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財
摘 要:礦山的開采過程中,無論露天開采還是地下開采,由于礦山的開采方法,礦體的賦存條件,礦石的運輸,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必然存在著礦石的損失和貧化。礦石損失和貧化的管理,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生產技術及經濟效益的控制指標。礦石損失與貧化管理是礦山開采過程中技術性較強,涉及問題較多的綜合性管理工作。針對某鐵礦在礦石損失與貧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并探討了礦石損失貧化指標計算方法,加強礦石損失與貧化管理,從而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礦石開采中的損失與貧化,達到合理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使其更好地為中國夢建設服務,是每一個礦山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不斷地降低礦石的損失和貧化,就能在已有的條件下延長礦山的壽命,而且也能提高礦山生產的經濟效益。因此,它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關鍵詞:礦石;損失;貧化;管理;計算方法;經濟效益
礦山企業在礦石開采過程中,礦石的損失率與貧化率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控制指標,它能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利潤。所以,在礦山企業生產管理中,決不能忽視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的管理。
礦山企業在開采過程中,損失在采場中的未采下和采下的工業礦石或金屬含量,稱為損失,用百分數表示的為損失率。礦山開采過程中,開采原礦中混入的廢石等致使礦石品位降低,稱礦石的貧化。用百分數表示即為貧化率。
采下或放出礦石中所含廢石的百分數為廢石混入率。
開采損失包括未采下損失和采下損失。貧化分為不可免貧化和可免貧化。可免貧化按生產階段又分為:采礦貧化或稱一次貧化和放礦貧化或稱二次貧化。地下開采的采場和各種采礦方法,均應計算采礦(一次)出礦(二次)和總的礦石損失率,金屬損失率,貧化率和廢石混入率。
計算礦石的損失與貧化,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某礦山開采中,抽出一班一定數量的出礦車,將車中的原礦倒出,人工手選礦石和廢石,進行分別稱重;按公式求出貧化率,出礦總車數乘以貧化率,求出采下混入廢石量,再算出采出礦石量,最后求得總量。出礦量亦可用地中衡稱量求得。
其計算公式如下:
(1)礦石損失率Po′
式中:Q-采場圈定的地質儲量,t;Q′-采場未采下的礦石量,t;
式中:R-采場采下廢石量,t;Qb-采場采下礦巖量,t;C-采場圈定的地質品位,%;Cb-采場采下礦巖的混合品位,%;Cr-圍巖品位,%。
(3)貧化率r′
礦石損失的增大,將增加單位采出礦石的成本,隨著貧化的增大,礦石品位的下降,將會造成礦石品級下降,就會影響選礦回收率。
某鐵礦礦山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露天開采采用公路汽車開拓方式,設計采用螺旋式公路開拓。露天采場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層開采法,臺階高10m,并段后臺階高度為20m,沿礦體走向布置工作線,垂直礦體走向推進。按照從上至下逐水平分層爆破,直至境界露天底。
礦、巖石運輸均采用10t自卸汽車,外部運輸也采用10t自卸汽車,可避免轉載。
根據生產實踐,設計確定該礦區礦石的損失率為8%,廢石混入率為8%,回采率為90%。
地下開采采用豎井-盲斜井聯合開拓系統。崩落下的礦石通過漏斗裝入礦車,經架線式電機車牽引礦車運至主井井底車場通過箕斗提升至地表外銷。崩落下的廢石通過漏斗裝入礦車,經架線式電機車牽引礦車運至副井井底車場通過卷揚機提升至地表運至廢石場。井下運輸設備采用ZK10-6/550型電機車。
地下開采礦石的損失率為15%,貧化率為15%,礦柱回采損失率為20%,貧化率20%。
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礦石開采過程中會產生礦石的損失和貧化,貧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圍巖的混入而引起的。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要清理礦體邊幫,盡量減少邊幫巖石混入到礦石中,回踩結束后要安排回收邊幫殘礦,減少礦石損失。
為了降低地采礦石的損失與貧化,要機械與人工配合清理頂板,盡量減少巖石混入到礦石中。回采結束后,要安排人工回收底板殘礦,減少礦石損失。
(2)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要選擇合理的采礦方法,由上而下,先剝巖,后采礦;必須遵循合理的剝采順序,才能有效的減少礦石的損失或貧化;要盡量減少礦石的多次轉運,以減少運輸當中礦石的損失;要有先進的采剝技術,提高礦山生產的準確程度;要有長遠的生產規劃,防止片面追求短期的產量、利潤指標而濫采亂挖,使礦石損失貧化嚴重,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進而縮短了礦山壽命,損失了企業的長遠利益。
(3)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要加強礦山的生產勘探,為設計和生產提供準確可靠的原始資料,為準確劃定采剝界線提供依據。
(4)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加強施工作業過程的質量管理,把好施工質量關、打眼關、裝藥爆破關和放礦管理關。
為了降低礦石的損失與貧化,還要提高作業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定期檢查分析整改。某采區內礦體夾層較少,礦體傾角較陡,礦體厚大。引起損失、貧化的主要因素是礦巖接觸帶在開采過程中的損失與貧化,掌握好礦巖接觸帶的分采環節,也可大大降低礦石的損失率與貧化率。另外,地下開采,盡量減少留永久礦柱,也可以減少礦石的損失。
礦山企業開采過程中,礦石的損失和貧化,不僅是評價采礦工藝的技術指標,它還是影響礦山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礦石開采過程中的損失與貧化,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礦產資源的回收利用,因此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柳永剛,趙立春.淺談礦山企業礦石損失與貧化指標的確定[J].礦產保護與利用,2004.
[2]石鑫,史飛君,劉家永.確定合理采出品位的探討[J].山東冶金,1998.
[3]羅傳興.基于模糊灰色理論的采礦方法選擇[J].采礦技術,2010.
[4]祝祿發.礦石損失貧化的綜合治理[J].湖南有色金屬,1993.
[5]吳大衛.品位指標優化中損失率與貧化率數學模型[J].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89.
[6]張洪運.淺談礦山企業控制和降低采礦損失率與礦石貧化率[J].有色礦冶,2002.
[7]趙寶善.緩傾斜鐵礦床開采中降低礦石損失與貧化的一些建議[J].河北冶金,1983.
[8]王艷飛,王永新.降低磁海鐵礦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的方法探討[J].新疆鋼鐵,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