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俊英
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新型且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但是在具體設施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進度跟不上,課堂紀律不夠好等,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探討。筆者根據課堂活動的參與角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找出問題,并分析影響合作學習課堂效果的原因。
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問題
1.組間搭配不平衡
筆者所在學校很多班級學生人數在60人以上,所以在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為了不影響課堂秩序,筆者采取按座位就近搭配的方式分組,即前后6人一組。雖然分組時,盡可能兼顧好、中、差生搭配組合,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還是出現了組間不平衡。比如,有的小組成員性格開朗活潑,易于融入合作學習方式中;有的小組成員性格內向的較多,小組活動開展就不太順利;有的小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強;有的小組在匯報展示時就只有寥寥幾句。
2.課堂紀律受影響
在小組活動開展期間,筆者發現一些自覺性不強的同學,趁著大家激烈討論時,相互開玩笑,甚至有的同學在討論中突然哈哈大笑。雖然一發現這種情況教師會馬上提醒警告,但是有時候討論過于吵雜,教師可能會分不清學生們是在討論問題還是在談論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這種情況影響了課堂紀律,也使得合作討論的有效性受到影響。
3.全員參與度不夠
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筆者常會發現有些學生不愿意參加合作學習。通過觀察,筆者發現這些同學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英語成績太弱的學生,由于基礎薄弱,他們不能用英語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其他組員有溝通障礙。另一種是性格過于內向的學生,他們不善于和同學交流,不喜歡在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一些學生成績拔尖,但是缺乏合作精神,覺得和別人討論這些問題還不如自己思考來得快,所以即使他們有參與能力,卻抓緊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4.學生家長配合不夠
對孩子的教育絕不是只發生在學校的事情,與家庭的影響和社會的影響也是緊密聯系的。不少家長更加認同的是傳統教學的方式方法,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接受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言傳身教。同時由于新的教學模式下,把更多時間給學生自覺學習,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進度不免受到影響,于是家長們反對的聲音更大了。這不免讓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方式產生懷疑,影響到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二、英語教師開展合作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問題
1.學習任務設計不當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任務的難易程度要恰當。設計的任務太難,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教學任務完成時間延遲,導致課堂上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反之,如果小組合作回答的問題設置太容易,有些同學很快完成任務,導致課堂時間浪費。另外,如果任務內容沒有吸引力,一些同學也會失去小組討論的興趣。筆者反思后,發現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對學情的分析和教學內容的設計考慮不夠。
2.對合作學習的實質理解不夠
部分老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理論認識。他們認為合作學習就是簡單的把學生分成小組來教學即可。事實上,他們只套用了合作學習的形式,而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實質。這些情況的產生使得這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效果產生了疑惑,認為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即占用了大量的上課時間,又耽誤了授課的進度。
3.課堂合作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把握不當
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是需要在恰當的場合及合適的時間進行的課堂互動。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老師在嘗試合作學習過程中,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和展示時間,也沒有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如此不光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4.點評不到位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各小組要展示小組學習成果。部分教師只注重學生是否按照自己的課堂設計和導學案設計,通過合作學習后是否得出相應的結果,忽視了各組同學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努力,所以往往只夸獎課堂探究結果正確而且完善的小組,忽略了對其他同樣努力探究但得出結果不夠完善的小組的評價和鼓勵。
三、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實施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筆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了一年的課堂合作學習的實踐后,就合作學習在師生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的教學資源和環境條件,分析問題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存在問題的原因
首先,由于學生個體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早期學習的不同造就了其不同的性格和知識結構。合作小組的分組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和個人意愿來進行的,所以容易出現這些因素之間的矛盾。
其次,合作學習的課堂紀律有時得不到保證。通過課堂觀察和訪談后,筆者發現其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學學習自覺性不高,只要課堂內容吸引不了這些孩子的興趣,他們就會趁教師無暇顧及也區分不清他們到底在做什么事請的時候,擺談與課堂無關的的事情,甚至影響周圍同學的合作。
再次,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主要是有的學生不習慣或抵制開口討論,他們習慣了傳統教育方式,認為“課堂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場所,教師都不講了,讓自己討論學習,這還上什么課”。
最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接受認識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有的家長認為,送孩子到學校來不是讓他們自己學習,是需要老師手把手地教授的。合作學習則是孩子在課堂動得多,老師則充當了旁觀者。就是受到這種偏見的影響,有的學生也反感課堂討論合作。
2.教師參與合作學習存在問題的原因
從教師角度而言,主觀上教師們在合作學習實施初期都簡單地認為把學生分組后,讓他們自己討論解決幾個問題就是合作學習,把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當成完成任務,對合作學習的真諦沒有理解把握。
另外,由于合作學習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水平,需要有針對性、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而在實施合作學習的初級階段,每節課進度緩慢,師生一時又很難適應這種變化,從而導致了課堂設計不當和合作討論時間分配不當、點評不到位等原因。
最后,合作學習中存在問題也有其客觀因素。當前,在我國實施合作學習,面臨著許多困難,比如學生各學科學習任務重,各學科老師在考核任務的壓力下爭奪學生課外復習時間,學生難以合理安排各科課外預習和復習時間,教室小而班級額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