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紀乃旺
摘要:“嚴重的問題在于教育農民”,對農民的教育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彭湃是中共早期最早一批關注農民問題的代表,他的農民教育思想的形成受到時代、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理論上認識分析農民、實踐上接近號召農民是彭湃農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彭湃 農民教育思想
彭湃是我國革命史中有名的農民運動家,吳明曾說過“他不是一個理論家而是一個實踐家”,毛澤東則稱他為“農民運動大王”,但研讀彭湃在革命實踐中寫下的一些文章、發表的一些報告和講話,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蘊含了豐富的農民教育思想。
一、彭湃的農民教育思想的起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地主階級的野蠻統治和殘酷壓榨使得農民舉步維艱,生活困頓,資本主義的侵入使得傳統的小農業紛紛破產瓦解,整個中國一片破敗蕭條?!敖洕鲜軇兿?,政治上被壓迫,文化上遭愚弄”處境極為悲慘的農民此時仍然認識不到自己的苦難,看不到希望也不抱任何希望。生活在動蕩的年代,彭湃認識到中國是農民占多數,中國的革命要想成功必須依靠農民,而啟發農民必須“從教育入手”。
彭湃出生于廣東省海豐縣的一個地主家庭,“彭湃家雖有錢但卻乏勢,在政治上同樣受到陳姓的壓迫”,因此他對農民的處境感同身受。彭湃早年喪父,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常常和他說一些悲慘的農民故事,這使彭湃從小便對勞動人民有著同情之心。彭湃的家鄉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傳唱著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跡,因此他從小便受到了優秀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熏陶。
1917年,彭湃進入廣州的廣府中學讀書,但一個月后,他就感到國內的教學無法滿足自己求知的需要,繼而去日本留學三年。1919年,日本早稻田大學成立了“建設者”同盟,彭湃積極加入了該組織,開始了社會主義問題和農民問題的求索。
二、彭湃的農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理論上認識分析農民
在著名的《海豐農民運動》中,彭湃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層面對農民進行了分析。政治上,農民受壓迫?!靶梁ヒ郧?,海豐的農民一直是隸屬于滿清的皇帝、官僚、紳士和田主這般壓迫階級底下,農民怕地主紳士和官府好像老鼠怕貓的樣子,終日在地主的斗蓋,紳士的扇頭,和官府的鎖鏈中呻吟過活?!逼鸪?,一些貧苦農民已經有了反抗意識,他們結合起來組織成立三合會,反抗地主階級,更有失業農民洪亞重帶領數千農民進行暴動,但在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后,陳炯明控制著海豐縣,對農民的壓迫更勝:“從前農民與地主發生爭議,地主不過是稟官究辦,現在新興地主階級用直接行動毫不客氣的毆打、逮捕、或監禁這些農民了,也可以直接迫勒抵租和強派軍餉了?!苯洕希r民遭剝削。海豐縣農民戶占總戶數的百分之八十多,農戶中的成分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純自耕農約占百分之二十、半自耕農約占百分之二十五、佃農約占百分之五十五。其中佃農又是最為貧苦的,他們總是入不敷出,靠出賣祖輩留下的少許房屋或者抵押農具或者借高利貸度日,如果這樣仍然彌補不了虧空,他們就會采取最殘忍的方式:“常奪其父母妻兒的衣被去當,使其不能御寒,減少其食料使其饑餓……他們這樣去壓迫和欺凌其父母妻兒,致引起家庭間父子夫婦的沖突,日陷于悲哀和不幸”。文化上,農民被控制。海豐縣有一些小學,但一般只有地主家的孩子去上,“農民倒不知教育是甚么東西!全縣的農民能自己寫自己的名字者不到百分之二十,其他百分之八十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他們深受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認為革命是罪惡,順從才是美德,安分守己,對于自己受到的欺壓沒有反抗的意識。
(二)實踐上接近號召農民
最初,彭湃認為改造農民要從教育入手。為此他成立了“社會主義研究社”、“勞動者同情會”來宣傳社會主義思想。1921年,他擔任海豐縣教育局長,在農村成立學校并創辦兩所女子學校,通過教育社會主義思潮在農村得到廣泛傳播,一批知識青年十分活躍,可是這一現狀引起了當局者的恐慌,他們撤去彭湃的教育局長職務,“縣中所有思想較新的校長教員們也紛紛的下臺了”。教育改造的失敗使彭湃認識到,要想改造農民喚醒農民,得去農村做實際運動。1922年5月,彭湃來到農村給農民做宣傳,起初農民見到他就躲開,不敢接近他,開始的幾天他毫無進展。彭湃突然想到自己穿得是學生洋服,戴著白通帽,說話文雅而不通俗,農民見了他認為是來收租子的地主,是他們的敵人。之后,彭湃換了樸實的農民裝去做宣傳。由于農民的文化程度低,彭湃運用了多種方式方法。例如在宣傳的過程中,他采取了農民喜聞樂見的魔術?!坝幸淮?,農民聽說彭湃表演魔術,圍觀的人很多。只見彭湃端出一杯清水,用手一點,清水變成黑水了手又一點,黑水忽然變成了紅水手一拍,杯中又出現了兩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本实哪g吸引了農民的眼球,大家紛紛要求彭湃解說其中的奧秘,彭湃用通俗的語言將革命的思想用魔術的解說加以介紹,農民的思想慢慢地開始覺悟。為表明革命的決心,他當眾燒掉自家的田契,讓農民取信于他。漸漸地有人開始相信他說的革命,他們成立了六人小組在農村展開了更多的宣傳,聽演講的人越來越多并慢慢有人加入農會,其中赤山縣的最多。1931年,彭湃成立了海豐縣總農會,會員多達十萬人,占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彭湃的農民教育思想十分寶貴,是我黨農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世紀新時期我們更加需要結合實踐教育農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效用。
參考文獻:
[1]鄧遠山.彭湃的農觀述論[J].求索,2012,(01).
[2]蔡洛,余延光,劉林松,羅可群.彭湃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呂莎.試析彭湃農民運動思想的內涵和意義[J].決策與信息,2016,(07).
[4]彭湃.彭湃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張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史[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中國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