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美娟
【摘要】在政黨政治條件下,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能否實現現代化,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章從國際、國內、黨的自身環境概述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環境;分析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能力;從治理體系的價值層面、制度、行動三方面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體系。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執政;治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本身便是黨以及政府治國現代化的體現。在我國,執政黨是共產黨,其也是國家治理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治理現代化想要實現,必須確保黨執政的方式符合現代化需要。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多元利益主體的產生,中國共產黨為了提升執政有效性必然實現執政模式從管理向治理的轉變。
執政,指執掌政權。根據《辭海》的解釋,“它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代表統治階級掌握或領導國家政權,掌理國家政事。治理,在政治學層面通常是指國家治理,其涵義是政府運用國家權力來管理國家和社會。
一、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環境
當前中國社會處于改革的艱難期,由此帶來的各種變化使執政治理環境發生了巨大轉變。了解這一特點,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執政治理環境,就是指相對于執政黨及其執政活動而存在的、并且對執政黨的存在、發展和治理活動產生影響、發揮作用的一切外界條件和執政黨內部現狀的總和。”也就是說,黨的執政治理環境不僅包括黨的外部條件,也包括黨自身的內部條件。
1、國際環境
國際環境,就是通常所說的“世情”。當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國際環境是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前提下,政治格局多極化,各大國之間的關系出現了重大調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際形勢更是錯綜復雜,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分裂勢力依舊存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產業調整也在不斷的進行,世界范圍內的資源爭奪也愈加的激烈,各種威脅安全的因素層出不窮。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思想相互交融,西方勢力一直沒有放棄分化和西化我國的念頭。所有這一切復雜的國際環境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
2、國內環境
國內環境便是社會內部環境,也是我國的國情。指的是執政黨執政過程中面對各種制約條件以及因素的總和,不但包含了國家文化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以及基本經濟制度等,還包含了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發展的情況。只有國內環境良好,才能夠給執政黨執政更好的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夠更好的優化國際環境,只有國內環境出色,才能夠鞏固自身的執政地位。
(1)經濟環境。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環境在我國變化尤為顯著,經濟也快速健康發展前進。經濟發展前進的同時一般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經濟體制改革不能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壓力迅速增大,特別是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弱,經濟結構調整不能滿足需求多樣化增長;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使農村暴露出的利益關系處于調整之中,近來,農村正在進行的“土地歸屬權”改革,有待進一步解決農村存在的矛盾糾紛。
(2)政治環境。十八大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改革開放的過程,我國內部的政治局勢、社會環境都比較的穩定,進行民主政治建設的時候也比較的順利,但是各種社會問題還是經常出現,依然存在較多的政治隱患。我國現行政治體制還不夠完善,相關的制度也不夠成熟,并且監督制度明顯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很多個人和單位得到的制約都不夠有效,這也影響了我國政治制度本身優越性的體現;法制體系更需進一步健全,一些違法行為,給國家和黨的形象造成了影響,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政府和黨都必須重視監督權力運行情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機制。
(3)文化環境。在執政治理環境中,文化環境屬于軟環境的一種,指“影響執政治理活動的社會文化、文化結構、文化精神、價值標準、行為規范、社會心理、文化建設的狀況”。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用其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力量。但是,當前各種外來不良文化,網絡色情文化,屢禁不止,嚴重影響我國健康的文化環境,特別是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危害。
(4)生態環境。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們生存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更是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現在,我國生態和環境破壞非常嚴重,嚴重的環境問題已經成了社會經濟發展制約以及人民群眾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我國水污染非常嚴重,淡水資源愈加緊缺,空氣污染也愈加嚴重,城市中,垃圾已經成了公害;生態環境愈加惡化,森林破壞嚴重,生態災害愈加嚴重,能源資源枯竭,對外的依存度不斷的提高。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制約因素,并且給公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3、黨的自身環境
黨的自身環境是執政黨自身的內部條件的總和,即“黨情”。黨內環境的好壞,是執政黨能否執政的一個基本條件。所以,必須把執政黨自身的情況作為黨的執政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當前突出問題部分黨員干部腐敗。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處于轉型時期,我國逐步的形成了新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很多政治思想工作的開展還沒有切實跟上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精神文明滯后的情況比較明顯,并且由于有些領導干部本身的理論知識比較淺,并且沒有及時的學習,導致無法頂住歪理的情況出現。還有一些領導干部掌權之后,抗不住誘惑。對于有些事情從一開始的看不慣,到后來看得慣,從不敢干到慢慢的跟著一起干,甚至有些干部過度的貪圖享樂,蕎成虛腐的政客化作風,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2)黨的組織建設需要加強。干部人才培養中存在著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些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理論素養不夠,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與新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部分老同志陸續退休,一大批新同志將走向不同領導崗位,新同志常常缺乏艱苦環境的鍛煉和對重大政治事件的處理能力,不利于有效推進新老干部的交替和合作;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較為嚴重,干部知識更新不夠,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法制建設落后,干部選舉存在暗箱操作;黨內民主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當前的組織規模較大,如何科學有效的發展積極分子、管理黨員,尤其是針對黨員群體利益多元化趨勢,就要求執政黨從執政管理向執政治理轉變。
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能力
在當前政黨的政治條件下,國家治理過程中,執政黨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戰略都是由執政黨主導的,執政黨本身的治理能力會直接影響國家治理的水平。所以,應該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出發來對黨執政治理能力建設的效果進行分析,全面的了解其治理能力提高方面的一些創新手段。
1、執政方式法治化
依法執政不但要求共產黨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根據法律進行,也要求黨根據黨內的相關法規來對黨進行治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等重要理念,進一部凸顯依法執政、制度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公布了《中共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為形成完備的黨內制度框架,促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指明了方向,必將進一步提高黨的制度整合力。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進一步凸顯了執政黨堅持用法治制度提升執政能力的理念和決心。
2、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力度不斷加大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黨中央反腐倡廉建設的決心和力度進一步加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反腐倡廉建設能夠體現思維方面的變化。特別是十八大后,中央進行反腐倡廉的時候,已經轉變了思路,從以往的“標本兼治”、“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轉變為“標本兼治”。其次,是很好的彰顯了反腐倡廉的決心。這一點能夠從黨中央領導重視反腐倡廉建設中很好的體現出來。無論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還是“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等表達,無一不顯示出新一屆黨中央對腐敗現象“零容忍”和“絕不姑息”的堅決態度。再次,是制度化預防以及腐敗懲治的思路愈加的清晰,無論是習總書記的相關講話,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的相關制度制定,都能夠很清晰的將反腐倡廉制度化思路體現出來。最后,無論是老虎還是蒼蠅都一起打,能夠很好的震懾腐敗現象。
三、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治理體系
中國共產黨執政治理體系即為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統一的有機體。而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是由價值、制度、行動三個層面構成的。因此,黨的執政治理體系也將圍繞這三個層面形成一個循環往復相互回應的閉合統一體。
1、治理體系的價值層面
現在我國的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能夠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過程中起到導航的作用。我們可以說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過程中,其載體應該是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特別要對廣大青少年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讓下一代更加有能力、有理想,也要把廣大人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之下。
2、治理體系的制度層面
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需要不斷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的簡稱,對中廣地方財力事權協調機制進行完善,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的對主體功能取公共財政體系建設進行完善,確保地方稅收體系構建的合理性。這樣能夠很好的推動稅收制度的優化,實現社會公平。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健康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崗位數,降低行政代價。
3、治理體系的行動層面
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治理的行動層面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實踐活動。繼2013年6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進一步深入,使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明顯好轉、2014年6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后,是對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2016年2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