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飛

“東邊森林公園,西邊萬畝花海,北邊生態廣場,中心文化翠島,依河造景,移步皆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沙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何黔沿指著山下果樹遍野的南莊村萬畝空心李基地,對記者介紹道。作為南莊村打造3A級鄉村旅游景區、4A級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見證者和實施者,何黔沿恨不得把規劃愿景一下子全部讓記者知曉,“再過兩年,會看到一個更美的南莊”。
漫步南莊村,連片的果林間各色套種的蔬菜青翠欲滴,青石鋪就的小徑上游人如織,造型別致的土家民居里不時傳出歡聲笑語……力大招實的精準扶貧正給這個聞名遐邇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帶來喜人嬗變。
“懷揣美好愿景,背負轉型重任。今年以來,沿河自治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干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的扶貧工作機制,明確時間表、制定作戰圖,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綠色沿河等十大脫貧攻堅行動,確保2020年全縣186個貧困村10.45萬貧困人口同步小康。”沿河自治縣委書記任廷浬指著全縣脫貧攻堅作戰圖堅定地說道。
從沿河自治縣扶貧辦主任楊友剛的調查報告中,記者發現,沿河正深入實施“六個小康”行動計劃、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扎實推進就業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加強綠色沿河建設,強化“大數據”建設,實施好教育文化工程、醫療健康脫貧攻堅、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社會力量包干脫貧等十大精準脫貧行動,全面解決制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繼續推進改水、改廁、改灶、改宅“四改”工程和村寨綠化、美化、亮化與道路庭院硬化“四化”建設,保護人文自然景觀,打造干凈整潔美觀、山清水秀的人居環境。
同時,大力發展農產品商貿流通產業和鄉村旅游。積極支持返鄉農民工和貧困大學生創業。通過易地搬遷,確保實現大約3.3萬貧困人口脫貧。聚合各類資源實現全縣250個貧困村包干扶貧和干部包貧困戶全覆蓋,實行定時間、定任務、定責任、定獎懲、包脫貧的“四定一包”責任制,幫助貧困群眾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
目標堅定,路線清晰。實現精準扶貧全覆蓋,沿河再次昂首出發。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答卷正在烏江兩岸豪邁書寫。
“為民行道,不諉責任。貧困并不可怕,怕的是面對貧困無所思、無所為、無突破。實施十大脫貧攻堅行動,目的就是讓全縣干部職工和群眾攜手突破貧困壁壘,盡非常之責、用非常之策,向貧困宣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沿河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說。(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