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隨著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入,參與課改的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逐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師成為了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生生交往、師生交往、課堂互動、資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成功。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互助合作嘗試探索知識,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各小組成員都必須視小組的成功為個人的成功,從而使每一個成員不僅自己要學會要求掌握的知識,而且還要關心和幫助組內的其他成員獲得成功。合作學習非常強調課堂上的人際互動關系,即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監控者和咨詢者,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組里也能扮演“專家”或“教師”的角色,與小組同伴共享學習資料,互相影響,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實現小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新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就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涉及學生學習的三個方面是:動機與態度由被動到主動到自主;教學方式由接受到探究;社會環境由個人到同伴合作。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的交互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唱“獨腳戲”,他們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語法,組織機械操練,學生自主語言實踐機會明顯不夠。小組活動則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小組合作學習在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自覺實踐,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流—交互—交際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小組活動為那些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甚至還可以從小組中得到某些幫助安慰,建立自信,很好的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經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的同時實現不同的目標,小組中的個體在不同方面發揮優勢,各個學生都張揚了自我的個性,在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小組活動中展示了才華,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英語課堂實施中,開展合作學習的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必須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才能開展合作學習。如果教師提出背誦一段課文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就沒有太大意義。任務的選擇都非常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挑戰性。所謂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學習在實施中要與其他學習形式進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我運用了量化考核制度,將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得分集體加分,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因作業、成績等原因失分,小組集體扣分,在整體評價量化考核實施過程中,優生在小組中己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小組成員歡迎的對象,學困生也不再是班級中被遺忘的角落,而是被一個個充滿愛心的合作小組同學包圍著。在這種評價機制的激勵下,優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班級合作小組形成了一個積極融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是旁觀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言,適時地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并且不流于形式;交流的過程是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這種火花可能是一個富有創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
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這種英語學習方式正越來越顯示著它的優越性,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識水平出發,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或班級集體中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進行互助性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體驗、實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實現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