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
(四川天一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銀行面臨的傳統風險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等,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金融創新的深化,使得銀行業面臨的傳統風險正在悄然發生轉變。本文論述了我國銀行近期新面臨的債券投資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交叉金融業務風險等,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對策。
【關鍵詞】銀行;新風險;風險控制
隨著2015年底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互聯網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的飛速發展,信托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多元化業務的快速崛起,以及銀監會等監管機構近期掀起的俞演俞嚴的監管浪潮,使得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更加錯綜復雜,銀行業自身經營管理受到更加嚴峻的挑戰。但機遇總是和挑戰并存,所以在新形勢下,銀行必須正確認識這些非傳統領域的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來分散和轉移風險,實現自身業務的轉型升級。結合銀監會最新發的文件即《中國銀監會關于銀行業風險控制工作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17]6號)來看,我國銀行業近期面臨的新型風險有以下幾類。
一、非傳統領域風險
(一)債券投資風險
債券波動風險是指銀行的債券投資業務中,債券市場價格波動、債券產品期限的錯配、委外杠桿以及企業債券違約波及到信貸領域給銀行帶來的風險。近年來,我國銀行業債券投資業務快速發展,市場交易量、收入和規模都持續增長,在銀行業各類業務中處于舉中輕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宏觀經濟政策形勢復雜多變、公司信用評級下降、利率或者匯率的波動等因素,使銀行業的債券投資面臨違約風險、收益風險以及交易風險等。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
近幾年來,由于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P2P的網絡借貸業務的發展給銀行傳統的借貸業務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銀行業利潤增速有所下滑。起初由于央行對P2P網絡借貸這種新生事物還是持一種相對肯定的態度,因此對于牌照的管理放得比較寬松,因此先后有200多家網貸平臺進行這個市場與銀行競爭。與此同時,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完成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收購處理后,都逐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業務開始多元化,涉及多個領域,搶占了一部分銀行業的市場份額。再加上我國國內現在目前還有60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種小額貸款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他們當然也要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使得商業銀行面對的競爭更激烈。如果商業銀行自身不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僅停留在目前的經營導面上,會使自己的生存境地更加困難。
(三)交叉金融業務風險
交叉金融業務風險是指不同的金融機構業務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斷涌現,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同時,金融風險的傳染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交叉性金融工具是指是指一項金融工具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等至少兩個以上的金融市場或跨銀行、信托、保險、證券等至少兩個金融行業。交叉金融業務在我國的興起的主要原因是適應金融市場需求的變、金融機構業務轉型的推動以及規避嚴格的金融管制。交叉金融工具和銀行運作相結合,風險底數不清,增強了金融市場的脆弱性。而在交叉業務風險中,以同業風險導致的流動性風險最為突出。去年四季度由于去杠桿進程導致的債市巨震暴露了“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這一“串聯電路”的風險。銀行近年來放量發行同業理財,而同業理財等于把表內的錢轉到表外,中小銀行通過發同業存單借錢來買同業理財,資金轉到表外后再對接委外,委外再加杠桿。金融脆弱性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持續累積了差不多兩年時間。
(四)監管風險
新任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自今年2月上任以來,銀監會文件七連發,這把“監管之火”燒得整個銀行業和資管圈惴惴不安,銀行業正成臨著史上最嚴監管。其實是銀監現在對銀行業的執照放得比較松,但是監管卻非常嚴格。在今年4月初,銀監會僅一天時間就公布了25項處罰,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被罰4290萬元。其中以違規貸款最為嚴重,被罰1670萬元的平安銀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有5項,包括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非真實轉讓信貸資產;銷售對公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回購承諾、承諾保本;為同業投資業務提供第三方信用擔保;未嚴格審查貿易背景真實性辦理票據承兌、貼現業務。所以,銀行業現在正面臨著史上最嚴格的監管。
二、關于銀行業非傳統領域風險控制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債券投資業務管理,密切關注債券市場波動,健全債券交易內控制度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貫穿債券交易各環節、覆蓋全流程的內控體系,加強債券交易的合規性審查和風險控制。堅持“穿透管理”和“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將債券投資納入統一授信。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直接債券投資以及通過特殊目的載體(SPV)、表外理財等方式開展的債券投資納入統一監測范圍,全面掌握資金真實投向和底層債券資產的基本信息、風險狀況、交易變動等情況,實現準入集中、數據集中和退出集中管理。
(二)穩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規范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促進合規穩健發展。
對于網絡借貸平臺,各地監管部門應嚴格執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和備案登記、資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穩妥推進分類處置工作,督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加強整改,適時采取關、停、并、轉等措施。
(三)整治同業業務,加強交叉金融業務管控
對于同業業務,應納入到銀行的流動性指標進行管理。控制業務增量。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完善同業業務內部管理架構,確保業務復雜程度與風險管理能力相匹配,審慎開展交叉金融業務。同業業務應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部統一管理、集中審批。制定統一的合作機構名單、產品投資目錄,嚴禁與不在名單范圍內的機構開展合作,嚴禁開展投資目錄之外的業務。
(四)加強行內內控建設,加強自律管理,嚴防外部沖擊風險
各銀行都要認真學習銀監會下發的每一個政策和指導文件,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使各項指標符合監管要求。銀行應審慎開展代銷業務,規范理財產品的設計,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防止民間金融風險向銀行業傳遞,嚴防跨境業務風險和社會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同果.新常態下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及其應對[J].金融經濟,2015(7)
[2]徐旺青.中國銀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探析[J].經濟師濟,2017(2)
[3]宜保華.銀行業債券投資風險及審計方法研究[J].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