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佳鑫
舞蹈教育在文化產業的起步不算早,卻在近兩年發展迅猛,其速度和影響力都是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據統計,僅黑龍江地區,招收舞蹈專業的大學院校就有六所。教育能力,辦學水平等客觀條件支撐起了龐大的教學體系,使得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收到了不小的沖擊。在互聯網技術趨于成熟的階段,加快調整轉變人才培養,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成為現階段舞蹈教育中重要的一步。
在文化產業逐漸占據潮流的當今社會,其互聯網的傳播功能不容小覷。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的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可以領略各地區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風采和人文景觀,如何更好的把握和利用這一有點也成為了高校在實現高等教育教學工作轉型和突破人才培養瓶頸的重要環節。現在,各院校在加快完善原有的教育教學體系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互聯網教學的重要性。其傳播速度快,受益面較廣,其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也是普通課堂教學不可比擬的。充分利用其長處,廣泛應用會有不錯的現實意義。
我校位于東北地區,其經濟水平和文化發展速度相較于北上廣地區略有欠缺,而互聯網的出現剛好可以為我們填補空間上的空白。
我們都知道,舞蹈的教育教學工作屬于文化產業中發展起步較晚的產業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才得到相應的發展。我校黑龍江地區雖然處于前列位置但其發展速度和教育教學水平仍有其提高之處。舞蹈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我校的基礎學科建設比較靠前,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近年來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快速建立和完善擁有地域特色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成為了我們教師團隊共同努力的重要課題之一。
特別是近幾年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了蓬勃之勢,關于舞蹈的電視電影節目層出不窮,帶動了其文化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也讓大眾對舞蹈這一文化產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也對我們舞蹈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舞蹈類的綜藝節目也是進展的如火如荼,擴大了舞蹈的影響范圍,更是讓舞蹈演員一時風靡,成為明星。互聯網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在第一時間接受最新鮮的文化知識,感受其他國家不同領域的藝術造詣,在觸手可及的發展中,傳統的舞蹈教育教學工作作為培養合格文藝工作者的基礎就變得更加重要了,特別是舞蹈專業的教學工作。其原因是舞蹈的教學工作相較于其他藝術類專業具有較大的特殊性,舞蹈的變換及其靈活,舞蹈種類和風格變換多樣,所以基礎的教學工作都是以教師言傳身教為主,基礎訓練為輔。特別是在經過藝術考試后的學生,大多是經過嚴格系統的舞蹈訓練后進入大學深造的。他們至少掌握一種或幾種舞蹈風格特點,只需要老師的稍加點撥和指導。
智能手機和全網絡覆蓋下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已經悄然推進。許多手機應用APP都推出了功能強大的舞蹈教學軟件和劇目欣賞平臺。互聯網的優勢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如何把握好利用好發展好這一符合時代潮流的關鍵性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位于嫩江流域少數民族聚集地的高校近兩年也加快了教學信息化的進程。在網絡課程平臺的籌備階段經過我們的綜合考量和認真比對完成了重點學科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包括我們本科生四年內要完成的專業知識,舞蹈理論與研究方向的業務知識還有更加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網絡平臺的基本建立也由籌備走向成熟,除了吸收原有的教學經驗也增加了相應適合學生個人發展的特殊培養計劃。將被動的教育轉變成主動地吸收型教育。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刷新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模式,以創新性的思維思考模式進一步改進從藝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和藝術造詣。現在大學生接收的信息幾乎是鋪天蓋地似的涌入,視野的開闊想法的獨特都能夠很好的應用在自己的專業方面,面對這一問題,如何正確引導并且能夠促進相關專業能力的增長,也是我們加快轉變教學網絡化的考慮因素之一。
隨著各大高校教學試點的全面推進,互聯網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程度開始增強,并且成為主要的教育教學手段。其應用的領域及功能也在不斷地擴大。
建立完善的線上網絡教學,不僅鞏固了平時上課中的專業知識,更有海量豐富的課外舞蹈知識,從基礎的舞蹈知識普及到可以登上舞臺的劇目演練,都是及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在互聯網技術普及的現代大學校園,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實在學生中成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手機的普及量更是與日俱增,幾乎成為了大學校園的必備,在擁有這么廣泛的學生基礎上,設置互聯網教學不僅為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問題的線上解決,也為其他舞蹈愛好者提供了學習的平臺,在更深層次上看也是推進了高校在建立健全高水平大學,創造人文藝術氣的重要里程碑式意義。
互聯網模式寫的舞蹈教育教學工作適應性比較強,雖然受眾面比較小,但是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特別是所帶來的文化影響。習總書記在“十三五”規劃的主題會議中明確指出:“文化改革發展是這一時期文化發展的藍圖,專注于文化產業,”這一主旨我們也著重強調在了我們的科研課題中。在我校實行課堂教學網絡化的過程中,各位老師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傳授基礎內容比如:民族風格的把握,姿態的標準,以及眼神手位等重要的知識點,其余部分比如民族概況,風俗習慣等則是通過網絡課程平臺豐富學生的所聞所見,這對于能夠正確把握某一民族風格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能夠真正的開發同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提高專業素質和文化涵養都具有積極意義。舞蹈的教學與之相輔相成的就是理論和舞蹈的研究工作了,教師在傳統的肢體和語言教學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在網站上我們摒棄了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論,而是采用結合現代教學的影像聲音手段,直觀的了解在書本上的相關理論,充實學生的專業知識以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造詣。
本科的學習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其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能夠充分的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前提下,根據現有的教育與教學手段完善培養計劃,通過互聯網的強大作用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視野,完善人才培養。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 舞蹈教育學研究1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