然后對其進行封裝。此時,齒輪才成為面向對象中的一個具體對象。
本系統應用了VS2005中的VC++模塊,該模塊集成了MFC類庫,包含了大量的C++類庫,應用MFC開發應用程序非常符合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
3.2 通信技術
通信模塊負責將上層ARM的數據通過HPI通道準確、迅速地發送到底層DSP,以供程序調用,同時,它還負責接收DSP的各種信息。在工作過程中,要先在驅動層定義讀與寫操作代碼。在應用層,僅需打開驅動調用通道就可以直接讀寫HPI。
3.3 多線程技術
為了確保系統可以實時多任務管理,需采用多任務并行處理方式,即多線程技術。在滾齒自動編程系統中采用了三線程并行處理方式,分別是用戶界面主線程、數據發送線程和數據接收線程。有了三線程處理方式,既保證了實時發送數據控制機床運動,又保證了實時接收數據,以顯示機床的運行狀況,實現界面管理功能。
3.4 譯碼技術
在自動編程模塊中,有2種途徑能夠生產NC代碼:①在人機交互界面輸入齒輪參數、工藝參數和刀具參數,然后通過自動編程模塊處理生成NC代碼;②在人機交互界面,用戶輸入NC代碼,然后系統檢查NC代碼無誤后,將其保存起來。
采取上述2種方式生成NC代碼后,可經過編譯模塊對其進行坐標處理和數據處理,生成規定的數據結構。此數據結構將存儲在刀補處理模塊的刀補緩沖區,經由通信模塊傳送給下層DSP,最后,DSP根據接收到的數據內容執行插補和位控等處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能夠有效彌補手工編程工作效率低下、技術要求高、錯誤率高等缺點,對促進齒輪數控加工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數控滾齒加工自動編程系統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縮短齒輪生產周期,降低對技術人員的要求,所以,可以在齒輪制造業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建民.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系統的實現及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4).
[2]黃河,劉福華,曾欣,等.滾齒加工裝備及其技術發展趨勢[J].現代機械,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