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楊凱

摘 要:三塘湖盆地馬朗凹陷是重要的油藏儲層地,而馬朗凹陷卡拉崗組火山巖又是重要的油藏儲集層。文章通過對馬朗凹陷卡拉崗組火山巖的巖心薄片、物性及油藏控藏要素進行了分析,認為該組是良好的儲油層。
關鍵詞:馬朗凹陷;卡拉崗組;儲層;油藏
馬朗凹陷主要發育上石炭統哈爾加烏組、上二疊統蘆草溝組及三疊統水西溝群三套烴源巖,形成了上、中、下三個含油氣系統共八套儲蓋組合。卡拉崗組油藏屬于下含油氣系統,是以上石炭統哈爾加烏組和巴塔瑪依內山組陸相碳質泥巖、暗色泥巖為烴源巖、以上石炭統卡拉崗組火山巖為儲層,上覆二疊系、三疊系厚層泥巖、砂礫巖等為蓋層的上石炭統卡拉剛組含油組合。
1 地質背景
馬朗凹陷自上而下依次發育第三系、下白堊統、上侏羅統齊古組、中侏羅統頭屯河組、西山窯組、中上三疊統小泉溝群、上二疊統蘆草溝組、條湖組、上石炭統卡拉崗組、哈爾加烏組和巴塔瑪依內山組、下石炭統姜巴斯套組等地層。其中古生界因受晚燕山運動影響,盆地北部整體抬升掀斜,造成由凹陷中心向北東方向依次剝蝕,牛東主體構造上,二疊系剝蝕殆盡,剝蝕殘留的卡拉崗組甚至哈爾加烏組直接角度不整合于三疊系之下,而中生界及其以上地層發育較為齊全,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觸。
2 巖性及構造特征
巖心薄片鑒定資料統計表明,牛東構造帶上石炭統卡拉崗組巖性主要有熔巖、火山碎屑巖、火山沉積巖及沉積巖四大類,以熔巖為主,其次為火山碎屑巖,分別占24%和23%。主要表現為灰色、褐灰色、灰綠色玄武巖、安山巖和灰色、紫紅色凝灰巖、含角礫凝灰巖為主,夾灰色、紫色、雜色凝灰角礫巖、火山角礫巖、集塊巖、火山碎屑沉積巖等。
三塘湖盆地經過多期構造運動的復合作用,形成現今的斷裂系統。牛東油田斷層較為發育,斷層形成時間較早,在海西運動時斷層大多已經形成,在后期多期構造運動時早期斷層重新活化,形成現今斷層格局并最終定型(圖1)。
牛東構造位于三塘湖盆地馬朗凹陷北部,構造整體為一近北東向南西傾伏的鼻狀構造,牛東油田就處于該鼻隆構造向南傾伏的大背景上。呈NW-SE方向,依附于牛東斷裂系并發育兩排構造圈閉,北翼回傾較小,南翼單斜傾伏于凹陷,鼻隆帶面積大約260km2,以斷背斜、斷鼻、斷塊圈閉為主,屬于構造地層復合型圈閉。
3 物性特征
3.1 地面原油性質
原油密度(20℃)0.8799-0.9135g/cm3,平均0.8967g/cm3;原油粘度(50℃)58.3-174.6mPa·s,平均116.4mPa·s;原油凝固點8.7-20.5℃,平均14.6℃;汽油含量12.55-13.9%,平均13.23%;含蠟量12.04-26.15%,平均19.09%。
3.2 地層水性質
根據水分析結果,牛圈湖卡拉崗組油藏原始地層水以CaCl2型為主,總礦化度2450~7260mg/L,平均4531mg/L,并表現出西部高,向東降低的趨勢。
眾所周知,斷裂是油氣運移的重要通道,同時斷裂體系也是構造應力作用的一種重要體現結果,而構造應力又是油氣運移的主要動力。因此,對區內斷裂體系特征的研究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內油氣運移規律,從而為油氣勘探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通過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和對本區斷裂系統的分析,對研究區內斷層特征及其對油氣聚集的控制作用認識如下:三維區內二、三疊系斷裂一方面對構造圈閉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控制了油氣的聚集。斷裂帶兩側的構造圈閉的走向和形態均有所不同。
牛圈湖鼻隆帶呈北南南西方向傾伏于馬朗凹陷中,在鼻隆帶前端發育牛圈湖斷背斜,地層傾角比較緩。斷背斜北界為近EW向走向的南傾逆斷層,其北面又發育一條近東西向走向的北傾逆斷層,是牛圈湖構造與牛北構造的分界斷層。該鼻隆帶面積約300km2,發育牛圈湖、牛北1、2號3個構造型圈閉,總圈閉面積達到67.9km2,圈閉資源量約為9163×104t。該帶深淺層構造均發育成藏,其上斷裂發育,埋藏淺,是油氣成藏最有利的斷背斜構造。
4 油藏控藏要素
4.1 充足的油源供給是火山巖成藏的必要條件
卡拉崗組錄井油氣顯示厚度受哈爾加烏組烴源巖發育程度的控制影響比較大,同時也受烴源巖成熟度、油氣運移條件、保存條件等方面的影響。
4.2 剝蝕帶、斷裂帶和火山巖有利巖相帶聯合控藏
在馬朗凹陷斷裂附近多分布石炭系火山巖體,而火山活動主要受深大斷裂的控制,噴發方式主要以裂隙式噴發為主。卡拉崗組火山巖帶具有南北成排、東西成帶的分布規律。有利火山巖儲集相帶集中于火山巖爆發相和溢流相。卡拉崗組油藏以下生上儲為主,斷層是油氣垂向運移的必由之路。
4.3 優質火山巖改造型儲層的形成是成藏的關鍵要素
馬朗凹陷火山巖有效儲層主要是在火山旋回的頂部形成自碎火山角礫巖,以及在近火山口溢流相形成的火山熔巖遭受風化淋濾作用而形成風化殼儲層。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是這類儲層的主要儲集空間。
5 結束語
三塘湖盆地火山巖風化殼型油藏分布范圍廣,經過樣品薄片、儲層物性分析認為卡拉崗組火山巖層是良好的儲集層,充足的油源供給、斷裂帶、剝蝕帶、火山巖以及風化殼儲層是主要的控藏要素。
參考文獻
[1]柳成志,于海山,呂延防,等.三塘湖盆地馬朗凹陷卡拉崗組火山巖油氣儲層特征及其形成機理[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2,37:134-142.
[2]李 錕,柳成志.三塘湖盆地馬朗凹陷卡拉崗組火山巖儲集空間類型及儲集物性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11(16):3772-3774.
[3]楊希濮,孫衛,高輝,等.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區塊低滲透儲層評價[J].斷塊油氣田,2009,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