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廣泛挖掘作文素材,把課內外生活和習作練習結合在一起,在作文中提高對生活的認識,描寫現實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這樣的習作才如源頭活水,充滿生命力。
一、感受生動課堂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范文,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并學以致用。如學了《少年閏土》,我讓學生學習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展現人物形象的方法,寫自己熟悉的小伙伴。學了《山中訪友》,我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交朋友,把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員,用心感受這些朋友的心聲,然后以大自然為題材寫作,學生馬上運用文中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有的寫《我是一棵小小草》,有的寫《小鳥的旅行》,有的寫《小河的哭訴》寫出來的文章,千姿百態、生動有趣。學了《大瀑布的葬禮》讓學生結合身邊保護環境和破壞環境的現象寫一篇讀后感,或者以小主人的姿態給環保部門寫封信,或者寫幾條關于環保的標語。學了《竊讀記》,讓學生學習細膩描寫心理活動的寫法,寫出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有“竊”的感覺的事兒,結果有的學生寫課上偷看小人書,有的寫偷偷上網,有的寫偷補作業,有的寫偷嘴,有的寫偷跑……寫得非常真實生動,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從學生筆下流淌出來。因此,關鍵在于老師靈活運用教材,善于引導學生感受生動的語文課堂,讀寫結合,就能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技巧。不僅限于語文課堂,音樂課上,美妙的音樂帶給孩子們無限的遐想;美術課上,構思圖案也需要煞費苦心;勞技課上,動手操作樂趣無窮;體育課上,跑跳投擲樣樣精彩紛呈……只要留心觀察、用心感受,每一堂課都能為學生提供鮮活的作文素材。
二、走進現實生活
作文不能閉門造車,要來源于生活。教師在作文教學要多為學生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讓學生在開放中放膽作文,放飛情感,寫出真實的生活。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春游、秋游、野炊,開設參觀、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隨時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記錄下來,寫成日記,積累生活素材。另外,利用班隊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的快樂,寫出真實感受的作文。利用班級黑板報,開辟“我能行”、“小記者”等欄目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再也不為作文絞盡腦汁、焦頭爛額了,作文思路自然暢通無阻。
學生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我手寫我心,作文中自然流露出生活的氣息,童心、童趣、童樂得以充分表達,習作之泉暢流不息。
三、釋放真實情感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由于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對生活有著不同的經歷和感受,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培養學生“說真話、表真情”的良好寫作習慣。如學生有這么一篇《媽媽,我恨你》中的片斷:“人人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可我對我的媽媽卻怎么也愛不起來。記得我五歲那年,媽媽很少回家,有一天她從外面帶了一位叔叔回來,憨厚老實的爸爸非常生氣,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后來媽媽就和那位叔叔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我不知道媽媽和爸爸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但我恨她!恨她對我的冷漠無情,恨她對我不負責任……”還有習作《我的煩惱》片斷:“最近,我心里好煩!媽媽硬要我周末去鋼琴培訓班學習,還說她小時候想學,可沒那條件。我真是煩死了!媽媽把她的藝術夢想強加給我!別的孩子周末是一家人出去郊游,擁抱大自然,我卻被媽媽強行關在家里練琴,我覺得那敲擊鍵盤的聲音簡直就是噪音……”學生年齡雖小,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情世界,寫出來的作文富有個性色彩,我們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去苛求他們,他們的個性就會受到壓抑,真實的心里話不敢說,就無法表達真情實感。
四、插上想象翅膀
兒童對生活充滿好奇心,富于幻想,只要展開想象的翅膀,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在孩子眼中都可以煥發無窮的魅力:狼和小羊可以成為好朋友;一棵大樹可以讓它變得很有人性;一塊泥土也可以讓它在大自然中歷險,到太空中旅行,甚至和外星人進行英勇的搏斗……這樣的想象讓學生興趣盎然,學生自然樂于動筆,寫起來揮灑自如,充滿童趣。
總之,我們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廣泛挖掘作文素材,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把課內外生活和習作練習結合在一起,在作文中提高對生活的認識,描寫現實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這樣的習作才如源頭活水,充滿生命力。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高梁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