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理念
微課程教學設計的理念在于促進有意義的學習發生并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利用引導性材料的方式對目前所學習的新內容加以定向并積極引導。通過微課設計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形成一個重新的認識,切實感覺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提升學習的意義。
二、學情分析
此次研究的授課對象為筆者所在小學其中一個班級,班級中有50%左右的學生期望將來能夠成為教師。本次所選生源水平較普通,在課堂教學方面,應重視應用趣味教學的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所選對象學生已經接觸過象形字等非基本文字,但對于語文教育學內容尚未接觸。
三、教學內容
本次教學的內容主要是校級課題《古漢語》,為充分滿足進行微課教學的需求,選擇“象形字”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本次教學是跨學科教學。
四、教學目標
第一,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象形字的魅力,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使學生基本掌握象形字的主要特點。
第三,使學生認同并理解在小學階段接觸象形字的意義,并引發學生對象形字的思考。
第四,促進學生在課余時間關注象形字及對小學語文識字的認識。
五、教學重點
此次教學的重點在于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象形字的獨特魅力,引發學生對于在小學語文階段學習象形字的思考并獲得學生對這一安排的認同。而此次教學的難點在于讓學生明確地分辨不同象形字,而小學生對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并沒有更多的感性方面的認同,缺乏一定經驗,掌握起來較困難。
六、教學方法
通過案例講解、小組討論等方法傳授象形字相關知識點。
七、教學手段
以基本講解為主,以多媒體教學工具為輔。
八、教學時間
全課程20分鐘。
九、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
首先,教師以導語的方式進入課程正文部分:“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古漢語的‘六書,對于‘六書的理解要正確,它并不是指的六本書。第二,‘六書是漢字的字形結構,而加上‘古漢語的概念,也是為了使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學以致用這一理念,同時也感受到古代漢語和小學語文識字之間存在的聯系?!?/p>
其次,教師向學生提問,提問之后教師選取表現積極的學生上臺回答。在學生上臺回答之前,可以先讓他們進行討論,交流之后教師請學生發言。
(二)內容講解
對于“六書”進行簡單介紹,具體操作為:
1.教師向學生講解“六書”的來源,對六書的基本概念進行詳細解釋。可以利用班固的《漢書》內容進行講解,如“象形、象事……假借?!?;可以利用《周禮》的內容進行講解,如“保氏掌諫王惡……四日五馭,五日六書,六日九數”;也可以利用許慎的《說文解字》進行講解。
教師在講解“六書”時,應向學生講解基本的握筆姿勢,還有“六書”中漢字的基本結構。本次集中學習的內容是對象形字的講解。
2.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象形字圖片讓學生辨認,感受象形字的直觀性,并向學生講解古代人對象形字的解釋。
3.教師讓學生先對所學內容進行討論分析,總結出象形字的主要特點,然后教師再在學生的理解基礎上進行適當補充,完善對象形字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
首先提出設想,一個是認識象形字;還有一點是理解并辨認象形字,包括讀法、寫法和意義范疇。
其次是案例分析:例如頁字旁的常用字或月字旁的常用字等等。
案例一:
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廣”這個字是生活中非常常用的文字,它主要作為“大范圍”的意義存在,但以“廣”作為偏旁的漢字是否也在表達同樣的意思,或相關的意思。
以《廬山的云霧》課程為例,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先向學生展示課文中“廣”字作為偏旁的漢字,例如“廬”、“座”等漢字。然后再向學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廣”字頭漢字,如“慶”、“底”、“度”、“莊”、“應”等字。那么根據這些以“廣”作為偏旁的漢字,可以看出,很多帶“廣”的漢字并沒有任何和“范圍大”相關的意義。但這些字大致都和地點、空間等有關,例如“底”、“莊”、“廬”等。
因此應明確這一意義:帶“廣”偏旁的漢字通常和地點、地理、空間、方向等含義直接或間接相關,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
案例二:
當“月”字作為偏旁時,通常都是寫作“月”字?!霸隆弊直旧硪彩巧钪械某R娮?,主要代表地球的衛星“月球”,也可以表示時間等含義。在小學與文中,含有大量帶“月”字偏旁的漢字,那么它們的含義是否都和“月亮”或者“時間”有關呢。
以《日月潭的傳說》為例,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先向學生展示文中出現的“月”字旁漢字,如“服”、“明”,然后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常用的帶“月”偏旁的漢字,如“肚”、“有”、“肥”、“膚”、“肩”等。根據這些帶“月”偏旁的漢字,可以看出,它們和“月亮”或者“時間”的關系都不大,但它們卻和“身體”的關系聯系較緊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讓學生將更多精力關注到“身體”這一方面來,這樣學生理解和記憶帶“月”偏旁的漢字,就會容易很多。
十、課堂練習
舉一個例子,衣字旁和示字旁,這兩個偏旁是學生非常容易混淆的,無論是認字還是寫字。如果教師對漢字的象形字有足夠的了解,就可以這樣告訴學生:所有示字旁漢字,通常和宗教祭祀活動關系較緊密;而所有衣字旁的漢字,則一般指服飾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比較容易區分兩個相似度極高的偏旁。
(作者簡介:于春霞,本科,初級,現任教于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中心學校,主要從事小學教學與教研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