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伙新
【摘要】我們所倡導的農村體育大課間活動模式是以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為前提,終身體育為方向,快樂體育為主體,蘊含豐富的科學的體育活動項目,這些項目可以隨著社會發展的潮流改變,大膽創新,充分發揮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多功能作用,使農村體育大課間活動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藝術化的方向邁進。我們學校的體育科組引用諸多時尚的,深受農村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如籃球、毽球、竹竿舞、柔道、摔跤、街舞、輪滑、高蹺、滾圈等項目。大課間活動由我校的體育科組的全體老師在科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編排和訓練。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參與大課間文體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了學生的體能素質,學校有著愈來愈濃的體育鍛煉氛圍,直接地推動了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模式 學生 學生體質健康 策略研究
1.研究目的
1.1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2對我校現有的“體育大課間活動”項目進行科學的篩選和設計。
1.3對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場地與器材的要求與合理利用。
1.4對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安全措施的制定與可行性分析。
1.5研究制定適合我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新模式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收集研究國內外有關國家體育教學文化生活的文獻資料,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2問卷調查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調查:現階段體育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造成的一些消極和積極影響,同時了解學生所喜歡的活動項目,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準備。
2.3數理分析法:對前面的調查案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從中找出解決的方法,制定和實施新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
2.4對比實驗法:以本校實驗前后的情況進行對比,對學生階段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對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不斷反思與校正,不斷優化活動實施目標與方案,不斷提高實踐活動的效益,進一步改進和優化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撰寫階段研究報告。
2.5經驗總結法:在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積累材料,總結有效措施,找出有效提高農村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國家政策是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前提保障
國家教育司楊貴仁司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認真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講話,再次重申中小學生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并要求全國各地都要認真地貫徹落實。中國學校體育研究會理事長宋盡賢也強調指出:落實中小學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是我們今后一個相當長時間內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3.2豐富的物質、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是推動大課間活動模式的開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堅強后盾“以人為本”是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就是秉承這種理念。讓學生經常參加各項體育鍛煉,不僅能使同學們身體健康、體魄強壯,具有更強的意志和上進心;還能使同學們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具有開闊的視野,富有合作精神和創造力,為他們將來成為祖國棟梁奠定基礎。
3.3濃烈的體育運動氛圍是利用大課間活動模式,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動力
首先,秉著理論先于實踐的原則,華僑初級中學根據自身學校自身的辦學特點和特色,成立了以體育科組的全體老師為成員的專門研究小組,探索適合學校開展的大課間活動模式和活動的內容等。
其次,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大膽創新。不拘泥于傳統的課間操模式,引用諸多時尚的,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如籃球、毽球、竹竿舞、打跳舞、功夫扇、拳操、活力健身操、踏板車、輪滑、滑板車等項目。
3.4家庭觀念的更新,家長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增強,也從側面為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和提升起到了帶動作用。
3.5教師素質的提升是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基礎
4.結論與建議
從政策的大力支持、社會人文環境和物質環境的良好、學校濃郁的體育鍛煉氛圍、家庭觀念的積極影響、教師素質的與時俱進、學生需求的與日俱增這幾個方面的具體論述,更完備地說明了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的實踐是能取得成功的。基于已有的現實基礎,再結合研究目的利用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體能素質健康,為大課間活動開展更加順利,仍有許多問題尚需深入探究。提出以下建議:
4.1 更深入的分析國家政策,更堅決地把政策內容落實到實處。
4.2 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使社會大環境更利于大課間活動的開展。
4.3 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鍛煉氛圍,構建完善的學校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
4.4 加大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參與體育鍛煉的思想更深入家庭觀念中。
4.5 持續不斷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并且可以開發以大課間活動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
4.6 始終以學生的需求為基點,使越來越多地學生從大課間活動中獲得他們所想要的。
【參考文獻】
[1]季鋼,侯令忠,《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中學實施中的問題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周傳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因素分析[A],體質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C],2006年
[3]楊軍,主編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 [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4]肖明,主編《哲學原理》[M]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版
[5]張厚粲,主編《心理學》[M]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2年2月第一版
[6]毛振明 、杜曉紅 、于素梅 《體育與健康》[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濕俊,楊宇明.《談中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2003年3月
[8]李石莊《體育鍛煉對青少年體康影響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