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安 誠
(上海城凱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
揚州優嘉研發中心規劃和建筑設計方案探討
何 安 誠
(上海城凱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結合揚州優嘉研發中心項目的實際情況,從總平面布置、道路交通、景觀設計等方面,介紹了該項目的規劃理念和設計思路,并闡述了其建筑單體平面、立面及節能設計方法,旨在塑造出個性鮮明、氣質獨特的綠色環保建筑形象。
建筑設計,道路交通,景觀設計,綠色建筑
本案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高新區北園,東至規劃支路,南至牧羊集團,西至規劃支路,北至開發西路,總用地面積1.52 hm2。地塊南側與牧羊集團之間現存一條東西向熱力管線。地塊內西部現狀大部分為荒地,東部為揚州金豐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勢較為平坦。基地總用地面積15 200 m2,總建筑面積56 061.92 m2,容積率2.86,建筑密度32%。本案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文氣息濃厚。項目設計力求打造綠色現代化工企業總部,創造具有文化內涵的現代建筑。我們充分挖掘揚州地域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質,運用建筑語言進行合理的地域性表達;從江蘇揚農化工高新生物科技的特點著手,以企業的綠色化工文化進行為定位,使之形成鮮明的主題氛圍。
2.1 規劃理念和設計思路
根據《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和揚府規[2010]1號文件及甲方提供的相關設計條件,本項目退線要求為:東西向多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3 m,二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8 m,一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15 m。北側多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20 m,二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20 m,一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25 m。南側多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8 m,二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13 m,一類高層建筑退讓建筑紅線大于20 m。
1)總平面布置。
項目主要建筑功能為一棟辦公樓,一棟研發樓,一棟綜合樓(含公寓、餐廳、配套綜合活動場館)和公共廣場空間四部分。本案在總平面布置中引入一條象征古老揚州運河文化的綠色動線聯系各個功能部分,又將整塊地形若隱若現的劃分為生態辦公空間和綠色生活空間兩個部分,動靜結合,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以達到現代化工程和綠色生活的宗旨(見圖1)。
位于地塊北側的開發西路,沿街建筑界面相對延續性較強。為迎合建筑界面的延續性,力求實現各場所的整體和諧,辦公功能的塔樓設計在場地北側沿街布置,從而提升地段沿路的城市形象。
根據調研結果,揚州市以東風為主,因此,研發樓和餐廳放在基地西側的下風向,以達到更好的通風條件,從而減少對基地其他環境的影響。綜合樓內公寓靠南側布置,充分利用日照條件。
2)道路交通。
本案共有3個出入口,分布在基地北側,東側和西側。其中北側入口連接開發西路,為步行人流出入口。基地東側為辦公區出入口,是本案的主出入口,通往地下車庫,兼作消防車通道。基地西側為生活區主要入口,也通往地下車庫,兼作消防車通道。辦公樓共設有2個主要出入口,分別布置于北側面對步行人流主入口和辦公區庭院一側。研發樓共設有2個出入口,分別布置于西側的規劃支路和辦公區庭院一側。綜合樓餐廳部分共設有2個出入口,分別布置于基地南側和生活區庭院一側;公寓部分共設兩個出入口,均設置于生活庭院一側;活動館部分共設兩個出入口,分別布置于基地南側和生活區庭院一側(見圖2)。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輛車運同樣多的貨物,從A地到B地需付運費 90元。甲在全程的處卸貨,乙在全程的處卸貨,只有丙到達B地。他們如何分攤運費?

3)景觀設計。
昨天的運河,傳輸的是物資;今天的揚州,傳播的是文化。揚州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城市,其運河文化更是貫穿古今。我們將極具地域性特質的運河文化引入到設計當中,充分體現了本案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思考:基地內布置一條象征“運河文化”的景觀綠化帶,把南北兩組建筑分割為公共空間和生活空間,從室外空間到內部中庭,整個基地內的所有建筑被巧妙有機地聯系起來,輔之建筑物本身的設計的流動感和張力,創造出非凡的城市景觀(見圖3)。
傳統的辦公空間更加貼近自然,創造綠色環保節能的新型辦公空間,讓人們在舒心放松的自然空間中辦公。
庭院的設計引入苯環分子結構的概念,與化工企業文化緊密結合。鋪地以交錯的斜線構成動感強烈的路徑引導指向,輔以草坪和特色植被勾勒出自然且豐富的場地設計(如圖4所示)。
2.2 建筑設計
1)設計內容概況。
辦公樓占地面積856.56 m2,建筑面積20 194.47 m2。該辦公樓共20層,1層層高為4.5 m,2層層高4.2 m,其余層高3.9 m,室內外高差0.6 m,建筑高度79.5 m。研發樓占地面積1 328.69 m2,建筑面積4 777.55 m2。該研發樓共4層,各層層高3.6 m,室內外高差0.3 m,建筑高度14.7 m。綜合樓占地面積2 716.80 m2,建筑面積18 347.39 m2。公寓部分共16層,各層層高2.9 m,室內外高差0.3 m,建筑高度 46.7 m。餐廳部分共2層,1層層高4.5 m,2層層高4.2 m,室內外高差0.3 m,建筑高度9 m。活動館部分:1)游泳館共1層,建筑高度7.5 m。2)羽毛球館共2層,1層層高4.5 m,2層層高8 m,室內外高差0.3 m,建筑高度12.8 m。庭院廣場兼有綠化與文化展示功能(見圖5,圖6)。


2)平面設計。
辦公樓沿開發西路布置,功能分布簡單清晰,與現代的建筑造型統一和諧,內部設有公共交流文化空間,改變原本單調無趣的辦公空間,面對消極內廊的辦公室可以對外開啟,增加了許多交互型空間。這些空間,增加各辦公室之間的交流,為企業文化的發展做出鋪墊。研發樓位于整個基地的下風向,內部設置一個綠色農作物植被研發中庭空間,方便快捷地解決一部分研發需求,并且打通了研發樓的室內外空間,使得研發樓的通風更順暢。綜合樓平面沿場地南側布置,由餐廳、公寓、活動三個部分組成,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系。
3)立面設計。
在建筑風格和形式上力求塑造出綠色時代感及與周邊環境相契合的建筑形象,同時在建筑形式上根據揚州地域文化與企業的文化特質做出相應的切合。把揚農化工企業LOGO融入到辦公樓造型中,完美體現了該建筑的企業專有特質。建筑立面設計采用簡約的現代風格,追求新穎獨特,簡潔而不簡單,充滿線條感,滿足標志性建筑的定位要求。同時引入“綠色化工”的概念,與揚農化工企業文化擦出火花,真正做到了運用建筑語言表達文化特質。立面線條勾勒出形體,使建筑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并且具有十分強烈的流動性,動感十足。整個建筑虛實對比,層次明確,建筑體塊穿插有序,使整棟建筑風格簡潔統一,現代綠色氣息濃厚(見圖7)。
4)綠色建筑設計。
本案按照國家綠色建筑三星標準設計,體現揚農化工總部辦公綠色科技型環保型企業的特征。
a.節地與室外環境:建設場地不破壞文物、自然水系、濕地、農田、森林。建設場地無洪災、泥石流以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對研發樓、食堂、綜合樓等屋頂設置屋頂綠化,綜合樓開敞式走廊及辦公樓交流中庭設置垂直綠化設計。綠化物種優先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采用包含喬、灌木的復式綠化;利用地下空間設計機動車庫與非機動車庫,減少地面停車,最大限度提供地面綠化面積。建筑周邊、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廣場等采用透水設計。車行道路采用透水瀝青路面,高出兩側綠化地面并不設路緣石,地上車位采用嵌草磚(草皮磚)鋪裝地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磚鋪裝地面。透水地面面積比大于55%。

b.節能與能源利用:利用PKPM模擬軟件對建筑造型和形體模擬,進行節能設計,各單體體形系數均滿足要求。選擇銀灰色外墻飾面;對朝向與窗墻面積比進行有效控制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設計建筑自遮擋,達到良好的外遮陽效果,降低外窗成本。利用建筑屋頂作為種植屋面,提高屋面熱阻值。外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墻體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外保溫材料采用復合發泡水泥板,充分利用外墻自保溫和外保溫相結合。
c.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在方案、規劃階段制定水系統規劃方案,統籌、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設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使用非自來水或非地下水水源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對人體健康與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采用雨水集蓄利用技術收集雨水。綠化灌溉采用噴灌節水灌溉方式。
d.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建筑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選用耗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的本地建材,減少建材在全壽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多層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結構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80%、高強度鋼80%,節約材料用量。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
e.室內環境質量:做好建筑保溫,使建筑圍護結構內部和表面無結露、發霉現象。建筑室內照度、統一眩光值、一般顯色指數等指標滿足現行國家標準GB 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的有關要求。辦公采用可調節外遮陽設計,改善室內熱環境。
綜合揚州的歷史文化和揚農化工的企業文化,地塊自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傳統、建筑文脈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強調地塊全區建設的整體性,包括功能布局、界面、道路系統、建筑造型、空間分布等等,整合考慮,形成統一整體。我們從規劃設計(總平面布置、道路交通、景觀設計)、建筑設計(設計內容概況、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兩方面入手,以建設高標準辦公、生活環境為目標。研究都市白領的需求,體現追求現代生活的高品質。在方案設計時,力求超前性和綠色性,突出新理念與新手法,達到高標準與高起點;運用城市設計手段,從城市整體出發,充分考慮本地段區位特征和周邊已建、待建建筑的環境特征,加強景觀風貌設計,塑造一個個性鮮明和氣質獨特的綠色環保建筑形象。
Approaching on t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Youjia R & D center in Yangzhou
He Ancheng
(ChengkaiArchitectureDesignCo.,Ltd,Shanghai200433,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angzhou Youjia R & D center project, from the general layout, road traffic, landscape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ideas and concepts of the project, and elaborated its building single plane, elevation and energy saving design method, to create a distinct personality, unique temperament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image.
architectural design, road traffic, landscape design, green building
1009-6825(2017)09-0005-03
2017-01-15
何安誠(1983- ),男,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
TU984
A