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農作物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的玉米,人們除了對其產量有一定的要求外,對玉米的質量和品質要求也逐漸上升,加強對玉米種植產量和品質的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是當前農林業關注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玉米;種植密度;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37
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種植方式、品種以及地區等均對其產量和品質有較大關系,而其中能直接影響到玉米品質和產量的則是其種植密度。本文就玉米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取得了滿意結果,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選取奧玉3101的玉米品種。
1.2實驗設計
實驗主要分4個密度處理,每公頃的種植數量分別為5萬株、6萬株、7萬株和8萬株,每個區域的面積為84m2,種植行距保持在0.6m,每區7行,每行長度為20m。
1.3栽培管理
本次實驗所選土地的土壤為淡黑鈣土,在進行播種之前對土壤進行施肥,尿素500kg/hm2,磷肥(磷酸二銨)300kg/hm2,硫酸鉀300kg/hm2,按照高產田的管理方式進行田間管理。
1.4測定方法和項目
從植株抽絲后30d開始,從每個區域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植株,每5d從其穗上取玉米穗100粒,帶玉米穗自然風干后進行品質(穗部狀態)分析,包括穗長和穗粗等質量項目,并計算經濟產量。在收獲期間在沒區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5株玉米,待其自然風干后作為收獲測試樣品,檢測其經濟系數。主要測定的項目有葉面積、蛋白質、脂肪、淀粉、產量和子粒含水量,葉面積為長×寬×0.7,對于蛋白質、脂肪和淀粉等玉米粒中所含營養成分的檢測使用近紅外分析器,其中產量是指實際收獲的產量。
2結果與分析
2.1種植密度對玉米葉面積發育的影響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葉面的光合面積大小對玉米的品質和產量有著直接影響。本次實驗在玉米的拔節期、大喇叭口后期以及灌漿初期對每個區域玉米的葉面積分別進行了測定,根據測定結果發現,單株植物的葉面積隨著密度的增加而變小,而群體總光合面積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2.2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玉米種植密度的增加,百粒重和穗粒重呈下降趨勢,但小區產量和種植密度之間的關系為非線性的。
2.3密度對玉米粒含水量的影響
對玉米品質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其子粒的脫水速度和收獲時的含水量。根據測定結果發現,隨著種植密度的加大,玉米子粒的水分含量也隨之增加,密度最小(5萬株/hm2)和密度最大(8萬株/hm2)的玉米子粒脫水速度較快,在其收獲時的子粒含水量也相對較低,說明種植密度對玉米子粒的脫水速度的收獲時的含水量有直接影響。
2.4種植密度對玉米子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根據在不同成熟階段不同密度玉米子粒蛋白質含量的測定結果顯示,除了在灌漿中期玉米子粒蛋白質的含量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外,在玉米子粒成熟的其他階段,其蛋白質含量與種植密度之間沒有明顯關系。在5-7萬株/hm2的種植密度范圍內,玉米子粒蛋白質的百粒含量隨密度的增加而變小,當種植密度為8萬株/hm2時玉米子粒蛋白質的百粒含量有明顯增加。在種植的灌漿中期到成熟階段,玉米子粒蛋白質的百粒含量呈現降低的趨勢,在其成熟前的5-10d內,玉米子粒蛋白質百分含量出現最大值。
2.5種植密度對玉米子粒脂肪含量的影響
對不同成熟階段不同種植密度下玉米子粒的脂肪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子粒的脂肪百分含量在灌漿的中期和中后期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灌漿后期直至成熟期,其脂肪百分含量在密度增加的情況下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玉米成熟的前5d,玉米子粒的脂肪百分含量出現最大值。
2.6種植密度對子粒淀粉含量的影響
根據不同時期對玉米子粒淀粉含量的測定結果,不同種植密度的玉米在不同生長時期其子粒淀粉的含量是不同的。當密度范圍為6-8萬株/hm2時,玉米子粒淀粉的百分含量和百粒含量均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
3討論
玉米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均有一定影響,對其產量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玉米單株和群體的光合面積作用產生影響,而對其品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玉米子粒蛋白質、脂肪、含水量以及淀粉等營養成分的含量的作用上。由于不同種植密度的單位面積下其水肥的供應量相同,那么種植密度越大,其單株植物所獲得的養分供應則會不足,除此之外,密度過大還會使通風透光等條件變差,對植株的光合作用產生影響,種植密度過小會使植株的光合面積不足導致光能的浪費。由此看來,種植密度過大或過小都會產生玉米群體產量降低的結果,并對其子粒的品質有所影響。
4結束語
通過本次實驗對不同種植密度下收獲后玉米的產量、蛋白質、脂肪、淀粉以及含水量進行測定,將這些進行綜合分析,可見玉米種植密度對其產量和品質均有影響。根據測定結果,隨著種植密度的加大,玉米子粒中這些物質和營養成分的含量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作為評價玉米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玉米子粒的脫水速度和收獲時的含水量也受到種植密度的影響,較低的種植密度會形成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而這對于子粒的脫水來說具有重要作用,較高的種植密度會產生養分供應不足等不利條件,導致玉米子粒的水分含量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