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珍
一、前言
對于小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是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新課標課改要求小學素質教育具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思維發展的教學課程。要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以及應試教育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能力為目標,進行素質拓展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在數學教學中,要求從小加強學生的數學知識引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將抽象與具體完美融合在一起,學會概括以及推論,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那么如何通過小學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以下提出一些淺薄的觀點,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者提供幫助。
二、通過題目題型以及解題方式的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解題并不是一味采用題海戰術就是最佳的學習方法,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掌握最高效率的學習方式,對同一種題型采用歸納、分析與比較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將知識進行梳理,構成一個整體,達到一種系統化的、脈絡化的信息體系,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可以將各種數學的零散知識歸納綜合,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將知識從零散化走向系統化。然而這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就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平常教師在擬定作業時就不能夠一味采用題海戰術,將同一種類型的或者是無用的廢題多次發給學生,當然也不一定就只能選一次,可以讓學生有一個熟悉的過程。但必須要讓學生有一個歸納、總結、分析和比較的意識,教師才能夠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時候,應該要掌握一個方法和一個用度,這樣學生才能夠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三、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不斷提升思維能力
歸納教材的內容,復習所學的科目,并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需要學生具有分析總結的綜合能力,因此學生是否具有該項能力就關系著學生能否使得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水平得以提高,也是培養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通過對某些數學知識要素的分析以及理解,可以達到新舊知識的融合,通過綜合比較,得到全面和整體的理解,進而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中,教授十以內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先進行一個分組的解答。在教授各項科目類型時逐一進行分組解答,在一個整體的范圍內找出它們的異同點,分析出計算的方法以及規律,用有條理有依據的形式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解題能力,使學生擁有解題思路,進而達到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其實分析與綜合能力是相互依存的,他們并不會孤立開來,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就是其綜合能力的體現,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有所側重,讓學生,有針對性進行某些訓練,能夠有效率地提升其綜合能力,進而達到思維擴散的目的。
四、提高學生的判斷與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不僅僅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一種非常高超的推理能力來判斷所接觸的事物,在日后的生活中,這也會直接影響到其思維能力的拓展以及整個人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需要注重對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一系列的對判斷能力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有一個基礎的推理能力,了解其基本的推理過程,從而得到判斷的依據。對于一些模棱兩可的題目,則要求學生指出其中的錯誤與缺漏,學會判斷概念、性質以及利用公式。教授學生一些驗證方法以及反駁技巧,使學生能夠直接利用已學知識,來判斷、反駁。如 a×(b+c)與 a÷(b+c)、“求比值”與“化簡比”等等,它們形式相似,極易混淆。教師要提醒學生,在判斷時應先與相關基礎知識對照,找出其本質上的差別,以防誤判。
五、提升抽象與概括能力 發展思維能力
解決抽象問題主要靠學生自己的想象,因此學生先天的想象能力與學生對于抽象問題的解答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雖然抽象能力不如具體的各項能力有跡可循,但是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對學生的抽象能力有一個概括的提升。這個提升的過程,可以依照一些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參考:
1.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道具
現實生活中的樹枝或是小木棍,甚至于是棉簽、牙簽,讓學生借助這些東西進行數字的演算,如通過數“10根小棒”“7把椅子”等抽象出數字10和7;實物演示“火車過橋”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把抽象的長度用一個具體的印象給概括出來。學生有了具體的印象,對于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就會更好地具有一個切入點,才能夠更好解決。
2.將事物的表象凸顯出來
比如教學中在計算面積的時候,比如長方形,教師可以借用數網格的方法,將整個長方形劃分為一個一個的網格,讓學生進行網格的數數,然后將抽象的長方形的面積通過所有網格的總和加起來的方法進行一個計算。
3.逐步抽象
如教學低年級“8 加幾”的加法中,教師先讓學生在實物操作湊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到算式,抽象概括出先想 8 加幾等于 10,再將第二個加數進行分解去計算。
六、結束語
對于小學生的數學教學,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培養其完善的思維過程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善于利用各種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分析問題以及判斷、推論的能力,使得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為一個邏輯性、嚴謹性高的數學人才,也為其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分宜縣第一中心小學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