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晟
摘 要:初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在綜合素質教育的提倡下,初中歷史作為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教學內容,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歷史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在新課程環境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成效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研究課題。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索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學作為綜合素質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提高初中生對歷史的興趣,正成為初中教學中十分嚴峻的內容,也是對初中教學改革的考驗。
一、在新課程環境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問題的提出
隨著最近幾年我國在教育系統內所進行的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質教育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初中歷史教學正是素質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科目,關系著初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對培養全面人才的一個要求。目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的初中教育中還存在著對歷史教學不重視的問題。由于學校、教師對這一課程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對歷史課程也缺乏應有的興趣,很多初中生與家長甚至對歷史課程存在很大的抵觸心理。從現有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初中生對歷史課程存在抵觸情緒,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初中歷史課程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這就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廣大的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傳授相關的歷史基礎知識,而且應當積極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鼓勵學生對課堂中的歷史知識進行擴展性的探索。而如何提高初中生對歷史的興趣,如何有效地開展歷史課堂的討論等,都是全新的研究課題,要求我們廣大的初中歷史教師及其相關的研究人員不斷進行探索。
二、新課程環境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路徑
1.創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生有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使其對各類新鮮的事物特別好奇,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要關注如何提高初中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死記硬背等教學模式。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改變教學模式,初中歷史教師應當逐步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每堂初中歷史課之前,可以讓學生先收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一些知識,然后在課堂中進行講解,因為初中生是帶著任務來學習的,所以可以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激發其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而通過對這些相應知識點的收集,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其自學能力,由于要在課堂中對已收集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可以培養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將各類現代化的技術引入課堂
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師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這無疑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而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由于教學手段單一,無法滿足初中生對知識的渴求。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各類新興的技術逐步走進了課堂,比如,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使初中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知識點的內涵,從而增進初中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有助于其對知識點的掌握。
3.理論聯系實際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中,初中歷史教師要特別注意理論與實踐的關聯,要逐步培養學生將理論使用到實踐中去的能力。初中歷史教師可以有效整合學校內與學校外的各類歷史資源,將各類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使各類資源的功能發揮最大作用,為初中歷史教學服務。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開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各類活動,以有效地鞏固相關的知識。比如,可以組織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帶到各類歷史古跡或是各類歷史教育基地中,使學生對相關歷史的認識不再是課堂上空洞的知識點,而是實實在在的感受,從而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在社會實踐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收集、分析、解決能力。
在新課程環境下初中歷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正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創新初中歷史教學模式與方法,正成為初中教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課題。改革初中歷史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是關系初中生綜合素質的重大問題。本文就新課程環境下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問題提出的背景進行了簡要的說明,并就相關的改革路徑進行分析,希望對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田品.論初中歷史中的概念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熊玲芝.論中學歷史課堂文化的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黃莉.歷史人物教學與初中生人格教育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