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運敏

摘 要:全面實施“營改增”對現代的服務業未來發展是一個重大機遇。相比于改革之前,增值稅可以避免服務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因此,對“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對現代服務業稅收負擔的變化進行了探究,并對正確運用政策引導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營業稅;現代服務業;商業模式;稅率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6.060
隨著2016-05-01“營改增”的全面實施,營業稅將退出中國稅制歷史舞臺,這無疑是近年來中國稅制改革強有力的推動,也是中國稅制與國際稅制接軌的核心動力。從產業發展來看,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占我國GDP的比重日益增長。目前,現代服務業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轉型時期,如何繼續推動其發展,稅收政策是重要的手段。
1 “營改增”實施之前的稅負狀況
現代服務業有別于以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為主的傳統服務業,以金融保險、信息傳輸、科研技術服務、文化體育等行業為主體,主要突出信息技術為支撐點,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它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態,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
全面實施“營改增”之前,作為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業普遍征收營業稅。營業稅是以營業額為計稅依據的價內稅,現代服務業企業在采購貨物時進項稅不得抵扣,需繳納增值稅的進項稅額,而在銷售環節,其營業額需繳納營業稅,這就難免出現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同時,因混合經營的增多,對于有混合銷售行為的企業而言,既要征收增值稅,也要征稅營業稅,很多企業是增值稅和營業稅同征,加之以營業稅為基礎的城建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的存在,企業稅收負擔較重,經營成本較高,為稅收征管帶來了困難,而這也成為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2 “營改增”實施后的稅負分析
“營改增”后依據納稅人會計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提供準確的稅務資料以及企業規模的大小,將納稅人分為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是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則是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同時,規定不經常提供應稅服務的非企業性單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在此前提下,“營改增”的實施對現代服務業稅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稅金及附加、稅率變動對企業的影響
“營改增”前后稅金及附加、稅率變動如表1所示。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改革前現代服務業征收營業稅及以營業稅為基礎的城建稅及附加,改革后征收增值稅及以增值稅計算的城建稅及附加,“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增值稅稅率為6%(征收率3%)。相比于改革之前現代服務業營業稅稅率5%而言,名義稅率增加了1%.但實際上改革后一般納稅人可以執行進項稅抵扣,抵扣項包括外購的機器設備、水費、電費的等所含的進項稅額,這就導致改革后的增值稅稅負要低于改革前的營業稅稅負,具體稅負降低多少則取決于抵扣額的多少。
2.2 價外稅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在實施“營改增”之前,現代服務業所征收的營業稅是價內稅,改革后所征收的增值稅則是價外稅。營業稅計算簡便,只需將營業收入乘以稅率就可以計算出當期應繳納的營業稅,增值稅實行的價外稅則需要價稅分離后計算增值稅額,這就使得增值稅計價收入小于營業稅計價收入。因此,改革前后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稅負也會小于名義稅率的1%,對于有進項抵扣的企業而言更是如此。
某現代服務企業“營改增”前營業收入為800萬元,則其應繳納的營業稅為800萬元×5%=40萬元;“營改增”后,假定營業收入仍為800萬元,在沒有進項抵扣的前提下計算增值稅,其應稅收入為800萬元/(1+6%)=754.72萬元,增值稅額為754.72萬元×6%=45.28萬元,實際稅率為45.28/800×100%=5.66%.從名義稅率來看,稅率增加了1%,但是實際稅率增加0.66%.在企業有進項抵扣的情況下,這種實際稅負之差將會更小。
2.3 可抵扣稅額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通過以上2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營改增”之后有進項抵扣將會影響企業稅負,進項抵扣的多少決定了稅負的大小。仍以上述例子為例,假定該企業取得進項稅額發票為營業收入的5%,則進項稅額則為800萬元×5%/(1+17%)×17%=5.81萬元,增值稅稅額相應減少了5.81萬元,則增值稅為39.47萬元。企業稅負降低,成本減少。假定該企業取得進項稅額發票為營業收入的10%,則進項稅額則為800萬元×10%/(1+17%)×17%=11.62萬元,增值稅稅額相應減少11.62萬元,則增值稅為33.66萬元。由此可見,可抵扣數額越大,企業稅負降低幅度就越大。
3 現代服務應對“營改增”措施的建議
“營改增”實施后現代服務業企業由原先的營業稅納稅人變
為增值稅納稅人。從企業自身來講,會計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核算、財務報表、稅務發票的使用都更加嚴格和規范,增加了企業壓力。企業如何運用此次稅收政策改革優勢,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尤為重要。
3.1 進行科學的納稅籌劃
“營改增”目前處于改革的初級階段,必然不會給所有納稅人帶來經濟利益。在納稅籌劃時,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正確申報納稅,通過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身份、分析不同稅率的涉稅事項、調整定價體系等方式構建科學的納稅籌劃體系,從而減少企業成本,降低企業稅負。
3.2 調整和完善會計核算制度
企業財務人員應熟知增值稅計稅方法,及時、準確地核算企業當期應交稅金,同時,更要掌握稅收政策中的優惠措施,比如免抵退政策、先征后返政策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籌資、投資方向,充分運用這些政策也能很好地降低企業稅負。因此,各現代服務業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調整和完善會計核算制度。
3.3 加強企業采購管理,完善增值稅抵扣
“營改增”后,企業稅負增減基于進項抵扣稅額的大小,要想降低稅負,就取決于有無抵扣或抵扣額多少,抵扣越多,企業稅負越低。因此,現代服務業企業在采購環節需要更加科學,要準確規劃出采購費用中有多少是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稅負。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現代服務業發展而言有重大的意義,只有深入分析“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稅負的影響,把握此項政策引導優勢,才能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紀金蓮.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稅負影響因素分析[J].會計師,2014(01).
[2]江雨雙.關于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影響的思考[J].財經界,2016(23).
[3]潘文軒.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商業研究,2013,55(10).
[4]歐陽萬福,曹源迪.基于情景模式分析的現代服務業營改增稅制建構[J].統計與決策,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