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廣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曾指出,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主席要求: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這些重要思想,是對富國強軍的科學設計與整體布局,是習主席治黨治國治軍方略的最新思索最新發展。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深入實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是推動國家經濟與國防和軍隊建設雙向拉動、相互促進、持續發展的戰略引擎,是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有力抓手。我軍后勤是國家經濟與軍隊建設的橋梁,整個后勤系統最具軍地通用性與兩用性。我軍后勤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擔當,強化戰略規劃,強化創新驅動,強化法治保障,凝聚各方力量落實好這個大戰略。努力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格局,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后勤而銳意進取、奮力爭先。
確立深度融合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勤大量建設實際是軍地“結合部”的工作,與經濟社會聯系越緊密,將地方資源轉化為保障力的速度就越快、成效就越好。西方國家軍隊社會化保障程度較高,部隊通常不直接經手經費,而是提需求,由地方實施配送保障,提高了保障效益效率,一些經驗有借鑒意義。我們要堅持自覺把后勤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體系,推動后勤軍民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延伸,由零打碎敲向全面系統拓展,由自主自發向統一主導邁進。勇于創新,加強后勤軍民融合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在現有基礎上持續發力,讓軍地資源融合更深、富國強軍效益發揮更充分。尤其要確立全新理念。任何事物的發展首先都是從新的理念確立上開始的。只有切實強化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意識、培養融合思維、掌握融合方式方法,才能成為后勤領域的軍民“融合通”。一是要真知熟知融合的意蘊。現代信息化作戰條件下組織后勤保障,僅依靠軍隊后勤自身有限的保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助地方力量,挖掘社會巨大的后勤保障潛力,才能有效組織未來作戰高強度高消耗的后勤保障。二是要吃透融合的要義。后勤軍民融合目的就是要打造國家與軍隊后勤資源共享、集約保障的超大服務平臺,一旦有戰事,迅即形成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強大的戰時保障體系,這本身對敵人也是一種威懾。毛主席強調:要加強我國戰略后方建設,使之有更可靠的戰略物質保障,這也是對敵人形成威懾的重要基礎。習主席深刻地指出:強國強軍必須強后勤。道理就在于此。三是要打造融合的鏈條。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不應只是軍隊后勤與地方相關部門、專業簡單相加,而是要搭建職能明晰、順暢高效的軍地“融合鏈”。軍隊保障資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我們要著力通過軍地雙方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共同體”,挖掘社會潛力、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集約建設,讓軍地資源咬舍得更緊、融合得更深,富國強軍的綜合效益發揮得更好。
科學統籌融合共享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央又出臺了《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這個時期,國家戰略競爭力、社會生產力、軍隊戰斗力的關聯性更強、兼容度更深,為我軍后勤實現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深程度的軍民融合提供了契機。一方面,我們要自覺服從大局,把后勤建設融入經濟社會整個體系,推動后勤軍民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由零打碎敲向系統全面延伸,由低層次自主自發向高層次國家統一主導引領。另一方面,要狠抓融合共享,充分借助軍民整體力量,優化資源配置,共享最新技術。既面向市場又面向戰場,既關注平時又盯著戰時。努力構建:軍地一體的運輸投送體系、軍地統籌的軍事設施保障體系、軍民共享的醫療衛生體系、軍地聯保的軍需能源體系、軍地銜接的軍人生活待遇體系、軍地協作的軍事采購體系、依托社會的生活保障體系、軍民兼容的科技信息體系、以民掩軍的海外保障體系、軍地協同的應急動員體系為支撐的后勤軍民融合深度格局?!胺招浴笔呛笄诘闹饕獙傩?。隨著軍民融合進一步發展,為服務部隊提供了更多空間和領域,必須在深度融合上拿出新舉措、見到新成效。一要拓寬領域。按照“能利用民用資源的就不自己鋪攤子,能納入國家經濟科技發展體系的就不另起爐灶,能依托社會資源辦的事都要實行社會化保障”的要求,著力扭轉當前融合領域窄、進展慢,成效不高的局面,把僅限于在人才培養、生活保障、物資儲備和裝備研發等領域的軍民融合,向教育、科研、用車、通信等多方面深化拓展。堅持做到:由軍民物資融合保障,向裝備技術融合保障轉變;由人力密集型保障,向智力型保障轉變;由經濟領域融合,向國家安全利益融合轉變。不斷拓展內容領域,實現資源共享、項目合建、雙方受益。二要提高層次。對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要用創新的辦法妥善解決。國家有關部門,應對參與軍民融合建設的企業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對國防動員力量提供平時優先參與相關建設的權力,對戰備物資代儲的企業可采取列為專項或借力國家補助等途徑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把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著力點,放在為部隊服務的標準和質量上,切實讓廣大官兵滿意,做到關鍵時用得上,重要行動保障好。
需求牽引精準到位
習主席反復強調:“軍隊建設發展要精準,做到精準謀劃、精準規劃、精準部署、精準落實、精準檢驗?!焙笄趯嵤┸娒袢诤仙疃劝l展戰略,推出的每項政策制度、制訂的每項計劃、開展的每件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主席“五個精準”要求。要積極推動后勤領域軍民融合建設、管理、運行模式的精準化。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切實探索出特點規律,并適時轉化為后勤軍民融合的政策制度和實踐指導成果??朔T性思維中,不講精準、不重量化、概略估算,憑經驗、拍腦門辦事的積弊。為此,要堅持需求牽引,努力形成軍民融合良性發展格局。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必須切實搞清軍事需求,加強后勤深度融合需求論證,破解深度融合矛盾與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地方工業部門有更多的技術產品滿足部隊需要,也有更強的研發能力來保障部隊需要,應盡可能地將后勤各項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明確細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加強軍地雙方需求對接,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雙向良性互動。在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過程中,軍地雙方是共同任務的兩個責任主體,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既互為條件,又互為依托。必須兼顧軍地需求、統籌雙方資源、形成有效合力,對于軍隊相關部門來說,全面了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等綜合實力,特別是與后勤科技、裝備、能源建設緊密相關產業、行業領域的整體水平和發展潛力,是提出科學合理需求目標的重要前提。對于地方相關部門和企業來說,只有將滿足軍事需求與實現經濟效益等方面相關需求有效對接,才能有積極參與融合的動力,才能推動精準發力、精準落實。
創新驅動挖掘潛力
習主席深刻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眹医洕c國防建設,資源總是有限的,創新驅動挖掘潛力,這是無限的。只有創新驅動,各系統、各要素才能充分被激活,進而產生倍增效應。各國國防建設實踐表明,許多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發軔于后勤,不僅推動保障領域的深刻革命,還帶動了軍隊和國家建設。后勤軍民融合深度建設發展,本身就是開拓創新的事業,運行機制、政策制度、效益評估等,都要在大膽探索中發現問題、破解矛盾問題。
當前,軍民融合正在向更深的層次邁進,任務更加繁重,迫切需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有效應對各種融合難題困局,提高融合質量效益。緊緊圍繞保障能力提升,依靠改革激發動力,破除影響和制約深度融合的思想桎梏,形成適應后勤軍民融合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的工作思路。著力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深度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完善科技協同創新體制、后勤科研生產管理和采購體制機制,改進論證決策、審批監督和綜合協調機制,為優質社會資源進入后勤科研生產和裝備維修領域提供制度保障。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改革創新,在兼顧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要用創新精神,大膽探索“盲區”、突破“禁區”,找準推動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突破方向和實踐路徑,找實深度融合的切入點、結合點、推進點,解決好融合邊界、集成創新、實踐載體問題,促進軍地有限資源的要素重組和互通共融,不斷拓展深度融合的新領域。
依法規范穩步推進
習主席強調,推進改革、除各方面弊端,要堅守法治精神,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后勤領域軍民融合發展牽扯面廣、涉及領域多,無論是制度層面還是法律層面都有許多開拓性工作要作。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充分運用法治的規范性、引導性和強制力,沖破狹隘思想觀念的束縛、破除利益格局的藩籬,切實解決制約后勤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難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創新性和變革性,各項推進措施要有法有據,使各項改革舉措和活動符合法治原則和要求,確保實現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在國家經濟和軍事經濟雙方效益最佳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涉及國家、軍隊和社會經濟組織之間利益關系,一方面需要采用合同這一市場經濟活動中最常見的法律形式規范雙方行為,包括通過合同承包、合同采購、合同委托、合同租賃等形式,確保契約化管理、常態化運轉。另一方面,還必須通過國家立法予以規范,通過制定科學性、針對性很強的政策予以支持,應著眼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推動立法進程,從法規政策方面,對社會化承包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進行規范,保證承包商依法參與部隊服務保障活動;重點對保障部隊的地方人員權益待遇進行規范,解除部隊和企業的后顧之憂;對保障物資籌措進行規范,依法建立國家補償、企業代儲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通過合同文書和政策法律的高度融合,確保后勤軍民融合深度建設的可靠性、持續性和長期性。比如,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涉及的科研項目調整、物資與裝備采購、經費使用管理等,要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規定,切實避免片面追求軍民融合而強行突破法規制度規定的不良作法發生。要把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成果和成功經驗及時總結提升,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確保后勤領域軍民融合發展處處有遵循、項項有規范。
推進后勤深度軍民融合,是時代呼喚,潮流所向。后勤領域具有很強的軍民兩用性、軍民共用性,我們要堅決貫徹習主席和軍委決策部署,發揮優勢、乘勢而上,不斷拓寬融合渠道、豐富融合內容、提高融合層次、加強融合監管,推進由臨時融合、零散融合向源頭融合、系統融合邁進,真正使社會資源為后勤所用、為后勤助力、為后勤增能。努力開創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