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晟溥

摘 要:簡要探討了高樁碼頭大管樁(PHC樁、鋼管樁)沉樁施工技術,通過具體工程實例闡述了大管樁(PHC樁、鋼管樁)沉樁施工的工藝流程,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措施,以期能為大管樁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樁碼頭;大管樁;沉樁;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655.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6.150
1 工程背景
某碼頭工程新建2個50 000噸級通用泊位(水工結構按10萬噸級散貨船設計),擬建(構)筑物包括碼頭、引橋和變電所平臺。設計采用高樁板梁式碼頭作為結構主體方案,根據地質條件和結構受力的特點,采用了鋼管樁和PHC樁2種樁型。其中,碼頭部分又以叉樁為主,排架間距小,樁基平面扭角大,再加上無掩護海岸施工,且該地浪高涌大,工程水域垂線平均可能最大流速為2.0 m/s,增加了施工難度,沉樁時受潮汐的影響比較大。另外,該工程粉砂層比較厚,粉砂層之間夾雜黏土層,形成復雜的地質層,沉樁時容易使得樁身出現斷樁的情況。
2 水上大管樁沉樁施工工藝流程
水上大管樁沉樁施工可劃分為以下流程:沉樁前準備→移船取樁→吊、立樁入龍口→移船就位→調平船、調整龍口垂直度(直樁)或斜度(斜樁)→定位、收緊纜繩→樁自沉→測樁偏位、調整船和龍口→壓上錘和替打→測樁偏位,調整船和龍口→小沖程錘擊沉樁→正常錘擊沉樁→滿足沉樁控制條件、停止錘擊(→估測樁偏位)→起吊錘和替打→測樁偏位→移船取樁→……
2.1 沉樁施工前準備
樁基施工采用打樁船進行沉樁,由測量工程師事先按照圖紙計算出各管樁中心坐標,并將打樁船的參考站固定的設置在岸邊穩定的地方,待管樁和打樁船到位后,測量工程師定位第一根要打的管樁位置,引導打樁船粗就位后,由船上安裝的GPS-RTK沉樁定位系統精確定位。利用GPS-RTK定位技術進行沉樁定位測量,具有定位方便、速度快、定位精度(平面位置和高程)可達厘米級的特點,可實時提供放樣點的三維坐標,且受天氣的影響比較小,可全天候作業,在條件復雜的水域作業優點突出。
相關工作人員要掌握詳細的地質資料,還要掌握潮位、流速和風力等情況。在工作中,工作人員要認真研究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熟悉掌握沉樁區域各個斷面硬土層標高和厚度,以便在沉樁過程中預測沉樁阻力,確定相應的控制參數。
水上大管樁打設前,工作人員應了解沉樁現場是否有妨礙沉樁的障礙物。施工前,應結合沉樁允許偏差,校核相鄰樁基是否相碰。
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員應擬定沉樁順序。在擬定沉樁順序時,要應考慮水位、水深和風、浪、流的影響,打樁船的吃水和拋錨定位方法。
2.2 沉樁過程
沉樁過程是:移船吊樁及就位→定位→下樁→套替打、壓錘→錘擊→停錘起錘→進入下循環。
2.2.1 移船吊樁及就位
吊點位置應遵循設計要求的規定。一般起吊時采用四點吊(吊點系數:0.10 L、0.23 L、0.34 L、0.23 L、0.10 L),吊點位置與設計吊點的位置偏差不超過200 mm,鋼絲繩與樁之間的夾角應大于等于45°。在此過程中,要嚴密注意上索提升與下索下降的同步一致性。此外,要在鋼絲繩與管樁之間墊橡膠墊,保證樁身防腐涂層不被破壞。
2.2.2 定位
定位時,將上背板升至適當位置,下背板降到水面,使樁穩定后移船至樁位大概位置,測量員通過事先計算好的各種沉樁參數,采用儀器觀測樁位及扭角,報出偏差,將打樁船移船調整至符合要求。另外,對于觀測樁的垂直度誤差,打樁船可通過調整平衡車、平衡水艙和變幅來解決。
2.2.3 下樁
當扭角、垂直度和樁位均符合要求時,樁工班長指揮降主鉤下樁。下樁時,測量班和樁工班跟蹤觀測,隨時掌握樁位和垂直度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確保樁位和垂直度滿足要求。
2.2.4 套替打、壓錘
樁身靠自重下沉穩定后,復測樁位,確認符合要求后解主吊鉤吊索,樁工班長指揮放下替打,接近樁頂時暫停,觀察樁頂與替打是否對正。此時,如果發現有偏差,應移船或變幅樁架,使之對正,然后套下替打。壓錘時,樁工班長要密切注意樁位的變化,測量員復測樁位,調整好樁位繼續壓錘。
2.2.5 錘擊
壓錘后,待樁穩定,調整龍口與樁身平行,使樁身、替打、樁錘三者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測量員復測樁位無誤,經現場技術主管認可后,樁工班長指揮錘擊。在錘擊過程中,應注意滑樁、樁頭破碎、涌浪等情況,記錄員要做好各種原始記錄。
2.2.6 停錘起錘
當貫入度(試樁確定)或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時,經現場技術主管確認后方可停錘。停錘起錘移船后完成沉樁一個循環。
2.2.7 驗收
驗收程序是:檢驗測量→單樁驗收→分段驗收→分項工程驗收。
3 大管樁沉樁施工心得體會
3.1 質量保證措施
質量保證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鋼管樁施工時,應注意防腐涂層的保護,不得破壞鋼管樁的涂層。②當設計樁尖標高已進入灰色粉質黏土夾粉砂層時,應結合試樁沉樁經驗,沉樁擬以標高控制為主,以貫入度作校核,采用D-138型錘開至兩擋油門。③錘擊沉樁時,樁錘、替打和樁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替打應保持平整,避免產生偏心錘擊或蹩勁沉樁。④打樁船吊起樁身至適當高度后再立樁入龍口。打樁船就位時,應掌握水深情況,防止樁尖觸及泥面,使樁身折裂。⑤在自沉或壓上錘和替打后,為了糾正偏位,只能微調船位和龍口,對鋼筋混凝土樁尤應如此,以免因過大的調整而損傷樁。在沉樁過程中,不得采取移船的方法糾正偏位。⑥防止背板蹩樁,斜樁尤應注意。根據起吊錘和替打前、后估測的樁偏位值,減去定位時偏差和樁(斜樁)懸臂下垂直,估驗是否蹩勁沉樁,為后續沉樁提出警告。⑦定期更換錘墊和樁墊,以免樁墊因過于擊實,剛度增加很多,使樁承受過大的錘擊力。同時,在更換錘墊和樁墊時,要將殘留物清理干凈。⑧在樁頭沉樁過程中遇到3根叉樁時,應優先完成,以免出現施工盲點。
3.2 施工方法特點
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在樁頭周邊增加破土環,以減少錘擊數。②增加上節管節長度,減少下節管節長度,以便于接頭入泥面。③在碼頭沉樁過程中,當樁進入比較軟弱的粉砂層時,開二擋擊打。這樣做,有利于穿過軟弱層。④為了增強樁墊材料的彈性和韌性,可改紙制樁墊為棕繩制作。
3.3 樁破損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3.3.1 樁頭破損原因分析
樁頭破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樁位水下有障礙物(比如塊石),導致樁自沉時偏位且不垂直。②打樁船拋錨長度不夠,船身穩定性比較差,影響樁身的垂直度。③海況比較差,暗涌導致打樁船樁架不垂直,下樁時,導致樁身不垂直。④打樁船樁錘與替打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存在偏心錘擊的情況。⑤根據地勘報告查看地質柱狀圖,沉樁區域個別樁位所處區域地質比較硬,粗礫砂地質層中有較厚的鐵板沙,導致大管樁穿透砂層比較困難。錘擊數增大,導致PHC樁爆頭和鋼管樁卷邊。⑥在沉樁過程中,采用硬紙殼材料的樁墊。當錘擊數比較多時,變形嚴重,起不到緩沖作用。
3.3.2 樁頭破損預防措施
預防樁頭破損的措施是:①沉樁前,探摸沉樁區域水底情況,清理障礙物,尤其是大塊石等硬物質。②下樁時,采用2臺全站儀校核樁身垂直度。對于垂直度不合格的樁,要立即調整,直至其合格后方可沉樁。③定時檢查打樁船樁錘與替打是否處于樁架的中軸線上,檢查樁錘、替打和大管樁是否垂直,發現問題后立即解決。④PHC樁在下節樁底部鋼端板周圍圍焊一圈20的螺紋鋼筋,以增加破土效應,產生擴充直徑的效果,減少PHC樁沉樁過程中的側摩阻力。這樣做,有利于樁的下沉,從而達到減少總錘擊數的目的。增加破土環如圖1所示。⑤為了更好地延長錘擊作用時間,降低錘擊應力,可將原來的紙制樁墊改為棕繩制樁墊,從而加強樁頭的保護作用。
4 結束語
大管樁施工對于高樁碼頭的建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過程中,相關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制訂科學、合理的施工流程。針對復雜地質、海況條件,應該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做好施工作業,以保障大管樁的施工質量。本工程在沉樁過程中經過技術改進,增加了破土環,使得每根樁的錘擊數減少了500擊左右,降低了斷樁率,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和海況惡劣對其的影響,達到了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勇.預應力混凝土方樁吊裝技術在高樁碼頭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水運,2014(10).
[2]李成兵.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