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海
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提升預習的實效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讓語文課堂風生水起。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如此,語文課堂教學也應如是。預習,是教師授課前學生先行自主學習的階段,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合理有效的課前預習,可以縮短學生學習新知的心理差距,可以開辟學生摸索新知的最佳路徑,可以拓展學生探究新知的合理時空。它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也是讓師生攜手走進高效課堂的通行證。
那么,作為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課堂教學更高效,綻放更多的精彩呢?
一、激發預習興趣,增強自學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而課前預習正是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是學生進行新課學習的一個起點,同時也是一個支點。為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必須注重激發他們的預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預習積極性。
有些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認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具備預習的能力,因此忽略或干脆放棄讓他們預習。其實,教師只要善于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精心設計預習單,一樣能幫助他們提高聽課效率,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每個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學習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分層設計。例如《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要求是:(1) 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能夠給課后的生字組詞。(2)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做到五不——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破詞斷句、不重復。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除此之外增設兩點:(1)閱讀《昆蟲記》,搜集法布爾的相關資料。(2) 思考: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如此預習要求,讓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吃得上”, 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能“吃得飽”,學生的預習興趣在體驗成功的愉悅中得到了激發,自學的積極性也相應地提高了。
二、教給預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些教師在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時,缺乏預習方法的指導和預習習慣的培養,提出的預習要求十分籠統、乏味,使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無章可循”,只好應付了事,簡單、草率地瀏覽一遍,收效甚微。事實上,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時,要重視傳授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呈現給他們具體的預習提示,切實有效地將預習落到實處。近年來,我校語文備課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切實可行的中高年級“八字預習法”——讀文、圈劃、查閱、批注。
1.讀文。反復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將優美的詞句收藏在自己的語庫中,豐富自己的詞匯。這樣,有目的的讀能幫助學生掃除文字障礙,為課堂上進一步理解、把握文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圈劃。(1)用自己喜歡的固定符號圈出生字新詞;(2)標出自然段序號,在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用“//”試著給課文分段,并歸納各段的主要內容。(3)在反復讀文的基礎上,用醒目的固定符號圈劃出課文的關鍵詞、重點句。這樣,學生在聽課時能抓住重點,更有針對性地學習,課堂聽課效率大大提高了。
3.批注。(1)把自己最欣賞或觸動人心的字、詞、句,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作用,都用簡練的語言批注在書的空白處;(2)遇到有疑問之處用“?”標出來,以備課堂上認真聽,仔細記;(3)每預習一篇課文,至少要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針對自己所提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這樣,自主質疑、解惑的過程能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三、評價預習情況,促進教學實效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從而進一步促進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1.積分評價。為了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課前預習這一項作業,我在班內建立了一個“預習積分銀行”,讓小助手參與積分管理。學生的預習作業由教師督促、檢查、評價,根據預習單上的得星情況在“積分銀行”中存入對應的分數。一個星期進行一次積分統計,并由組長把組員的積分存入“積分銀行”,每個月進行一次評比,積分進入班級前二十名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獎勵分,到期末時,評選出“最佳預習星”。這種評價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預習參與性,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引導評價。為了保持學生的預習熱情,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我認為檢查、評價預習作業重在引導。通過檢查預習作業,教師大體上了解學生對新課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的知識盲點,然后調整教學預設,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課教學,課堂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掌握了《錢學森》一文的預習完成情況后,我發現學生僅憑文本提供的背景很難真正感受到錢學森的愛國情懷。于是,我調整自己的教學預設,出示五位學生的預習單,加以引導性評價并適當地進行課外拓展,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對錢學森的認識又進了一步。接著我增設了以下練習:請以“錢學森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形式寫一段話。這樣將課堂教學與檢查預習有機結合,讓學生與錢學森走得更近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讓語文課堂風生水起,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作者單位: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學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