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永光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且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探討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高中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極其繁重的,一方面,它不能忽視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高考在即,如何使學生在應試教育中取勝也是高中英語教學必須探尋的問題。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往往重視對學生的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的有效性不足。因此,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探討有效的策略,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提高
當前,英語教材的基本立足點是把學生作為英語學習的主體,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語言概念、語言實踐和語言能力在原有的模塊基礎上得到拓寬和加深,從而實現持續發展。新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面廣,具有學科的融合性和拓展性,課文內容集現實性、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和文體性于一體。我們應該在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的同時,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下面談談我在這幾年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體會: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常言道“親其師,學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目標得以實現的要素之一。如何融洽師生關系? 首先,要公平的看待每位學生。90后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非常嚴重,他們自認為自己就是最棒的,不服他人,老師稍有不慎,他們的表情,言辭立即顯露無疑。其次,要關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高中學生大多都在住校,平時我們不妨去宿舍轉轉,和他們聊聊天,關心他們的學習、身體、家庭狀況,交流感情,拉近和他們的關系。第三,既要表揚又要嚴格要求。一味的鼓勵,就會助長學生的懶惰、輕狂的思想,而過分的嚴格要求,又會讓學生望難生畏,所以要二者兼施,恩威并重,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當然,最關鍵的是,教師要用自己的綜合魅力去吸引、感召學生。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你的教學以及英語學科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所有學習上的障礙都會迎刃而解,學生的學業成績也會與日俱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渠道可以通過生動的課前導入進行。比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步驟,特別是課前的導入。精妙的課前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它將很快地讓學生進入角色,暢游在神奇的知識海洋之中。
三、選擇有效的方法
學生是問題行為的主體者,教師為學生解除問題,選擇有效方法自然顯得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行為,只要教師運用一定的影響方法便可得到制止。通常運用的影響方法為信號暗示。即對發生問題行為的學生用突然停頓、走近、眼神暗示、手勢等提供信號,用以提醒、警告學生,進而終止剛剛發生的問題行為。使用教育機制,轉移話題,避開問題行為。有一次聽課時,講到文化與習俗時,出現kiss這一單詞,一個男同學故意大聲說:“long long a kiss是什么意思?”其他的同學哄堂大笑,顯然這個學生是有意搗亂。但是,老師微微一笑說:“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that is a good topic. Do you all know how to kiss on different occasions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全班的同學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問題行為得到了控制,學生也因此獲得了更為豐富的知識。
四、運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了明確規定,鼓勵高中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高中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方式,將學生運用英語和學習英語的渠道拓寬。當高中英語教材中涉及到比較枯燥的、專業的重點知識的時候,或者涉及到學生并沒有體會過的生活場景的時候,運用多媒體技術,便會對高中英語教學具有輔助作用。例如,為學生教授Volcano、Tornado、Tsunami、Earthquake等單詞或者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現出火山爆發、臺風、海嘯、地震等場景,為學生搜尋關于自然災害的資料,教學生認讀其他自然災害的單詞,這樣不僅便于學生理解單詞,拓寬了學生知識面,更對學生處理信息能力進行了培養和提升。
五、注重轉換評價方式
在高考的影響下,對于英語學科技能和知識開展了教學評價。例如詞組拼寫、單詞拼寫、掌握語法知識的程度、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等,但是,對于新課程標準來說,更加要求教師針對能力開展評價,例如思維創新能力、價值觀、情感態度、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技能等。高中英語教師要對學生開展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評價,對學生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學習情感進行評價。
總之,教師應該學會不斷探索,不斷提高教學實踐過程,學會改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著手,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合作中學習,彼此之間要相互交流學習,總結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并且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提高英語的教學有效性,不斷革新教學方法,變更教學模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蘇天蘭.高中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2011,(07).
[2]季德奎.新課程改革十年:爭鳴與反思――兼論新課改如何讓穿新鞋走出老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1,(3).
[3]趙曉燕.高中英語課堂導入之我談[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9).
[4]陳曉芬.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究,2014,(12).
[5]曹春紅.搞好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英語課堂[J].新課程(教研).2011年03期
[6]王新亞.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2(33).
[7]高玲.淺談如何開展高效課堂教學[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