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明
摘要:科學探究是一種新形式的學習方法,也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對化學教學要求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究素養是有促進作用的。在化學課程中合理的運用科學探究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延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實驗,學會認識問題并運用所學解決問題。但是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構建科學的探究模式,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性的學習,是目前要解決的難題。此文針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科學探究的方法的過程中得到的實踐效果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初中化學 科學探究
一、初中化學教學科學探究方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中的時間是很短暫的,首先在開始時就要引入開題,創設新穎別致或聯系實際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再提出與之接下來要學的內容相關的問題,只有提出了問題才會積極認真的思考原因,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教師在此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及時發現所學化學知識中的阻礙點,激發學生產生疑問,然后開始自主的想去一探究竟。例如在課堂中拿出一瓶飲料,詢問學生大家都喝過這個飲料嗎?很多學生都說喝過,很好喝。老師再提問:大家知道二氧化碳與水會產生什么反應呢?學生回答:不是就產生飲料了嗎?最后老師布置作業,大家課下做實驗,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會有什么化學變化呢?
(二)對可能的結果進行猜想,提出假設
假設是科學探究思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研究者運用科學的原理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的一種猜測性的結論,學生的假設只能更加加深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印象。
當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鼓勵學生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測,提出各自的假設見解。例如:在一個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加入一些水,會產生怎么樣的反應呢?瓶子變癟?但是并沒有產生此現象,讓學生對其中原因進行猜想。有的說:瓶子本身很硬。有的說: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有的說:水太多,導致壓力不夠。等等,我都要求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對比試驗,來驗證他們的猜想。
(三)進行實驗,驗證假設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學生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知識底蘊,在教師的引導下,更能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其中我體會到,學生在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結論時的認真和嚴謹的態度,以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針對上述學生提出的各自的見解和假設,再次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我在現場指導,并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引導式的解答。
(四)成果的交流和反思
科學的探究最終的結果是要得現象的,再進行科學的分析,形成一般的結論,驗證假設的正確性以及合理性。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要不斷對自己的實驗提出疑問,反思現象,對現象的分析,解釋是否合乎邏輯等。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后,要想辦法改變探究方式,從中吸取教訓。以上的實驗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的,在活動結束時,學生間要進行交流,把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一起討論,完善自己的思路。
二、初中化學教學科學探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探究內容的合理性
學生探究的內容需要教師的認真篩選,更重要的是看中探究的價值。哪些內容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探究,哪些需要教師引導啟發探究。這些問題是教師最應該值得解決的基礎。合理的科學談談就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保證在探究中依舊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對學生來說,探究活動中的任何難題都能讓他們失去興趣,所以要安排既能突出重點,又能符合初中生的興趣點的。實驗的難度不易太難,探究的問題點也不要過于延伸,涉及的化學知識要初中教材中能滿足的才行。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深刻挖掘教材知識中的關聯點,設置合理的科學探究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能學會教材中的知識點,又能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師在探究過程中的定位
教師在探究過程中要認識到自己的位置,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進行談及活動,教師不能把結果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否則達不到學生自主探究的目的了。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小組的實驗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實驗中的其他問題,引導學生能過順利進行實驗。
(三)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實驗中
在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提出的假設,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科學探究本就是動手動腦結合的活動,要鼓勵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究實驗來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可能會失敗幾次,然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打擊,下次就不敢胡亂提出假設了。教師要想辦法避免這種心理陰影,多多鼓勵學生學會用科學來驗證自己的理論。
科學探究是面對化學教學改革的最實際的方法,也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學生更喜歡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力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能力,也促使教師在科學探究教學中能得到更大的自我實現感。
參考文獻:
[1]王桂梅.中學化學探究式學習情景的創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4.
[2]翟任重.情境、實踐、創意——初中化學探究教學三重門[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08).
(作者單位:吉林省榆樹市新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