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仕聰
摘 要:老師應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循序漸進的計劃指導;應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要留心關注學生中由于好的課外閱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正確的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從而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語文素質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
一、課外閱讀不應該是學生閱讀
課外閱讀不能僅限于要求學生閱讀,教師阿應積極參與閱讀的過程之中。只有熱愛閱讀的教師,才能充實自己的課堂,體驗學生閱讀的甘苦,找到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內容,及時向學生推薦有益的讀物,成為學生閱讀的榜樣。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教師閱讀與學生閱讀之間要努力形成“共生”效應,達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首先,打造閱讀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師生合力打造“閱讀文化”,能對閱讀活動的推進產生深刻的影響?!伴喿x文化”的打造可從氛圍營造、環境布置、活動開展等各個層面進行。如教師讓學生拿出各自喜愛的幾本書,在班級建成“小書屋”,再輯錄一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張貼上墻,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其次,交流閱讀感受。凡推薦給學生的必讀書目,教師首先要去閱讀。教師可與一些學生結成書友,不斷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定期交流閱讀情況,進行心靈對話。如此,不僅有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而且有利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充實,對師生雙方的閱讀產生激勵和督促作用。課外閱讀指導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與頑強意志。作為一名教育者,只有對課外閱讀進行辯證思考,不斷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高效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自覺的閱讀習慣,才能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長遠的發展。
二、課外閱讀不應該是強制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敝逃翌櫭鬟h說:“在課堂教學的范圍里,對教師來說最有意義的事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感興趣的事情學生一定會認真地把它學好。”興趣是最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強力的求知欲望,從而促進他們去主動學習。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指導中,我們可根據不同的內容與形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之中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然而在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中,筆者發現有些教師不了解兒童閱讀心理,課堂上大量采取加壓式閱讀或命令式閱讀。固然,這種強制性的課外閱讀能夠收到一定的閱讀效果,但課外閱讀教學最質樸的要求就是要讓孩子們“好讀書”,能從閱讀中體驗快樂與充實感,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獲得基本的鑒賞能力,增強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如此重復同一個內容,不顧學生的感受會使學生無所適從,時間一長就會抹殺他們的閱讀興趣。具體要求:應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循序漸進的計劃指導;應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要留心關注學生中由于好的課外閱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正確的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從而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形成。
三、課外閱讀不應該是作文閱讀
語文課外閱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激發孩子一生的向往。一本好的文學作品對孩子的幫助遠遠大于一本作文大全,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提供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對人產生極大的影響,能激起孩子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好人的愿望。在學生剛開始閱讀時,“放任自由”是比較合適的方法,天文地理、神話傳說、卡通笑話,只要內容不是鼓吹暴力、淫穢、反動的,學生都可以閱讀。讀什么書,怎樣讀,應由學生自己決定,老師不宜限制太死,應倡導傳世經典與流行作品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然而現行教育中,有些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卻僅限于作文類讀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選刊、作文向導等。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完成摘抄名言警句,制作讀書卡片,撰寫讀書心得等固定的作業。并提出此舉的理由:學習作文技法,提高考試成績。要知道,學生要寫出佳作,需要一種底氣,這種底氣必須以深刻的情感體驗、豐富的語感經驗、大量的語言素材的積累和厚實的社會生活知識作基礎。長期以作文輔導書為主要讀物,就如同以方便面為主食,必然造成營養不良。學生在這種閱讀背景下進行習作技能技巧速成訓練,終究寫不出優秀的文章,對語文素養的形成也很不利。當然,不可否認作文類刊物中不乏習作范例,閱讀時才有摘抄名言警句等做法對習作水平提升的作用,但學習寫作不應成為課外閱讀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應讓學生跳出功利性閱讀的誤區,像蜜蜂采蜜那樣廣讀博覽。唯此,應鼓勵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擴展自己的閱讀面;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