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質疑能力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學習方法。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科學的發現無不都以問題開始的。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搖籃。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誘導學生“釋疑”。學生只有“質疑”“問難”,才會有效地“釋疑”,自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目標。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思維活躍最旺盛時期,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性學習習慣,能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敢于質疑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活躍的質疑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碰撞學生質疑的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生的質疑激情。要將“質疑”引入數學課堂,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營造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用鼓勵的方式,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質疑的熱情。其次,要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于質疑的前提。例如,在學習“小數的乘法”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從加法出發,一步一步地深入,逐漸理解小數的乘法的計算。對于學生的提問,要積極地表現出贊同,如果有些問題是不對的,或者所提出的問題不是很詳細,顯得比較笨,我們也要給予其積極的解答,這就是為了讓學生保持自己的積極性,維護學生的自尊。同時,我們要應該講給學生一些事實,即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來促進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所以,通過鼓勵學生的學習,使其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問題,從而找出正確的答案。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質疑
古人云:學貴有疑。教師應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數學知識,創新數學問題。教師主要任務是創設教學適宜的情境,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找出問題,歸納問題,實施問題的“再造”過程。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情境,將學生的興趣點集中到問題所在的場景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質疑、求解,從而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可采用說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等不同方式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制造認知障礙,將抽象的理論內容和現實中的學習疑問相關聯,使學生產生疑惑,形成懸念,創造出不斷探究的尋疑環境。例如,在學習年、月、日知識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要求,設計出問題:“小強今年已經12歲了,可他只過了三個生日,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都會產生疑問,引起對問題的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都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教師接著告訴學生,“這堂課我們要學習年、月、日的概念關系,同學們認真聽,看誰最先得到答案。”孩子們立刻注意力集中,關注教師所講述的內容,主動積極地學習,尋求問題的答案。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然化成一種自我需要,為學習新知識建立了很好的開端。
三、方法引導,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小學生年紀小往往找不到正確的提出問題的方式和技巧,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設法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加強對學生提問方式的科學引導。首先是教會學生學會聯想,在知識的節點上找到問題。聯想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方法,教師應進一步啟發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從事物發展規律中尋求突破口,運用已知的經驗和知識去突破情境,尋找和發現新路徑和方法。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猜測,猜測不是沒有任何前兆、隨心所欲的盲目行為,而是借助自己的主觀愿望,進行大膽估計和預測,勇敢地提出問題并假設出答案,再對猜測結果進行合理驗證的實踐過程。教師應指導學生避開容易忽視、混淆的問題,恰當地點撥學生意識,使學生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最后,應教育學生學會質疑,針對自己的理解力提出問題,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肯定會存在很多疑問,怎樣使學生在眾多的問題中找準必然,發現真理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參與意識,及時提供學生提問機會,讓他們在問題后得到思索和回顧,不斷總結和提高,啟發自己的探究和分析能力。
四、強化教學實踐,引導學生驗證質疑
小學生的年紀還很小,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沒有太多的經驗,為了讓小學生在課堂上提高自己的質疑能力,老師可以通過實踐來帶領學生驗證質疑。比如,在結束“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教室外測量學校的花壇和草地,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心中的疑問,例如用什么辦法才可以測量出梯形草地和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高度呢?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形狀中,兩條平行線的最短距離就是高。”在老師的幫助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通過實踐,讓學生學會驗證質疑,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總之,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究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質疑是探究學習的起點,也是閃現智慧的開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敢問、愿問、能問、善問,使我們的課堂能真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滋潤學生情感的幼芽,讓學生的各種潛能及聰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展現,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創新的成就感。
【作者單位:灌云縣南崗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