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健美操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它在音樂的伴奏下,充分運用舞臺燈光的效果,利用各種不同的操化動作,給人一種身體及藝術的享受。它可以培養學生正確優美的身體姿態,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表現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人際之間文明、高雅的交往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隨著健美操運動的蓬勃發展,健美操也以它獨特的魅力在校園開始普遍開展,中學生特別是高中學生對健美操課的需求也日趨上升,高中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就此對普通高中健美操教法進行了部分探討。
關鍵詞: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學
健美操教學作為教育手段,已列入教學之中。通過健美操教學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身體,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發展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還有抒發和表達人的思想情感,培養人們的創造力、表現力,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對學生形體和美育的教學,增強體質,增長學生文化藝術的專業修養,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特別在健美操教學中,更應正確運用各種方法,以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感受和理解健美操
于部分學生而言,他們都是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第一次“身臨其境”的接觸健美操。于部分學生而言(如:肢體語言不太豐富或體型偏旁的學生),學習講究節奏和韻律的體育項目并非是一件易事。因而,如何上好“第一課”,如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這門課程的美妙,是一個關鍵問題。
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通過讓學生欣賞他人優美的健美操表演,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多數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例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國內外健美操教練的表演視頻,讓他們在動感的律動中,悄無聲息的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又比如說:教育者還可以讓那些接觸過健美操的同學進行表演,而后通過鼓勵性的語言,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問題是當下許多學生的一個顯著問題,而這些同學多數都對運動不太感興趣,因而教師在上第一課時,可以通過網絡或是其他途徑去刻意尋找身材較胖的人跳健美操的短片進行播放,并為學生總結出:“每一個都可以跳健美操”的結論,從而讓他們從心理上放松對運動的“恐懼感”。
二、和諧、融洽的師生交流
學生剛剛入校時內心往往是情感支配理智,情緒容易激動,所以,在健美操選修課的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間的情感就有重要的意義。健美操是一種肢體語言藝術,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受情感影響比較大。學生們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影響下,才能把健美操動作語言充分表達出來。假如在課堂上,老師表現冷漠無情,就會使學生緊張、害怕,會由心理方面影響到生理方面,即導致肌肉僵硬,神經緊張,反應遲鈍。這樣的課堂氣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教學效果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因素。所以,必須建立一種和諧的,彼此尊重的師生關系。
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豐富的教材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信息源。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诮虒W中,教師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要力求創新,如利用幻燈片、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初始動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直接動力。只有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能自覺、自主積極地學習體育課程,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學校所開設的健美操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學生身體,為以后編排節目打下基礎,不是訓練健美操專業運動員,因此在健美操課程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學會自學,做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最終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感到學習的歡樂,感到是一種需要,而不是一種負擔。學校的健美課程與體育院校的專業訓練無論在目的性上和程度上都有較大差異,學校主要向學生傳授健美操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健美操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體態,發展學生健康、活潑、開朗等心理素質。所以我們必須根據教育的特點及學生的身體特點,因人而異,編排合適的健美操內容。
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健美操訓練過程,是學生對健美操發生興趣,理解并掌握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一抬臂,一舉足都需要老師做示范,有時光示范也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耐心講解,個別糾正,所以要有一套與其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講解法
講解法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任務、動作名稱、作用、要領、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等的練習方法。在健美操教學中,每一個示范動作的講解都要做到用語簡練,重點突出,目的明確。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必須講明每一個完整動作的名稱,以便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概念意識,有助于教學。動作講解時語言應簡明、扼要,表達生動,比喻形象,這樣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考,以便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講解的時機要恰當,練習過程中結合口頭提示有助于學生糾正動作和提高動作質量。講解的順序要合理,在健美操教學中,講解的順序一般先講下肢動作,再講上肢動作,最后講軀干與頭頸、手眼的配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講解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便使學生對動作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精煉、準確、恰當的講解,不僅能使學生理解記憶動作,更能提高動作質量,從而提高健美操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健美操發展步伐的加快,學生對健美操鍛煉需求的增加,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依據健美操的特點和學校的辦學條件形成健美操“課內課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因此,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應該立足于學生的需要,依據教學大綱,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完善健美操的教學過程、拓展教學內容,使之適應現代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需要,既讓學生鍛煉了身體,學到了體育知識與鍛煉的方法,提高了體育能力,又達到了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完成了體育課的教學目標。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審美情趣,甚至對啟發學生智力,凈化學生心靈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更能培養高中生的體育素養,讓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王 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 蘆 特.形體訓練對促進中學生身心發展的有益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 27(12):168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