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雙
重大科學發現,發明的驅動力來自哪里?這是我們這些教科學的老師議論較多的一個話題,我們在探討中比較集中的觀點認為重大的科學發現是對自然之謎的興趣與好奇心,是科學發現的原動力,為此從事科學的專家大聲疾呼,要充分認識“好奇心”對科學發現的價值。
為此,我以自己從事小學科學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好奇心”。我認為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獵奇,需要觀察的雙眼來定位,需要思者的頭腦發現其價值。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用心觀察,即使尋常事物也會化為神奇,這是我對好奇心的定位。
一、充分認識“好奇心”的重要性
“好奇心”真的如此重要嗎?在當今人才培養的要求上與以往大大不同?,F在的科學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獲得自信,保證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那么探索的動力在哪里呢?我認為就是“好奇心”。
目前,全球的孩子們幾乎都對枯燥深奧的數理科感到乏味,缺乏興趣,但我覺得小學科學課真正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涵蓋的內容從天文到地理,從自然現象到未知的科學之謎。有看見的,看不見的,摸著的,摸不著的,感知的,未感知的,內容無限寬泛,有無窮無盡的探索內容。正是因為有這些寬泛的未知才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以及付諸行動的探索。比如,蘋果為什么會落在地上?海洋弱小的動物是如何生存發展到今天的?南北極的動物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同點,種子的傳播方式為什么有飛翔傳播的,還有自己炸裂種子?宇宙真的有外星人嗎?這一系列已知未知的無窮無盡的問題,激發了學生探索世界的動力,讓他們在科學探索的路上努力前行。這才產生近現代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比如瓦特、牛頓、伽利略;再比如,中國的袁隆平、丁肇中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一系列重大發明,無不源于好奇心驅使下探索的欲望,才成就了他們偉大的一生。所以,好奇心是在平凡中發現不尋常,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建造全新的大廈。為此,我們這些教科學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好奇心的重要性,讓學生用探索的眼光看世界,觀察世界,發現“一葉一樹之美”“一天一地之闊”。培養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科學大道上前行,在科學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潛能。
二、培養好奇心,促進學生的科學實踐
既然好奇心如此重要,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珍視好奇心、重視好奇心,使我們的科學教學更接近科學本源
珍視好奇心,重視好奇心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有幾人?尤其年齡大的教師中填鴨式的教學習慣難以改變,教師的主導功能輕易不放棄,其實這樣嚴重地壓抑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何談重視、珍視?即使現在的年輕老師偶爾也犯這樣的錯誤,比如,我到校外聽課,班級紀律很好,學生不亂說話,秩序井然有序,老師講解雨的形成繪聲繪色。忽然有個孩子問老師,霧是如何形成的?老師你可以做實驗嗎?而老師正講得神采奕奕,老師忽然沉下臉來,嚴厲地批評了那個學生,警告那個學生不要問與本課無關的問題,認真聽課。單從課堂秩序、老師的語言流利、課堂的重點、難點去評價這堂課,我給95分,但正是這種壓抑的課堂氣氛,嚴重地摧殘了發問孩子的好奇心,這不是一節成功的科學課,它壓抑了一顆探索科學世界的種子,也許摧毀了一個中國偉大的科學巨星,從這方面來評判,我給50分。
2.鼓勵與保持好奇心,對問題持懷疑態度
科學始于問題,問題源于好奇心。目前我國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正需要向未知探索型人才。例如,神舟十一、天宮2號衛星的發射,高鐵建設等一系列高端科技都需要創造性人才。一個國家獲得長久的動力支持,整個社會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珍視孩子的好奇心,這需要每一位老師、管理者和家長的努力。
要鼓勵學生對已有的科學論斷勇敢持懷疑態度,不輕信和盲從任何權威性的實驗結論,這樣孩子才有足夠大的想象空間。通過自己的操作獲得科學結論,即使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也不要扼殺,正是有了懷疑好多科學家推翻了原有的理論。比如,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的物體從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體重量成正比,重者落下快、輕者下落慢的理論,如果沒有懷疑的態度,用探究、實驗、親自操作來證明結論的真偽,就沒有這個偉大發現。
3.對學生多用鼓勵語言,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充分發揮想象的好奇心
小學科學教學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多用鼓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和科學的興趣。小學生學習科學要有培養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三年級到六年級學生心理的成熟度是每節課都要以鼓勵的語言為主,讓學生們產生對科學的興趣,對學生多鼓勵,讓學生多動手,要用接近兒童的語言。比如,“某某同學動手實驗做得非常好!”“某某同學的問題問得太好了!”“別的同學還有不同的觀點嗎?”“某某同學回答太好了!”“一個問題會有多個答案,太聰明了。”“你的答案與眾不同,有創意!”“老師特欣賞你這點!”“了不起的發現!”等。對于學生的回答,無論恰當與否,老師都要積極評價,老師一個充滿贊揚的眼神,一個表揚的手勢,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使學生心潮澎湃,甚至對他們一生都有影響,對此,我在教學中感觸頗深。
三、結語
如果文章的結尾讓我寫上幾段話,我的答案是,尋求夢想,保持好奇,追隨激情,不受教材的約束,敢于冒險,盡情享受科學的樂趣,保持好奇心,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為此,我呼吁全社會的科學老師,珍視學生那稚嫩的好奇心下探索未知世界的火苗,給學生們一雙翅膀,讓他們在廣闊的科學世界中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沈陽市遼中區第一小學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