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科
應該說,“活動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是學校為了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打造高效課堂而探索出的一條路子。所謂“活動導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以課標為綱,以課本為例,以學生為主線設計的活動方案。其中“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生在 “導學”的方案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說得更直白些,“活動導學”就是把課堂教學的流程、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學習中的反饋以書面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講的話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避免課堂學習中無謂的“枝蔓”,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校推動活動導學已經近兩學年下來了,通過不斷地實踐、總結,隨著對活動導學認識的逐漸清晰,對小學高年級英語開展活動導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如下思考:
一、努力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一堂課中,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學生,了解他們的需求,多向自己提問:我創設的學習環境學生們會喜歡嗎?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嗎?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主體。多蘿茜·洛·諾爾特有句名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學會了自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學會頭腦平靜地生活。”顯然,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師生間的期待和鼓勵會造就一個愉快的課堂,融洽而又輕松的課堂氣氛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果。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體諒學生的情感和需要,與學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以自身充滿熱情、活潑向上的情感和表達方式去感染學生。有時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豎起大拇指、放松的動作或簡單的招手等,都可以將承認、接納和關心的信息傳達給學生,從而產生情感的交互作用,以及由此帶來的心靈激蕩、思維碰撞和生命體驗的過程。
《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我們英語教師要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和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當我與學生們談到“魔力掌聲”時,學生們紛紛表示:聽到掌聲,心里就覺得很踏實;是掌聲讓我明白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也是掌聲賦予了我信心和勇氣……
二、注意活動的有效性
1.在英語課堂的教學當中以孩子們為中心
大家都知道在現在的課堂上孩子們才是真正的主人,我們要做到把課堂還給孩子們,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并且以鼓勵的語言和和藹態度來鼓勵孩子們,讓學生們大膽地說,激發出孩子們的興趣和創造性,讓他們超越自己邁向成功!
2.在英語教學中師生集體的互動
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僅是英語知識的交流,更是心靈和心靈的交流。所以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互動的基礎!當我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總會拋給孩子們很多的問題,教孩子們回答。“扔給”集體的也有。“扔給”學生個體的也有。然后我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展示自己,這樣我可以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達到熱身的目的。當然每個問題都是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定,比如孩子們都很累了,我就會問一些“How are you today ? Are you busy ? Do you want play the computer game ?”等。喚起他們學習英語的那份熱情。同時也喚起了他們活潑開朗的個性,以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3.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其實就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就是在英語課進行的期間開展孩子們之間的討論,有同桌之間的討論,也有小組討論。讓孩子們學會集思廣益,學會討論,學會相互之間進行溝通,學會團結合作,同時也給孩子們一個“發泄的舞臺”。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生生互動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們對英語的學習更有興趣也更有信心!
三、有效運用悅耳的課堂教學評價,讓學生樂于接受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許會抱著這樣一個觀念: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藥若是苦得讓人難以入口,功效何來?忠言若是逆得進不了耳朵,作用又何來?學生要是“越軌”了,教師總會情不自禁地把他或她“牽” 回來,于是誨人不倦煞費苦心。殊不知我們教師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誘”、 “娓娓道來”,學生有時非但不領情,還會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是否有“靈丹妙藥”能讓批評也動聽呢?
面對課堂里的每一個學生,我們也許該問問自己:我們可曾把他們也當成一顆想努力開花結果的生命的種子?因材施評,用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鼓勵的言辭、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讓學生增強信心,明確方向,達到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彼岸。
四、關鍵時刻機智地以“花香”為餌,讓學生樂此不疲
如果說我們備課時側重的是預設,那么在課堂上我們卻面對著很多不期而遇的生成,有些時候我們會驚嘆于學生的妙語連珠,有些時候我們也會遭遇到學生的不如人意。碰到棘手的突發狀況,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快速的反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巧妙及時地解決問題。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獨立意識的人,每一個幼小心靈深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每一雙無瑕的眼睛都希望受到別人的關注,每一次天真的疑問都渴望有人傾聽。我們的英語課堂應該成為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教師應該以一種民主的、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認可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包容學生每一次過失,歡迎學生的每一點不同意見。
最終,通過不斷的實驗研究,總結歸納,從而找到了科學合理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活動導學的策略:一、努力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在其中;二、注意活動的有效性;三、有效運用悅耳的課堂教學評價,讓學生樂于接受;四、關鍵時刻機智地以“花香”為餌,讓課堂樂此不疲。
【作者單位: 南京市天景山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