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蔚


作為一名三農戰線的科技專家,趙皖平自2013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每年全國人代會召開前幾個月,他都要加班加點,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認真撰寫建議和議案,在他心目中,全國人大代表,責任重大,必須精心準備,全心投入。
履職4年來,圍繞百姓關注的熱點或民生問題,他敢于直言,善于諫言,他在中國政府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澎湃新聞網、《祖國》雜志、《人民法院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皖法之聲》等媒體發表的文章或建議,所涉及的領域之多、范圍之廣、見地之深,令同行矚目。他已提交議案或建議90多件,其中7 篇被列為重點提案或口頭發言。包括:《制定對外援助法》、《制定辦理表追蹤政府辦事流程》、《重視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給“失獨”家庭更多幫扶》、《傳統文化教育應走進考試》、《盡快出臺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細則》、《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力度》、《加快我省糧食品牌化建設》、《加快制定氣象災害防御法》、《農村電商要加大人才培訓和物流建設》、《網絡食品店要出具營業執照》、《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解決“辦證難” 要先治“庸懶散貪”》、《以五大發展理念助推“三農”工作實現新跨越》等等,這些議案或建議都已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并得以推動落實。2013年11月、2014年7月,他二次應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主辦的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會全體會議上作為少數幾位大會發言代表之一作履職發言,受到廣泛關注;2016年,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推薦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宣傳人選。
作為一名農業領域的專家及管理者,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在行業的影響力及專家優勢,為中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呼吁,其所反映的中國家禽業與奶業所面臨的困境,引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汪洋及時任安徽省省長王學軍的高度重視,并做出重要批示。
為中國家禽業而呼
2013年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相繼發生了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媒體宣傳報道均使用“人感染禽流感”這一說法,一時之間,老百姓談“禽”色變,全國各地的家禽業遇受重創,經濟損失慘重。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他用“搶來的三分鐘發言”,為家禽業正名,強烈要求將禽流感的“禽”字去掉,“就在一個小時前,我還接到一位同行的電話,叮囑我一定要把養殖戶的心聲帶到會場”,他說,“現在養殖戶太苦了,政府不能簡單把雞殺掉、把活禽市場關掉了事,而應該在科研上加大力度,衛生習慣,消費觀念、管理水平上也要相應提高”。他的直言產生了不小的震動,會上,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給予積極回應,中宣部等有關部門隨后采納了他及同行的建議,明確要求媒體此后報道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時不要再加“禽”字,以避免公眾對禽產品產生恐慌,保護家禽產業,并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家禽業政策,對穩定全國禽業生產發揮了作用。
在此輪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在全國范圍內發生時,安徽作為全國家禽養殖大省,也損失慘重。為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實現安徽家禽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應廣大養殖戶的要求,他又與安徽省家禽業協會會長毛傳平同志聯名致信時任安徽省省長王學軍,反映H7N9流感對安徽省家禽業的巨大沖擊,建議出臺相關保護政策。
2014年7月18日,王學軍省長作出重要批示“家禽業事關人民生活和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皖平、傳平同志的建議,請衛國同志批請省農委牽頭辦理”。隨后,相關部門迅速傳達學習了省領導的重要批示精神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落實了振興安徽家禽業的許多具體措施,特別是2015年底頒布實施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層面畜禽資源專項文件,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促進畜禽種業發展的意見》,對加強我省畜禽資源保護、推動安徽家禽業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為奶賤傷農而憂
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全國多地生鮮乳收購價格持續下滑,一些乳品加工企業甚至停收限收生鮮乳,奶牛養殖場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賣奶難”,到2014年底,個別地方的奶農甚至開始“殺牛倒奶”。如何破解“賣奶難”?如何避免“奶賤傷農”現象再次發生?為幫助企業破解難題,2015年初,他專程赴臨泉、淮南等地10余家企業進行奶牛業調研。2015年兩會期間,他專門就“殺牛倒奶”現象帶來了一份建議。3月5日下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他在審議會上就“殺牛倒奶”問題做了大會發言。
“牛全殺光了怎么辦?不能到最后自己喝的牛奶都是國外給你的,這樣很危險”。他在發言中表達了擔憂,“我們不僅要把飯碗緊緊端在自己手里,還要把奶杯端在自己手中”。
他建議,實施優質乳工程,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保障優質原料奶的穩定生產供給,同時全面實施乳制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徹底消除企業過熱加工的亂象,確保為消費者提供營養豐富、安全可靠的優質乳制品等。前來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對此高度重視,“說要把我反映的問題認真消化吸收”,隨后,汪洋副總理做出了重要批示,韓長賦部長也隨后主持召開專題會。2016年全國人大會議前夕,他從省農委得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關于“還原奶”標準標識的具體意見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全國農業工作會議透露,針對這一建議已制定具體措施。
為弱勢群體謀福祉
在關注行業發展的同時,趙皖平也把目光聚焦到扶貧、養老、教育、醫改等多個領域,積極為弱勢群體發聲。
扶貧攻堅是當前黨和政府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要講政治”是他常說的一句話。他多次深入阜陽、亳州、金寨等地的貧困鄉村開展扶貧工作;他建議在村鎮鄉設置扶貧專職干部,以解決扶貧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扶貧帶頭人問題;他積極倡導并參與制定慈善法,鼓勵引導社會扶危濟困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機結合;他還把目標聚焦在“造血式”產業扶貧,金林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的跨越式發展就傾注了他的心血:
趙皖平也抽出不少時間關注教育領域,提出了許多建議,如“傳統文化教育應走進考試”、“設立試點學校,將心理健康課程納入學校的教育體系”、“增加家長會、校長接待日、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等有效形式,推進班主任家訪活動”等,為實現健康教育獻計獻策。他多次深入山區考察,組織有關單位,連續三年每年資助金寨10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從偏遠山區來到縣城上學。
4年前的3月5日,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當他第一次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進人民大會堂時曾充滿深情地對記者說:“人民把我推薦到這個大舞臺上,就應該不辱使命、勇于擔當、才能不辜負人民的重托”,4年來,他一直在努力地踐行著這種莊嚴的承諾,以愛心、誠心與責任贏得了社會的信任與贊譽,我們深信,今后他會一直努力地走下去,且信心更足、目標更高、步伐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