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淮
摘 要:作文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一種體現(xiàn)。作文的目的是將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話題作文的看法以及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充分融入,是對學生感情、生活感悟的一種收集、濃縮、升華的過程。同時良好的作文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挖掘?qū)W生內(nèi)心知識的一種重現(xiàn)過程。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探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計劃刻不容緩,也是每位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新課改要求作文訓練要深入生活感悟,激活創(chuàng)作靈感,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激發(fā)寫作靈感,為其寫作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活感悟;作文寫作成效;策略研究
初中階段,學生對生活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作文課上應該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感悟,滲透生活靈感。教師應該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進行作文教學內(nèi)容的實施計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在批改過程中,應該學會欣賞學生的思維角度,并能在原有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延伸,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成效。下面結合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提高初中生作文寫作成效的幾點策略方法,以期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一、帶領學生關注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作文一方面要具有點睛之筆的亮點句型以及句子結構,另一方面寫作素材在作文的寫作中也是重中之重,故素材的積累可以來自有關的作文素材,但是若學生從中摘取往往不能與作者感同身受,從而學生的思想感情沒法被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善惡美丑,并用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將其表達出來,這樣作文的成效性才能大大提高。教師在作文課堂上要適時向?qū)W生貫徹作文的素材要取源于生活的點滴,鼓勵學生對生活具有一雙智慧的眼睛,認真觀察身邊的人或事,及時對海量信息進行提取,并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素質(zhì)。例如,讓學生在小組之間交流作文素材,如,對于生活中隨意扔垃圾的現(xiàn)象、扶老奶奶過馬路的現(xiàn)象、浪費水的現(xiàn)象,學生都可以以其為例進行思維的延伸,成就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要逐步加大學生的寫作素材量,指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提取、精練寫作素材。久而久之,隨著寫作素材的不斷累積,鍛煉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多角度發(fā)散,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積極了解生活、探索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剖析作文深度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對作文的主體把握失誤,造成其寫作的低分狀態(tài)。故教師在寫作課上,要對學生把握主題進行多加訓練,使學生抓住寫作的大方向,幫助學生深刻解析常見的深度難度,為作文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亩ㄎ弧@纾谏钪谐R姷睦速M水和污染環(huán)境的生活現(xiàn)象,學生應該如何看待浪費的行為,應該以何種方式制止。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會將寫作的主體放在描述這些存在的現(xiàn)象上,而對如何制止、如何深化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約意識往往一帶而過,這就嚴重違背了寫作的目的所在。教師應該逐步幫助學生分析其寫作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逐步認識寫作中的重點和寫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同時教師應該羅列多個作文題目,類似的或者具有一定迷惑的題目讓學生在課上回答這篇作文的重點,不斷刺激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度,讓其正確把握作文的深度,同時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思維深刻性能夠得到明顯提高。
三、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拓展思維廣度
興趣是進行創(chuàng)作的最大階梯。當前初中教育應該逐步轉(zhuǎn)變作文的寫作理念,讓學生的精神實踐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釋放。這就要求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在生活中尋找感情的寄托點,同時完成素材的積累,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寬廣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并隨身帶有筆記本和筆,通過與大自然的零距離接觸就地取材,并能隨手記下寫作的大體輪廓,勾勒好自己的寫作藍圖。再如,在進行安全的重要性的話題作文時,教師能夠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社會公益活動,如,一些安全宣傳、衛(wèi)生注意事項等,讓學生親自體察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狀況,讓自己在與人民群眾的交流和接觸中尋得合適的安全類寫作素材,擴展思維的寬廣度。另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常見的作文命題方式對學生開展一些專題活動,與社會焦點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社會的實踐能力。如,留守兒童的思想健康狀況、孤寡老人的生活自理狀況等。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生活搜得第一手資料,又能增強學生提早適應社會能力,幫助學生深入生活,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實踐和時間逐漸累積的結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學習任務。教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適當取材,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有話可說、有情可達、有感可發(fā)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睿.以“評改”為中心:初中生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2]李紅花.小學生寫作策略運用的特點及其與作文成績的相關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3.
[3]樊振東.深入生活感悟,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有效提升農(nóng)村初中生作文寫作成效[J].考試周刊,2013(55):4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